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隋亡(贵族时代的终章)(精)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5257643
  • 作      者:
    作者:陈峰韬|责编:陈卓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杨隋的兴亡只有短短三十八年,置于千年历史长河似在一瞬之间。隋朝的存在感和热度似乎都远不及唐朝,甚至无法与同样短命的秦朝(从统一到覆灭不过十五载)相提并论。

尤为世人瞩目者,则是集暴虐、弑父篡位、烝母、亡国于一身的隋炀帝。古来暴君,行径甚于炀帝者,亦不在少数,然却罕有于国于民危害甚于炀帝者。后来评说者纵论古今,对炀帝贬而不褒,又曷足怪?

不过,本书作者却不满足于这一传统的解释。以隋朝骁果军为例,隋炀帝抛弃西魏北周以来行之有效的府兵制,另起炉灶搞募兵制,结果却意外加速了帝国的灭亡。很多评论者都会习惯性地认为,这都是隋炀帝太昏庸太无能导致的,但作者认为历史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也不应该太简单,否则皇帝这个职业还有什么难度?隋炀帝过于急切的事业心固然破坏了一项制度自然的进程,如果只去分析隋炀帝多么坏、多么蠢、多么短视,这既冤枉了泉下之人,也是对军事制度史基本规律的不尊重。

作者认为,不懂历史规律,把问题归因于人性本身,就容易让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反复出现,究其原因,大多是当事人缺乏历史经验导致的。要打破这种时空壁垒,解读历史规律就是最为常规、最便捷的方法。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峰韬,现居济南。致力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史的研究与普及,对隋唐政治、军事、制度史用力尤深。出版专著《后三国战争史》《细读南北朝二百年》《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南北朝》《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隋朝》。作品见于《北京晚报》《国家人文历史》《战争事典》等报刊,获评今日头条优质历史创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隋朝的长度、热度、存在感远远不及唐朝,近现代以来,研究者大都喜欢隋唐并列,隋朝默默地给唐朝作陪衬。这对于一个有着开创性意义的朝代,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本书既不是以时间为维度全面叙述隋朝历史,也不是以传统纪传体模式描摹人物,而是选取了一些有意思的时间点,从一些历史断面,观察这个不到四十年的朝代。 作者探讨了隋朝灭亡的种种原因,其中对隋末农民起义、隋朝太子废立、运河开凿、关陇勋贵集团、府兵制改革、南北社会差异、李唐崛起等内容,给予重点呈现,并做出了独辟蹊径的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隋文帝摧抑功臣与勋贵的反扑

 

隋文帝篡夺北周政权,从军界到政界、从中央到地方,赢得了一大批北周勋贵的支持。这些贵臣的支持,并非出于对杨坚的真诚拥戴,而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能够重新主持权力分配的人选,来取代不得人心的宇文氏皇族。

而当杨坚篡周建隋之后,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他们的意料。文帝在经济待遇上对勋贵们非常优厚,但政治权力却抓得非常紧。开皇元年任命的中央核心决策层官员,都是杨坚相府属吏。

这随即引起以刘昉、元谐、梁士彦等一批功臣的强烈不满,并随后引发了隋朝初年血腥的政治清洗。

 

 

大业改制与隋的灭亡

 

大业三年(607)四月甲申,经隋炀帝批准,大隋帝国颁布了新的律令,内容涵盖了中央及地方官职设置的诸多方面。律令颁布的同时,炀帝大赦天下,并宣布免除关中百姓三年赋役。没过几天,炀帝又密集地打出一套政策制度的组合拳。先是继续推行文帝朝的改州为郡政策,接着又依照古式改革度量权衡。这些改制,大部分在预料之中,朝野并未引起太大反应。

如果把炀帝的改制当作普普通通的新朝新气象,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两汉之后再度兴起的大一统王朝,圣明过于前代的炀帝,岂能事事皆落陈年旧套。一系列铺垫动作相继展开后,炀帝自信而果断地亮明了他的主体动作:改易官制。

