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讨论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认识海上国际交流给中国文学所带来的创造性变化。我们相信创新经常来源于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而一般的文学史著缺少中外文学交流的视野,很难讲清楚中国文学出现创新的深层国际文化动因。本文则尝试从国际文化交流史的视野,思考中国文学的创新模式、发展方向等问题。得出“海上丝路”所带来的文学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俗文学的兴起。其二是理性、多元文化观的确立。古今不衰的海上丝路,是中华民族不懈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基本保证。
本书从国史、国际关系史、全球史等三重视野出发,就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探讨了以下问题:
1.国史视野:中国文学的源流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过外来影响或产生过国际影响?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其中以西域为通道的陆上丝路与南海为出口的海上丝路,二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或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影响过程、形态有何异同?其中有无模式、规律可循?
2.国际关系史视野:中国文学在不同时期所受国际影响分别有何侧重点或具体内容?其中有无模式、规律可循?以西域为通道的陆上丝路与南海为出口的海上丝路,分别为哪些国家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对中国文学产生过哪些影响?
3.全球史视野:中外文学之间的交流碰撞受哪些非国别因素影响?历史上的区域性、非区域性现象与当今的全球化、逆全球化潮流之间有何联系,有何异同?中国文学的发展曾经受制于哪些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有何普世价值和特殊价值?
第一章 早期中西文学交流概观 1
第一节 早期中西文学的异域想象 1
第二节 中华早期神话与华夏民族迁徙及其相互融合的记忆 13
第三节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战争与和平 19
第四节 海上中西文明交流概观 27
第五节 中西早期文学中的海神形象 35
第二章 两汉魏晋时期 43
第一节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起点 43
第二节 汉赋中的“海外青丘” 50
第三节 汉末魏晋与汉字文化圈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59
第三章 南北朝时期 69
第一节 双声叠韵 69
第二节 唐前海洋诗歌的兴起 74
第三节 中国戏剧史的重要节点:北齐戏剧 89
第四章 隋唐时期 105
第一节 遣唐使、昆仑奴与唐代海上丝路 105
第二节 海上丝路与取经故事的三生三世 117
第三节 战马、蛾眉与盛唐天下 127
第四节 唐诗海洋意象之富及其古典特色 1 第五章 宋元时期 150
第一节 沧海何曾隔地脉 150
第二节 海上丝绸之路与通俗文学的兴起 162
第三节 《苏幕遮》与“五花爨弄” 180
第四节 《赵氏孤儿》出国记 189
第六章 明清时期 195
第一节 海龙王的前身后世 195
第二节 小说中的海龙王与南洋发财梦 200
第三节 小说中的海外建国梦 204
第四节 走上海上丝路的王翠翘:中国明代的茶花女 211
第五节 红楼梦的洋味 213
第七章 清末民初 221
第一节 甲午战前(1840—1894)的太平洋:从地理到文学时空 221
第二节 瘟疫与海上丝路及中国文学的转型 241
第三节 小说史视野的清末“塞防”“海防”之争 247
第四节 王韬“后聊斋”系列中的涉海小说 253
第五节 林译《鲁滨孙飘流记》的儒学内涵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