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莎士比亚:戏剧的传奇
0.00     定价 ¥ 8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3094479
  • 作      者:
    袁子茵
  • 出 版 社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最大的成就在于戏剧创作,他的戏剧作品高达39部,还有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篇叙事诗。他的作品享誉全世界。本书详细描述了莎士比亚的创作旅程,包括他的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作品。通过分析《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奥赛罗》等经典作品,揭示了莎士比亚在情节构造、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方面的卓越才能。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莎士比亚对后世戏剧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袁子茵,青年作家、编剧,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编辑。在《新京报》《辽宁日报》《中国民族博览》《戏剧丛刊》《北京文化创意》等报纸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电影剧本《追梦》入选“扶持青年很好电影剧作计划”,代表著作有《大人物》《走进世界文豪》系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与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传奇一生,他以非凡的才华,将英国戏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宣扬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通过创作出的大量的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来揭示生活矛盾和解决社会矛盾。他的喜剧具有诗意曼妙和想象纯净的特征;他的悲剧具有阴郁悲愤和直击人心的悲怆。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李尔王》,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揭示了权势和金钱是导致人性普遍堕落的根源。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出生
16世纪中叶,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是一个重要城市。小城街道很宽广,房舍周围多有花圃,埃文河贯穿城内,空气湿润,风景诱人。这个在当时人口还不足3000人的城镇,却是附近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还是羊皮加工和买卖的地方。每当有集市的时候,人们聚集在这里,整个街道就热闹起来,有些嘈杂。小镇的对外交通也便利,有两条大路直通距此地约150千米的首都伦敦。不远处的郊外,有很多名胜古迹。
1564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在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莎士比亚出生时,父亲约翰·莎士比亚已是镇上的一位知名人士。父亲原是邻村斯尼特菲尔德的一个农民,于1552年迁到斯特拉特福,从事羊毛手套和皮革的制作和加工行业,还做一些农产品和木材的生意。在1556年,父亲购置了房产,成为镇上一个殷实的商人。1557年前后,他与当地乡绅罗伯特·阿尔登的女儿玛丽·阿尔登结婚。婚后,家产有所增加,二人过着幸福富裕的生活,生了4个男孩、4个女孩,威廉·莎士比亚排行第三,是家中最大的男孩。
在城镇东南角河边,有一座圣三一礼拜堂,是当时有名的建筑,在今天依然屹立,成为一个纪念场所。1564年4月26日莎士比亚就在这里接受了洗礼,父母为他取名威廉。圣三一教堂里至今仍保留着莎士比亚洗礼的记录。
1564年,斯特拉特福镇发生了瘟疫,在教堂的记录册上记载着当时的惨烈情形:7月11日瘟疫开始,20日开始死人,此后每隔两三天,死人的数量骤增,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年底。
这场瘟疫导致了近3000人的斯特拉特福镇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亡,莎士比亚幸运地活了下来。
二、童年,戏剧就来了
莎士比亚的童年生活很富足,他家的房子在周围的建筑群中十分显眼。这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房子外形整体古朴雅致,斜坡的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廊,楼下是起居室和厨房,楼上是卧室,桌、椅、床、柜都是木制的,还有一个木制摇篮。这个时期,英国的毛纺织业发展迅速,这个小城的工商业也日益繁荣。父亲约翰·莎士比亚经营的买卖越来越好,他买下了4处房产,成了当地富裕家庭的代表人物。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本地的政治活动,担任过地方政府的若干个职务。当时,斯特拉特福的行政权力掌握在1名镇长、14名镇议员和14名首席市民手中。莎士比亚的童年时代,正是他的父亲政治上最得意、经济上最富裕的时期。在他1岁的时候,即1565年,他的父亲被选为镇议员;在他4岁的时候,也就是1568年,他的父亲被选为镇长。