改制对于炀帝来说,其实还有难以言说的动机。他亲眼目睹过北周、北齐两朝帝王的巨大权力,周宣帝、齐后主那种予取予求、汪洋恣肆的皇帝权威。开皇朝以来日渐繁琐的行政体系,以及贵臣屡出的政治局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皇帝的权威。自命不凡的炀帝,可以容忍贵臣奢侈放纵,但决不允许他这个皇帝做的缚手缚脚,处处不自在。也正因为如此,在正常的官制改革中,炀帝加入了难以言说的小心思。

……

隋末农民起义与别的朝代起义不同之处在于,起义的领导者中,有一大批是各地的官员,如王世充、李渊、翟让、沈法兴、宋金刚、萧铣等等。

从官制改易的层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隋炀帝政治策略发生了系统的失误而不自知,一点点切断了皇帝与勋贵乃至普通官僚集团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隋末官僚集团发生巨大分裂、进而推动隋朝加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隋朝真的是轻徭薄赋吗?

 

隋炀帝个人形象如何,还要归结到客观的历史现象上来。而隋炀帝一生最为人非议的,便是其过于暴虐的统治,这是我们讨论和分析的基点。透过千年迷雾,我们还是要清楚地看一看,隋炀帝究竟做了什么。

 

一般王朝之始,都不会急于为官僚集团谋福利,而是先摆出一副与民休息、剩下清廉的姿态,大抵统治集团出于战争之中,对大众慌忙的向背以及民众造反的威力,都有较深刻的认识,故而国初官僚集团的头脑尚算得清醒,虽然也想攫取利益,但吃相总的来说还看得过去。

 

北齐时代,每户垦租二石,义租五斗。绢一匹、绵八两。北周每户,粟五斛,绢一匹,绵八两。隋朝则是租粟三石,绢一匹,绵三两。以粟米为主要参考依据,北周五斛(石),北齐二石,隋三石,比北齐略高,比北周低了四成。字面上看还是不错的。

但隋朝的度量衡比北朝的大,隋朝的斗,以古斗三升为一升,秤同样是古秤,以三斤为一斤。也就是说,隋朝的三石粟,实际上相当于北周北齐的九石。隋朝的农民,一年要交北周时代近两年的租粟,如此沉重而连续的搜刮,隋朝府库财富自然累积得很快。以至于开国短短十二年,特别是平定陈朝、刚刚经过浩大的军费和赏赐支出后,国库居然逆势而行,存储的盆满钵满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创制与乱政

一、改革与旧制的纠缠——隋朝三省六部制的隐情

二、退守、怨念与造反——无处容身的开国功臣

三、从“四贵”到“五贵”——老牌关陇集团被摧毁

四、大业改制的猫腻

五、高颎之死——错误的政治清洗

六、杨玄感之乱

 

第二章  走火入魔的统治政策

一、差点打烂一手好牌——隋朝暴政逼反江南

二、徒具其形的科举制

三、并省州郡:低劣的行政区划改革

四、兴造之灾——隋炀帝严重偏差的政略

五、就食东都——隋朝均田制的告警信号

 

第三章  过早朽坏的帝国军队

一、蕞尔小国若磐石——隋朝三征高句丽惨败记

二、辽东惨败的警示——大隋府兵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三、帝国毒丸骁果军

 

第四章  大好头颈谁斫之——隋帝国之崩溃

一、风云煊赫瓦岗军

二、河北窦建德的兴亡

三、王世充篡政洛阳

四、昙花一现的萧铣

五、江淮播乱亦豪英——杜伏威兴亡记

六、潜龙在渊李唐兴

 

第五章  历史深处的反思

一、魂断江都宫

二、家庭惨于战场——隋文帝的家庭悲剧

三、炀帝夺宫:家庭与国家的双重悲剧

四、谣言与真相:炀帝黑锅有几许

 

结语  隋唐本不应中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