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百年中国社会学丛书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14575
  • 作      者:
    作者:李安宅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其1930至1940年代间写就的四篇论文,即《〈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关于祖尼人的一些观察与研究》《边疆社会工作》《边民社区实地研究》,以展现其学术成就。

其中《〈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为李安宅最早的一部作品,原是李安宅1930年燕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约五万字的篇幅中,李安宅以儒家经典为根据,系统细致地指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与制度,在诸如宗教、语言、饮食、娱乐等各种面向之下,所潜藏的以儒家礼仪思想为核心的框架。作者自言其研究方式,是把《仪礼》和《礼记》这两部书作为客观材料,“用社会学的眼光来检讨一下,看看有多少社会学的成分。换句话说,就是将这两部书看成已有的社会产物,分析它所用以影响其他的社会现象(人的行动)者,是哪几方面”。本书作为早期中国社会学家对中国经典文本的社会学解读,具有开创性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安宅(1900-1985),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著有《(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美学》、《意义学》、《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交感巫术的心理学》、《巫术与语言》、《拉卜楞寺调查报告》、《宗教与边疆建设》、《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译著)、《知识社会学》(译著)、《两性社会学》(译著)等。

丛书简介:

“百年中国社会学丛书”由北大社会学系策划组织。

从民国时期社会学的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学的恢复重建,北京大学在社会学学科发展上始终产生着重要影响。其学科体系,汇合有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两大学术传统。民国期间的燕京大学前有国外社会学家的贡献,以及吴文藻、杨开道、杨堃等第一批中国社会学家的开拓性工作;后有李安宅、林耀华、费孝通和瞿同祖等学者发扬光大,由此奠定了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史中*具学术创造力的“燕京学派”。改革开放以来,雷洁琼、费孝通和袁方等先生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复建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成立,倾注了毕生心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由此可见,这套丛书不仅意在汇聚呈现社会学研究大家的经典作品,更包含了社会学史的学术视野。通过本套丛书,读者不仅可以集中了解和研究早期社会学领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也有助于广大学人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状况,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前进,作出新的贡献。

丛书目前已出版《云南三村》(费孝通、张之毅著)、《潘光旦社会学文集》(潘光旦著、周飞舟编)、《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严景耀著)、《无锡、保定农村社会调查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张之毅著)、CHING HO: A Sociological Analisis、《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陈翰笙土地制度研究文集》(陈翰笙著、孟庆延编)、《中国人口问题》(许仕廉著)。


展开
内容介绍
《仪礼》与《礼记》对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本书是近代研究者对这两部经典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全面系统研究的首部专著。凡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材料,诸如物质生活、饮食起居、礼仪规章、宗教信仰与祭祀、丧葬礼节、法律伦理、哲学思想、家庭婚姻及生育、亲属朋友等人际关系等,作者都删繁就简,运用现代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对这些史料进行了科学分类,并给予了简要的分析与说明,使读者更容易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李安宅的《关于祖尼人的一些观察与探讨》《边疆社会工作》《边民社区实地研究》三篇论文,作为附录呈现。
展开
精彩书摘

本文下手的方法,完全是客观地将《仪礼》和《礼记》这两部书用社会学的眼光来检讨一下,看看有多少社会学的成分。换句话说,就是将这两部书看成已有的社会产物,分析它所用以影响其他的社会现象(人的行动)者,是哪几方面。至于这两部书,这项社会产品之成于谁手,成于何代,都不是本文的中心问题,不管知道这些事是怎样有价值。因为本文所要知道的,不是它们的成因,所以对于它们的时代背景,完全不谈;设若要做整个的系统研究,则致成它们的前在现象,便非要研究不可了。但这里所要知道的仅是这两部书之社会学的内容,所以这里所有的只是内证的研究(internal study),不是外证的研究(external study)。又因这里所最关心的是两书内容的整个实体,不是细节细目的排比;所以本文是大体上的归纳,不是章句的考证。因此,对于这两部书的本身可以说是主观的出现,而研究者由该书里搜取材料的方法,则是客观的分析。

(节选自绪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礼
(1)礼的本质
(2)礼的功用
(3)行礼的资藉
(4)礼的理论

第三章 语言

第四章 物质文化
(1)衣饰
(2)饮食
(3)居住
(4)游行
(5)什物
(6)职业

第五章 乐
(1)定义
(2)作用

第六章 知识
(1)演化的认识
(2)对于宇宙的认识
(3)对于地理的认识

第七章 宗教与仪式
(1)育子
(2)冠笄之礼
(3)婚嫁
(4)丧葬
(5)祭祀
(6)卜筮
(7)其他信仰

第八章 社会组织
(1)婚制
(2)纪认宗亲法——宗法
(3)社会关系
(4)社会制裁
(5)财产
(6)教育
(7)娱乐与游戏

第九章 政治
(1)领袖
(2)政令
(3)政治理想:一个综合

引用书目
附录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