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史记新读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5123472
  • 作      者:
    作者:郭文剑|责编:林子
  • 出 版 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文剑,笔名、网名见闻。1969年11月出生,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现任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高级记者,获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荣誉称号。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见报各类文章千万字,累计120多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各类新闻奖,出版《磨剑集》《村头大喇叭》《“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探访解析》等专著9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周末到虞城采风,顺道参观卫东兄极力倡导的“四知书舍”,见县乡诸多开会办公议事场所,四壁皆是书墙,书海汹涌,书香扑面。尤其看到中州古籍出版社八卷本精装精读之《史记》,眼热心跳。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家中有早年廉价购置的,或简装或盗版或缩印的3个版本《史记》,重拾研读正感字小费劲,又觉是自家藏书不急,屡次拿起放下终没潜心。于是求借并承诺尽快看完归还,卫东兄慷慨应允并鼓励还了再借。
  归家比对,所借八卷本显然比自己收藏了20年以上的3个版本看着舒服,特制订计划,即日起挤时间赶读,并将“借书读史”随笔心得在朋友圈与朋友分享,读完再借。
  “书非借不能读也。”坐在自家四壁如今也是书海且《史记》都有3个版本的书房,同感“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蟑灰丝时蒙卷轴”。特对着手机发誓,学当年之黄生,“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展开
精彩书摘
  《<史记>新读》:
  10年后,形势逆转,自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击暴秦,一时豪杰并起。张良也拉起百十人的队伍想投奔自立为楚代理王的景驹,在留县遇到了沛公刘邦的部队,这个留县也就成为张良发迹的地方。张良向刘邦讲说《太公兵法》,刘邦竟然很识货,于是张良改变主意投奔刘邦。而此时,沛公刘邦还归附在项羽叔父项梁门下。
  张良随刘邦见到项梁后,建议项梁帮助自己家乡的韩国公子韩成立国称王结盟起事。张良回到家乡,与韩王一起带领千余人马收复失地,与秦国打起游击战。后来还是刘邦大军来到,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打了几个胜仗,收复秦国占韩的十几座城,韩王站稳脚跟。张良离开韩王,随沛公西进,并献计利用财宝贿赂秦将、瓦解秦军斗志继而袭击,结果势如破竹直取咸阳,纳降秦王。
  接着张良早年结识的杀人犯项伯就派上大用场。沛公占领秦宫后,看到豪宅良马珠宝奇珍还有美女无数,迈不开脚,执意要住下不走了。因为后面有项羽大军,大将樊哙劝沛公赶紧离开,沛公不听。还是张良出面,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名言,说服沛公还军霸上。很快项羽大军就到了,准备击杀逞能先入咸阳的刘邦。跟随项羽的项伯知道好朋友张良在沛公军中,便夜驰面见张良劝其逃走保命。张良义气之人怎肯舍沛公而去,当即把险情告诉刘邦,刘邦自知不是项羽对手向张良求计。张良把项伯叫来,让刘邦为他敬酒,并结为儿女亲家,只求项伯回去给项王说好话求情。于是,千古经典《鸿门宴》-出上演,千钧一发之际多亏项伯周旋,沛公刘邦最终转危为安。事后,沛公成汉王,封赏张良黄金两千两珍珠两斗,张良全部转赠给了项伯,项伯又给项王进言让汉王刘邦得到汉中地盘。
  之后,张良又回到韩王身边,但项羽已经妒忌张良跟随过刘邦,不让韩王回封国,并很快找借口杀掉韩王。唇亡齿寒,张良从韩王那里逃出去,从此跟定汉王刘邦。
  话说张良正式纳入汉王麾下,正赶上刘邦兵败楚王,作为成信侯给刘邦谋划的第一个大计策就是如何用将,即捐弃关东之地送给与项王离心离德的九江王黥布、项王叛将彭越,加上汉大将韩信,大事可成。后来验证了张良的先见之明,汉王在楚汉之争中能取得最终胜利,正是依靠了张良谋划的这个人事布局。
  张良体弱多病,不能带兵打仗,但一直都是刘邦身边最得力的谋臣。还有两件大事印证张良的远见卓识。
  一是项王兵困汉王荥阳城。起初,刘邦听从谋士郦食其的馊主意,效法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后分封桀纣后裔之德,刻制印玺分封被秦灭掉的六国后代,以此笼络人心。幸亏张良及时回来,听说后顾不上吃饭拿着筷子比画着给汉王分析,结合商汤武王当初的背景一连问刘邦8个能否做到的问题,刘邦连说8个不能。“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张良最后一句直把汉王说得喷饭。汉王赶紧收回成命,骂道:“郦食其这混蛋,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啊!”
