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华文化的“朋友圈”,阅读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历史”。本书以全球的视野、翔实的史料,呈现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中国范式,深化大众对文化传播规律性的认识。中华文化持续不断地向海外传播,也开放性地吸收各种外来文化。从席卷欧洲的“中国风”,到西方传教士的“改宗”;从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汉文学,到近代中国的西式书局……书中不仅有这些中西文化大流动、大交流过程中的精彩故事,也有对不同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方式的纵向比较,更有面向新时代世界文化交流的前瞻思考。
武斌
“玄奘现象”与中国胸怀
唐贞观三年,也就是629年,28岁的玄奘背起行囊,走出了长安城,发下“不至西天,终不东归”的大愿,踏上西行取经的漫漫旅程。他孤身穿越八百里沙海,途经70余国,最终抵达佛陀的故地。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二十四日,在西域和印度周游参学17年的玄奘回到长安,此时的大唐已经呈现出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大唐用盛典欢迎玄奘的回归,他受到了文武百官及数十万僧俗百姓的夹道欢迎。他带回如来舍利150多粒,金檀佛像7躯,梵本经论657部。玄奘以贞亮的信仰、渊博的学问、高雅的风范,令唐太宗为之心动倾倒。太宗下令在长安朱雀街陈列大师带回来的佛经、佛像等圣物,供世人瞻仰。太宗还令宰相房玄龄选取高僧20余人,组织宏大的译场,协助玄奘翻译佛经。
玄奘西游归来,是唐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而长安朝野对玄奘归来的兴奋,正反映了这个时代对引进外来的佛教文化的巨大热情。“玄奘现象”蕴含着中华民族“只闻来学,未闻往教”的文明基因。中华民族既有文化自信的从容底气,更有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乐于接纳域外的优秀文化。唐代也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中国开放的文化态势,也照见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广泛交流的盛大场景。中华文化自发轫以来,上下几千年,一直与域外其他民族保持着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交流。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为各民族、各文化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巨大的载体。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化积极地、广泛地、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化广泛地传播于世界各地。
这样,中华文化就不仅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是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同步共振的,所以,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也是中华文化史的一部分。当中国寻找、走向世界时,世界也在寻找、走向中国。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与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
第一编 世界文明交流的初启
第 一 章 中华文化的日出东方 …………………… 002
第 二 章 人类文明的最初交往 …………………… 018
第 三 章 西域、丝绸之路与丝绸 ………………… 029
第 四 章 “世界岛”东西两大帝国的联动 ……… 043
第 五 章 大佛东来:信仰之路 …………………… 055
第 六 章 东亚的诞生 ……………………………… 068
第二编 亚洲的中国
第 七 章 大唐文明与东亚文化秩序 ……………… 084
第 八 章 君子之国,有类中华 …………………… 095
第 九 章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 106
第 十 章 胡人在唐代刮起的“胡风” …………… 128
第十一章 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纽带 ………………… 145
第十二章 玄奘向西,梵僧向东 …………………… 156
第十三章 中国的海洋世界与南海贸易体系 ……… 169
第十四章 岭南华风,形同内地 …………………… 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