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故乡古村黄寨
由湖北安陆城沿涢水向北15公里,渡口西岸,东经113.34度、北纬31.24度,有一个村落名叫黄寨大塆。渡口东岸是广水市平林镇,北面不远处是随州府河镇,西面是檀岗村。黄寨村以黄寨大塆为主体向南延伸至沟子边村落和骆家湾,地处安陆、广水、随州三县交界处。
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塆里总人数七百多人,几乎清一色都是黄姓家庭。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外迁,到2021年留居人口不足百人。
我的故乡属于丘陵地貌,小山低平(平均海拔约50米)、植被稀少,道路起伏、蜿蜒曲折。除了沿涢水河边有少量冲积平地外,其他庄稼田地多夹杂在两山之间。人均耕地面积仅0.6亩左右,是典型的人口多田地少、自然资源贫乏、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
近年来,塆里的大多数人流向了城市,大量田地被闲置。
黄寨大塆是个古村庄,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50多年前的明朝初年。当元朝土崩瓦解时,天下混战,各路义军为了争夺帝位逐鹿中原,战到最后,安徽朱元璋和湖北陈友谅展开决战,主战场就在湖广地区,安陆、随州一带兵灾尤重,战火所及之处,赤野千里、土焦屋圮、田园荒芜、人口锐减。
公元1362年,随州义军领袖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大夏国,从麻城、孝感两地强行征掠二十多万乡民迁往四川,让本就“十村不一户、百里无人烟”的湖北变得更加荒凉,史书记载“楚地榛莽千里,阒无人迹”,这就是历史上罕有人知的“徙楚实蜀”。及至朱元璋建立大明,湖南、湖北“两湖”地区仅剩下约174万人口。为了恢复生机、均衡人口,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初,明政府启动了规模宏大的国家工程“江西填湖广”(这里的湖广指的是湖南、湖北广大地区),将江西三分之一的人口整村整镇地迁往湖广。在这场持续了24年的史诗级大迁徙中,两百多万江西老表辞别故土,跋山涉水,源源不断地进入湖广和安徽,在湖北落户的就有69万之巨!
史书载录:“洪武初,诏豫章各大姓从黄占籍。”也就是说,朱元璋下诏敕令江西黄姓人家率先迁徙,然后其他大姓家族陆续迁至黄姓拓荒点落籍,成为黄姓属从。洪武二年秋初,第一批黄姓移民大军中有一位江西饶州瓦屑坝的举人黄宗文,带领全家老少五口,从鄱阳湖走水路进长江,逆流而上,耗时月余,到达湖北麻城。在麻城休整十多天,官府将其调籍到德安(今安陆)。当时为了鼓励江西移民,实行“插草立界”的垦荒政策。所谓“插草立界”,是说只要脚力好,三天内任你走多远,但凡插上草标的区域都属于这户移民所有,而且政府允诺五年不收田赋。
于是,黄宗文一家驱赶牛车离开德安,跨过洑水,一路向北,又走了几公里,日渐黄昏,一家人在涢水西岸的邓家庄停下了迁徙的脚步。
邓家庄坐落在龙山脚下,村子荒废多年,几栋民房早已倒塌废弃,触目皆是荒烟蔓草、断壁残垣。黄宗文一家在此安顿下来,他们“砌石为屋,搭草为棚”,又在周边圈了两千多亩坡地水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日子。
随着黄氏子孙日渐增多,黄宗文以族长身份上书德安府,申请改邓家庄为黄家庄,这一年约在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江西填湖广”停止的那一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黄家庄也数度更名:邓家庄一黄家庄一黄府三旗一黄家砦一同兴一社一黄砦大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砦正式定名黄寨。
黄寨名称的演变,可谓一个名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时代。
记得父亲16岁时爷爷就故于意外,奶奶带着未成年的四子两女挤在一处不足百平的木屋里艰难度日。作为弟弟妹妹中的大哥,父亲比其他同龄人承担得更多。
24岁的父亲迎娶17岁的母亲成家后,便开始想方设法建新居。含辛茹苦两年,房子终于建成,于是,父亲带着母亲和不到一岁的我搬进了新居。
建房前,父亲最后选择西城墙(祖上为防匪患而修建)头寨塆地势最高的位置安置新家。站在那里可以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寨塆、向东远眺涢水对岸的平林古镇及广水的寿山。
为了建造这栋房子,父亲常常起早贪黑,利用工余时间挖地基、挑石头,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砖一石累积、一点一滴寻找着椽子、檩条等建房材料。没钱买砖,就在模板中填土夯实做墙体,做完两间半土瓦房硬是花了两年多时间。
我在这个充满心酸回忆的房子里住了差不多三十年,儿子黄磊和黄文驰也出生在这里。
直到2012年春,这个古董式故居被我们改造成徽派建筑,取名“黄家苑”。现在的黄家苑是个标志,它告诉我们及后人,无论将来定居在哪里,我们的根永远在黄寨。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