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诗甄品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2137758
  • 作      者:
    作者:王志清|责编:王静//王岚
  • 出 版 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志清 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亦诗亦论,且古且今,“新世纪(2000-2015)国内唐诗研究多产作者”排名第三,已在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北京大学等出版社出书20余种,有几部唐诗著作,一印再印,最多的已第五次印刷,甚至有一次印数两万册的记录。
展开
内容介绍
  《唐诗甄品》选择唐诗中的名篇精粹,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解读。全书十六篇,分门别类归为“婉讽讥刺”“守正求真”“争鸣别解”“异文指瑕”四编,各篇讨论的问题,多为热点,或是语焉不详或是为人困惑。作者不人云亦云,解读出了“跟别人不一样的看法”,意在探讨唐诗应该怎么读,怎么才能更多地自己来读,而读出自己,并于诗中获得新鲜而真实的文学感受,体味唐诗中蕴含的中国人的审美意趣与文化价值观。
展开
精彩书摘
  王维将这个景点取名“漆园”,本来就很有意味。庄子曾为漆园小吏,主督漆事。或曰“漆园”乃古地名,庄子曾在此做官。不管怎么说,庄子与漆园密不可分,提到漆园就会想到庄子,“漆园吏”也成为庄子的别称。《史记》卷六十三《老子列传》附《庄周传》中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你庄子不千也就算了,干嘛要嘲讽来使,羞辱命官?这不是狂傲又是什么呢?因此,庄子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傲”的印象,而多称庄子为“傲吏”。郭璞《游仙诗七首》(其一)曰:“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郭璞《客傲》又曰:“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郭璞每每将庄子与老菜子并举,意思是,庄子漆园为吏是一种狂傲不逊,老莱子隐居林窟是一种潇洒自适。而庄子之漆园,则成为庄子之后的失意文人所特别看好的失意去处与生活方式。
  《漆园》这首诗的写法,也非常有意味。《辋川集》二十首诗,一首诗写一个景点。在写法上,前十九首诗皆写景,这最后一首叫《漆园》的诗却侧重于议论。这似有“卒章显其志”的意味,似乎是在解答:我为什么乐山水而不疲,我为什么要以漆园命名一个景点。《漆园》诗通篇议论,准确地说是“辩”,为庄子辩。庄子明明是个“傲吏”,旷世“傲吏”,在某种意义上,古来也真没人比他更“傲”的了,简直是不可理喻的“傲”。然而,王维则说他不傲,说他不是傲吏,这自然就让人看不懂了。“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二句意谓:庄子不是傲吏,他是自知无经世之才具,而不想去揽相国这活儿。这是庄子对自身角色的清醒认识,也是对其当下站位的正确选择,而没有认知迷失和角色错位。或者说这叫做“错位发展”,就是行为主体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而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来谋求发展。这是一种摆脱困境或培育优势的求异思维和生存智慧。怎么能够说是傲呢?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二句,似为举证性质的自圆,解释“非傲吏”的观点。两句意谓,做一微官,而兼得“婆娑”生意。前句是说只需要简单的物质条件,后句则是说却获得了富足的精神享受。原来庄子是追求自由啊,自由大于一切,惬意就是所有,洵为人生之大智慧也。庾信《枯树赋》中有“此树婆娑,生意尽矣”的说法。王维以婆娑喻树,取枝叶纷披而生机勃勃之意,喻指山林之隐居,是他效法庄子所谓“傲世”的人生理想。于王维看来,这怎么能说是“傲”呢?怎么能说庄子是“傲吏”呢?他连漆园吏这样的微官都乐意去做,难道能够说他“傲”吗?其实,这是王维在借题发挥呀!王维为什么会有此创作感发呢?一定是他王维亦官亦隐的行举也遭人诟病,被说成是“傲”了,当成“傲吏”了,于是便借庄子以自写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决无傲世之意,也非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而是一种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这种摆脱物累心役的精神超越,则是一种鱼与熊掌两者兼得的生存智慧。
  原来王维是在为庄子辩,准确地说是他借为庄子辩之名而行为自己辩之实,也主要是在为自己“辩”。他非常心仪庄子,而以庄子自视,一介微官,几树婆娑,仕隐通兼,两全其美。王维巧于用典,根据自身的特点,放大了庄子“行隐两适”而恬淡自足的人生态度与生存智慧。关于这一点,朱熹能解,也非常欣赏,成为王维的精神知己,而有“余平生爱”“余深爱之”之说。然而,要真正做到一介微官、几树婆娑谈何容易,故而,朱熹也便有了高“不可及”的愧叹。
  这为什么让大多数人不能读懂呢?之所以“领解者少”,是因为非黑即白的思维两极,是因为非仕即隐的评判极端,不能理解这种“亦官亦隐”的人生态度与生存智慧。同样是追随漆园高风,王维就不是魏晋风流的那一种。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一针见血地指出:魏晋“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其实乃“故作旷达,以免诛戮,不守礼法,近乎佯狂”。①柳先生认为,魏晋人放浪山水不是一种真正的闲适,而是狂狷,是一种以破坏礼法为手段的怪诞佯狂。这种放达形式,根本谈不上适意会心,而是一种非“正常”性的内心蹂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戕性对抗,是非到万不得已而不如此的人性人格扭曲。当今著名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禅要一个人的心自在无碍,不能戕害精神本来的自由。”比较起魏晋人,王维才是真正读懂了庄子的人,体悟到庄子的精髓,“偶寄”而已,“婆娑”适意,物质与精神两可,悠哉乐哉。他顺应天命而安于自然之分,从闲逸和虚静中找到了安顿生命的方式和人生原则,而生成高蹈超逸的主体精神,表现出以安命养性为宗旨的“漆园”境界和生命自觉。
展开
目录
前言
编 婉讽考辨
第一章 何以抬杠武则天
第二章 所怀者应为玄宗
第三章 未能“达道”非谐谑
第四章 寄北即寄令狐绹
第二编 微意深参
第五章 为什么“领解者少”
第六章 何以教香菱先读王维
第七章 “故人”关系未必可靠
第八章 野菊移栽的异化
第三编 旧说别解
第九章 岂是一诗能够免罪
第十章 少陵何以呼其“高人”
第十一章 妙在中间二联纯写景
第十二章 “恶诗”之诮有失公允 第四编 异文理校
第十三章 王湾料也难自选
第十四章 “衔命”本似应更好
第十五章 “射雕”诗的传奇
第十六章 登高已力不从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