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宋(精)
0.00     定价 ¥ 73.5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2706581
  • 作      者:
    编者:开封市图书馆|责编:漆晓勤
  • 出 版 社 :
    读者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无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本书从宋代的衣食住行、城市生活、节庆习俗与典礼、社会制度与教育、经济科技文化五大方面,全面展示介绍了宋代的风土人情与市井百态,以及宋代商业经济的繁华与精彩。作者以文史相照的表述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宋代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读者能够在较短时间通览这一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时代全景,并从中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时代对当今现实社会生活的启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宋朝的社会生活,配以二百余幅珍贵宋代书画作品和文物图片。该书的出版是开封市图书馆致力于传承宋文化的实践成果,也是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的有益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宋朝统治者为避免走上梁唐晋汉周的老路,避免藩镇割据及宦官、宗室、外戚、后宫和大臣等人擅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军事,都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将政治、军事和财政大权都最大限度地集中到皇帝手中。正所谓:“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在官职、军事、法律和教育方面,宋朝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官制
宋朝政治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最大特点是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治)抑武(官)。
当时实施“二府三司制”。中枢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即设立中书省和枢密院两个机构,文武分权。另外财政权划归三司,即盐铁司1、度支司2、户部司3。三个权力互不统属。
这样的制度使官员间相互制约,其主要目的是让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专制的形成,政治相对清明。
地方上依然重文抑武,淘汰了武人节度使,换成文人官僚。为补充文官战斗力的不足,扩充驻屯都城的禁军,将各地军阀的军队改编成了国防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宋朝军队武力不足。
宋朝官制十分复杂,“管制差遣”分离制度极具特色。即实行的官名和实际职务分离。“官”代表等级待遇,用于确定官员的级别和俸禄。“职”则代表职务,而“差遣”才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一二品大员担任四五品的地方官在当时十分常见,这类官员依然按照一二品的“官”位领俸禄。甚至有的官员只有“官”却无“职”,那边按照“官”的相应待遇领俸禄。有“职”的官员可另外加钱。
不同等级的官员俸禄相差很大,例如,元丰年间的俸禄标准,散官中最高等级的开府仪同三司4月入一百二十贯,特进为九十贯,最底层的从九品承务郎月薪才七贯。
但整体来说,宋朝实行高薪养廉政策,除了基本俸禄,粮食、衣料等也按照官职高低逐级分配,另外还会发放补贴。有时补贴甚至高过本俸,且补贴内容十分精细,除了货币外还会发放米面、羊、酒、茶、炭火、马匹饲料等等日常用品。官员基本上都能保持不错的生活,大大减少了贪官的出现。
但宋朝早期却是存在“污吏”的,这在大量的诗歌中也有体现。当时,官、吏是两种职能。官是朝廷任命,朝廷拨款发放工资。“吏”却是“编外人员”,由官员个人雇佣或者家族传袭等,没有固定的俸禄,有的甚至没有金钱收入。为了维持生计,有些小吏便要克扣小钱,收些贿赂,甚至鱼肉百姓。到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时将此问题提上台面,提出了“重禄法”,首先给仓吏以厚禄,同时立法严惩贪污受贿的吏员,这才大大减少了“污吏”的恶行。
军事
军制
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强调也使宋朝的军事制度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变化。军权也集中在皇帝手中,统掌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另设三个机构,枢密院5、三衙和率臣,枢密院掌军权和军令,可调兵却不能统率军队;三衙统领指挥军队却无权调兵;率臣为统兵官,却只是临时任命,有战事时由皇帝任命,战事平息后便撤销其权力。
枢密院首长由文官担任,由“文”来制约“武”,但为了防止文官兵权在握,指挥权便交给边将和临时任命的统帅。为防止边将和驻军产生情感,宋朝采取“更戍”制度。即任何一支军队在一个地区驻扎最多三年,就必须更换防区。这样一来,边将和驻军之间难以建立紧密联系,真正做到“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基本上防止了国家军队参与谋反。
P1-5
展开
目录
政治制度
官制
军事
军制
兵种
司法
司法体系
诉讼审判制度
教育
科举制度
兴办太学、州学
经济繁荣
农业
农业发展
佃户制
农业技术和农具
手工业
矿冶业
造船业
纺织业
商业
市镇的勃兴
玉器
瓷器
货币制度
科技突破
印刷与装订
水力机械技术
文化勃兴
诗词戏曲
宋词
戏剧
音乐书画
音乐
绘画
书法
文房四宝




金石研究
社会百科
民生百态
服装
宋朝服饰风尚
宋朝代表服饰
食品


宴饮
特色饮食
居住
建筑格局
建筑形制
出行
陆路
水路
娱乐
闲趣之地
文人雅集
民间娱乐
民间技艺
体育运动
社会礼俗
节庆习俗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大相国寺庙会
礼俗
婚俗
家庭伦俗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