  二是汉朝建立,高祖论功分封行赏。本来刘邦深知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功劳而提出把齐地3万户封给张良,但张良功高谦逊知进退,辞掉厚赏,只要他当初遇到汉王的发迹地留县,于是张良被封为留侯。但很多将领不是这样,争功邀封,相持不下,高祖刘邦甚是头疼。张良出计让刘邦先分封多次羞辱过刘邦、最厌恶甚至想杀掉的一个将领为侯,群臣顿时都自信起来,不再担忧。
  压住一层说一层。接下来说一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将相陈平和周勃。
  与萧何、曹参、张良的身世不同,陈平与周勃年轻时既不是官宦,也不是高干子弟,都是来自社会的最底层。陈平小时候跟随靠种地为生的大哥生活,长大了喜欢读书交游,人高马大帅哥一枚却不干活,因此落下大嫂的埋怨,大哥为了弟弟还把媳妇给休了。因为四肢不勤再加上穷困,帅哥陈平的婚姻成了问题,最终娶了一个离了5次婚、因为克夫乡亲们都不敢要的张氏女。而与刘邦是沛县老乡的周勃,也是穷苦出身,但年轻时多才多艺,靠编织蚕箔为生,会吹箫遇到丧事加入响器班子,拉弓射箭也有一手。
  ……
展开
目录
永远不老的神话
大禹治水之外
司马迁欠商丘一个说法
好而糟糕的时代
大秦帝国的铺垫史
说说赢政他爷仨
楚汉之争
刘邦吕雉的夫妻店
刘恒皇帝好榜样
刘启多难和刘彻荒唐
伟大的表格台账
醉眼看表
畅游礼乐
祖宗厚重
白鹿两千年
吴老大和吴国兴衰
齐鲁史话
分封制下的诸侯乱象
商丘古宋君王事
晋文公的传奇生涯
权谋与智谋
励志悲歌赵世家
魏韩称雄的惆怅和无奈
田氏齐国的后续上位与辉煌
孔子是怎样炼成圣人的
外斗外行与内斗内行
家族王位传承的乱象
萧规曹随的前前后后
功高知足得始终
梁孝王刘武与西汉梁国的盛极而衰
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
群星闪烁亮瞎眼
复仇种子的生命力
孔子高徒端木子贡的互联网思维
合纵连横的战国烟云
大秦帝国关键时期的几个关键角色
司马迁笔下的诸子百家
叱咤风云的“战国四公子”
来自民间的战国卿相传奇
嫉妒成仇和挑拨离间的杀伤力
怀才不遇的乱世悲歌与奇货可居的另类交易
热血刺客与冷血杀手的一体两面
刎颈之交和功成名就的后来
刚极易折不自知枉负一世真英雄
非著名王侯将相的升迁浮沉
不拘一格降人才
“文景之治”时期的官场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医初始传奇
“七国之乱”中几个主要角色的荣辱人生
汉匈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大器晚成后的两种表现和结局
西汉疆域版图拓展的那些事
司马相如的爱情和文墨传奇
无法无天的皇家宫廷窝里斗
几位“中国脊梁”式的古代个性官员
儒学成为封建庙堂正统思想的流变溯源
西汉时期严刑峻法的酷吏群像
“丝绸之路”披荆斩棘的先行者
游侠、佞幸与滑稽:底层人物的不同人生演绎
古代卜筮者及其对所处社会的锐观察
两千年前的经济学和富豪榜
司马迁的初心追求和使命担当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