当时,经常有一些旅行剧团到斯特拉特福镇巡回演出,这些剧团为了不受地方行政当局的歧视和迫害,常常需要寻求王室或者贵族的保护,纷纷以王室、贵族的称号或职务命名,如“女王剧团”“雷斯脱伯爵剧团”“海军大臣剧团”等,实际上剧团是私有的。
1569年,莎士比亚开始接触戏剧。在莎士比亚的父亲担任镇长期间,凡是来斯特拉特福演出的剧团,在被批准公演之前,须先在镇政厅为当地的政府官员和绅士做一次演出以获得批准,才能在当地演出。每一次小莎士比亚都兴致勃勃地跟随着大人去观看,这无形中引发了小莎士比亚对戏剧表演的兴趣。到了16世纪70年代,斯特拉特福成了各巡回剧团的演出中心,小镇上的演出次数更多了,这更激发了小莎士比亚对于戏剧的爱好。童年对剧团的初始印象,在他以后的剧本里多有体现,比如《哈姆雷特》中就有流浪剧团在宫廷中演戏的场景。
三、少年已知愁滋味
16世纪的教会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使学校的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取代教会学校,一种进行世俗教育的学校应运而生,这类学校叫“文法学校”。1571年,7岁的莎士比亚被送到当地的一个文法学校接受教育,学校距离他家四分之一英里(1英里等于1.6093公里)。
莎士比亚就读的这所学校成立于1553年,是一所由市政厅拨款的免费教育学校,学校对市政厅及下属单位的子弟实行义务教育,这所学校是当时国内最好的文法学校之一,在当地很有名气。学校的教师大都毕业于英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孩子们在进入文法学校前要进行英文读写的训练,掌握一些简单的英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之后,才可以在7岁的时候进入文法学校学习。当时整个英格兰学校的课程设置由法律规定,学校提供拉丁语和古典文学的强化教育。在学校,先学拉丁语文法,然后学习逻辑、修辞、演说、历史,进而阅读古典文学,主要是学习古罗马文学,《圣经》也是必修的课目。
莎士比亚在那里学习了6年,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学会了拉丁语和希腊语,接触到了古罗马诗歌和戏剧。学校经常组织孩子们排演话剧,莎士比亚每一次都积极参加。在木板搭起的临时舞台上,他全神贯注,认真地捕捉人物的内心情感,琢磨语言的声调和肢体动作。
莎士比亚喜欢奥维德和维吉尔的诗歌,喜欢普劳图斯的喜剧和塞涅卡的悲剧,他还喜欢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的书信、演说词和论文片段。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生命历程
一、出生
二、童年,戏剧就来了
三、少年已知愁滋味
四、结婚了,梦想依旧
五、伦敦,梦起的地方
六、剧团生涯开始了
七、初露锋芒
八、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1. 寻觅创作的源泉
2. 叙事诗的故事
九、走向成熟,感悟生命与舞台
1. 在伦敦戏剧界的重要地位
2. 无与伦比的悲剧、喜剧和历史剧
3. 十四行诗的长梦
十、辉煌成就:四大悲剧诞生了
1. 环球剧场
2. 瘟疫与时局
3. 走向辉煌
十一、道德与宽恕的传奇喜剧
1. 创作晚期
2. 环球剧场失火
十二、故里——生命的回归
第二部分 创作
一、创作体裁
1. 诗歌
2. 戏剧
二、创作道路(1590—1600)
1. 早期创作(1590—1600)
(1)歌颂爱情、美德的长诗和“莎士比亚式”的十四行诗
(2)喜剧中的浪漫主义和淡淡的忧伤
(3)历史剧再现英王朝兴衰
(4)喜剧时期的悲剧不失希望的曙光
2. 中期创作(1601—1607)
(1)悲剧的社会根源及时代特征
(2)罗马悲剧,流血的社会和政治
(3)悲剧时期的阴暗喜剧
3. 晚期创作(1608—1612)
(1)宁静深邃的意境与浪漫空幻的寻求
(2)瑰丽多姿的传奇剧
第三部分 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
一、艺术特色
1. 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性
(1)莎士比亚的社会政治思想
(2)莎士比亚的伦理道德思想
2. 作品的典型人物形象
(1)相互对立的一组人物形象
(2)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单面性及鲜明性
(3)不同性质的戏剧冲突中的人物形象
(4)人性论观点下的人物形象
3. 戏剧情节的丰富和生动,戏剧结构的完整与缜密
(1)情节线的延伸与人物的戏剧冲突
(2)“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的广阔性,悲喜兼容的情节特征
(3)戏剧结构的完整与巧妙
4. 形象化、个性化的语言范例
二、艺术成就
1. 追求诗意的剧场艺术
2. 跨越时空的戏剧成就
3. 卓越的地位和世界性的传播
(1)莎士比亚其人及其作品
(2)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世界性传播
(3)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部分 主要作品介绍
《罗密欧与朱丽叶》
1. 时代背景
2. 剧情梗概
3. 赏析
《哈姆雷特》
1. 时代背景
2. 剧情梗概
3. 赏析
《奥赛罗》
1. 时代背景
2. 剧情梗概
3. 赏析
《李尔王》
1. 时代背景
2. 剧情梗概
3. 赏析
《麦克白》
1. 时代背景
2. 剧情梗概
3. 赏析
《威尼斯商人》
1. 时代背景
2. 剧情梗概
3. 赏析
附录 莎士比亚生平及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