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死亡(奴隶制比较研究)
0.00     定价 ¥ 1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54913
  • 作      者:
    作者:(美)奥兰多·帕特森|责编:杨美艳|译者:梅祖蓉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奴隶制是人类文明伊始就已存在的制度。奴隶制的本质是什么?作者用“社会死亡”作了意味深长的概括。何谓社会死亡?就是将人置于永久性的暴力支配之下,剥夺其尊严,使之虽生犹死。奴隶,从其产生到被奴役,是一个体系化地被奴隶主社会疏离与异化的过程。奴隶释免,则使其社会生命失而复得。然而,自由的获得,对于奴隶,是奴隶主给予的一份赠礼,奴隶需要以一定期限的无偿劳动或其他方式回礼。凡是奴隶,无论其表面上的社会地位有多高,例如恺撒的家奴、伊斯兰国家的古拉姆、拜占庭与中国宫廷中的宦官,事实上都已社会死亡;地位越高,越能体现奴隶制的实质。奴隶制,不仅令奴隶失去人身自由,不得不依附于奴隶主,也让奴隶主无可救药地依赖奴隶而生存,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寄生关系,这就是奴隶制的辩证法。
展开
目录
译者序:奴隶制的本质与新概念的诞生
中文版序
2018年版序
1982年版序
导言:奴隶制的构成要素
第一部分 奴隶制的内部关系
第一章 权力的惯用语
权力的惯用语与财产概念
财产权与奴隶制
权力惯用语与奴隶制
奴隶制的矛盾
第二章 权威、疏离、异化与社会死亡
权威:象征性控制
两种社会死亡的概念
临界接纳
奴役仪式与标记
拟亲关系
宗教与象征性符号
第三章 尊严与屈辱
尊严的实质
部落民族中的尊严与奴隶制
前现代发达民族中的尊严与奴隶制
美国南方的尊严与奴隶制
黑格尔与奴隶制的辩证法
第二部分 奴役:一个体制性过程
第四章 从自由人到奴隶
战争中被俘
绑架
贡奉与缴税
负债
犯罪受罚
遗弃与买卖儿童
自卖为奴
第五章 生而为奴
阿散蒂模式
索马里模式
图阿雷格模式
罗马模式
中国模式
近东模式
歇尔布罗模式
第六章 奴隶的获得
外部贸易
印度洋奴隶贸易
黑海与地中海奴隶贸易
中世纪欧洲奴隶贸易
跨撒哈拉奴隶贸易
大西洋奴隶贸易
内部贸易
聘礼与嫁妆
奴隶当作货币
第七章 奴役状态
特有产
婚姻与其他形式的配偶关系
杀害奴隶
第三方伤害奴隶的犯罪
奴隶的不法行为
奴隶的整体境况
主动采取行动的奴隶
小结
第八章 释免的含义和方式
释免的含义
概念问题
文化问题
礼物交换理论
释免仪式
释免方式
第九章 被释免奴隶的身份与地位
被释免奴隶与前主人
被释免的奴隶与生来自由的人
第十章 释免模式
释免的发生
释免率与释免模式
意义重大的因素或变量
种族因素的无关紧要
文化间的不同模式
普遍因素
结论
第三部分 奴隶制的辩证法
第十一章 顶级奴隶
恺撒的家奴们
伊斯兰国家的古拉姆
拜占庭与中国的宦官政治
绝对支配的动力学
第十二章 奴隶制:人类寄生关系
附录 注释 索引
附录A 统计方法说明
附录B 默多克样本中66个有奴社会
附录C 大型奴隶体系
注释
与附录C注释相关的表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