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方志学概论(修订本)
0.00     定价 ¥ 1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96554
  • 作      者:
    作者:杨军昌|责编:冯春凤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军昌(1963-),男,侗族,贵州石阡人,历史学学士、人口学硕士、民族学博士,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黔灵学者、智库名家。曾从事地方志编纂、地方政务工作10年。1996年调贵州大学工作至今。先后任历史系教师、人口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党总支书记、法学院副院长、学报编辑部主任和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是贵州大学民族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MPA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贵州民族大学民族社会政策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人口与社会、民族经济与生态文明、民族文化与区域发展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省部级纵、横向项目2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撰著出版《中国方志学概论》《西南民族人口文化研究》《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丛书: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丛书: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研究》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贵州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多次。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绪论、方志的起源与发展、方志体例、方志编纂基础、志书各种体裁编写、诸志编纂探讨、方志的资料工作、方志功用与读志用志、旧志整理、方志续修、方志评论、地方志与地方年鉴和方志事业管理等13章组成,是一部既可用于方志学课程教学与方志编纂培训,又可服务于方志事业发展、推进方志学学科建设的论著。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方志的性质与特征
一 方志的性质
二 方志的特征
第二节 方志别称与种类
一 方志别称
二 方志种类
第三节 方志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地位
一 方志学研究对象
二 方志学学科体系构成与研究内容
三 方志学的学科地位
第四节 方志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 清代以前的方志论说
二 清朝前期的方志学术争鸣
三 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方志理论
四 新时期方志学理论的发展特点
第五节 方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 逻辑方法
二 哲学方法
三 历史方法
四 多学科方法
五 比较法
第二章 方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方志起源
一 起源诸说
二 方志起源于《周官》
第二节 方志发展
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 隋唐时期
三 两宋时期
四 元明时期
五 清朝时期
六 民国时期
七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第三节 方志的卷帙和收藏
一 方志卷帙
二 方志收藏
第三章 方志体例
第一节 旧志体例
第二节 新志的体例与体裁
一 新志体例
二 新志体裁
第三节 方志篇目拟定
一 篇目拟定的基本要求
二 篇目拟定的程序
三 拟定篇目需要注意的关系问题
四 新编方志的几种篇目类型
第四节 方志的字数和断限
一 方志的字数
二 志书的断限
第五节 方志文体文风
一 方志的文体
二 方志的文风
第四章 方志编纂基础
第一节 方志编纂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五章 志书各种体裁编写
第六章 诸志编纂探讨
第七章 方志的资料工作
第八章 方志功用与读志用志
第九章 旧志整理
第十章 方志续修
第十一章 方志评论
第十二章 地方志与地方年鉴
第十三章 方志事业管理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修订本)
后记
修订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