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鳟鱼之歌(九位女性逃出纳粹集中营的真实故事)(精)
0.00     定价 ¥ 10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4236644
  • 作      者:
    作者:(德)格温·施特劳斯|责编:冯语嫣|译者:俞琰
  • 出 版 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坚韧不拔、友谊和生存的精彩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抵抗的故事需要被讲述,本书无疑令人信服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是一个关于坚韧不拔、友谊和生存的精彩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抵抗的故事需要被讲述,本书无疑令人信服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希瑟·莫里斯,纽约时报畅销书《奥斯维辛的文身师》(The Tattooist of Auschwitz)作者

作者反思了这些女性的牺牲对后代的影响,以及女性抵抗战士在二战中缺乏政治认可……强烈推荐给行动导向的叙事非小说爱好者和女性历史收藏。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不仅提供了更多证据,证明了女性友谊的力量,而且还见证了平凡女性不常被记录下来的,那令人尊重和值得颂扬的勇气与坚韧。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读物,实在扣人心弦。 

——安娜·塞芭,《巴黎女郎》(Les Parisiennes)作者 

通过九位令人难忘的女性的镜头,深刻、有力、震撼地展现了大屠杀的恐怖。在地狱般的环境中,她们踏上了被战争蹂躏的回家之路。作者将诗人的文笔和十年的研究融为一个关于友谊、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的故事。 

——凯特·昆,纽约时报畅销书《玫瑰密码》(The Rose Code)作者

我爱这本书!它提供了美丽、优雅、恐怖和悬念这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实在不错的读物。 

——安东尼·斯沃福德,《锅盖头》(Jarhead)作者

作者是九位女英雄之一的孙辈,也是第三代证人目击者,她以绝佳的细腻面对了许多问题和挑战。这部作品具有罕见的历史准确性和深刻的同情心,是一部今日的女性讲述昨日的故事。 

——艾格尼斯·翠贝尔,布痕瓦尔德—多拉国际委员会秘书长


展开
作者简介

格温•施特劳斯,作家,是九位姑娘之一的孙辈。创作过诗集与少儿读物,屡屡获奖。2005年以来,施特劳斯一直居住在法国南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个二战期间发生的的真实故事,它讲述了九位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女性在纳粹铁拳下勇敢斗争的血泪故事。

早在1942年,这九位女性(其中有人年仅15岁)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反抗法西斯的运动之中,法国警察、德国士兵逮捕她们,盖世太保审讯她们,让她们受尽折磨。她们被驱逐出法国,最后被关进德国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区的一个强制劳动集中营。去集中营的路上,她们在监狱、过境地等不同地点见过面,因而组成了一个团队。这九位女性不仅在艰苦的环境中活了下来,还在她们劳作的工厂蓄意破坏法西斯制造的铁武器。战争结束几天后,她们便马上被赶出集中营,走上意图杀害她们的死亡行军路。但这九位女性拒绝接受死亡——虽然她们已经遍体鳞伤、几乎饿死,但还是竭尽全力逃出了纳粹的魔爪。


展开
精彩书摘

九姐妹介绍

埃莱娜·波德利亚斯基(Hélène Podliasky),我的舅祖母,被其他八姐妹称作“克里斯蒂娜”。24 岁在法国东北部参加抵抗组织时被捕。能说五种语言,是位天才工程师。在逃亡过程中担任队长。

苏珊·莫代/ 扎扎(Suzanne Maudet / Zaza),埃莱娜高中时的朋友。22 岁在巴黎青年旅舍工作时被捕,被捕时刚与勒内结婚。自称队里的学者,战争一结束就写了本关于逃亡的书,基调乐观,于2004 年出版。

妮科尔·克拉朗斯(Nicole Clarence)抵抗组织里的重要人物,于22 岁生日翌日在巴黎被捕。是1944 年8 月巴黎解放前最后一批转移的57 000 名战俘之一。

马德隆·费尔斯南/ 隆(Madelon Verstijnen / Lon),队里两名荷兰姑娘之一。27 岁于巴黎与同在荷兰抵抗组织的兄弟会合后被捕。她和埃莱娜是队伍里德语最娴熟的人,是前哨斥候。固执而勇敢,在1991 年时记叙了她逃亡时的往事。

吉耶梅特·丹德尔斯/ 居居(Guillemette Daendels / Guigui),隆在荷兰时的朋友。23 岁时和隆来到巴黎,第二天便被捕。性情平和,是队伍里的外交官,后同梅娜成为挚友。

勒妮·勒邦·沙特奈/ 津卡(Renée Lebon Châtenay / Zinka),队伍里最勇敢的姑娘,在29 岁潜入监狱营救丈夫时被捕,并在法国一处监狱分娩。是地下抵抗组织“彗星网络”(Comète network)成员,曾协助被击落的盟军士兵逃亡西班牙。

约瑟芬·博达娜瓦/ 若塞(Joséphine Bordanava / Josée),西班牙人,九姐妹中最小的,20 岁时在马赛被捕。在法国南部一家保育院里长大,是“马塞尔网络”的成员。为隐蔽的犹太儿童和抵抗组织家庭送救济包裹,因优美歌声而出名。

雅克利娜· 奥贝里· 杜· 布莱/ 雅基(Jacqueline Aubéry duBoulley / Jacky),战争遗孀,逃亡中为白喉所苦。参加过“布鲁图斯网络”(Brutus network),29 岁时在巴黎被捕。坚韧而直率,经常畅所欲言。同妮科尔一样,也是1944 年8 月巴黎解放前最后一批转移的57 000 名战俘之一。

伊冯娜·勒·吉尤/ 梅娜(Yvonne Le Guillou / Mena),巴黎的荷兰抵抗组织的一员,22 岁时被捕。风情万种又随心所欲,易于坠入爱河。巴黎工人家庭出身,但祖籍是布列塔尼。


一个女人跑出队列,冲进起伏荡漾的油菜花田中。她双手把花朵从茎上扯下来,填进嘴里。虽然又乏又蒙,但每个人都看见了她的行为,恐慌像一股电流一样在女人群里快速传开。埃莱娜惊呆在原地,坐等着随之而来的枪声。可能马上就是一阵机枪扫射,把她们这一整队人都打倒—警卫经常干这样的事:对着人群无差别射击,好给她们上一课—但是什么也没发生,她只听见几千只穿木鞋的脚继续前进的踏步声。

当那个女人跑回队列里,埃莱娜看见她脸上粘着点点黄花,她在微笑。

于是另一个女人跑进花田里,拼命地尽量摘花,用她破衣服上的布头兜着。当她回到队列里以后,女人们争先恐后地挤向她,迫不及待地抢着将花吃下肚去。

她们凭什么这么侥幸?

就在昨天,埃莱娜前面隔了几队的一个可怜女人头上就挨了一枪,只是为了摘一个烂了一半的苹果。

 埃莱娜四下看看,她的队列拉得很长,行列之间到处是空当,视线里没有警卫。

“快!”她立刻悄悄对雅基说,并用胳膊肘捣了她一下。

“我们说好了要等到天黑的。”雅基向她耳语道,声音又急又怕。

埃莱娜拍拍津卡的肩膀:“看,没警卫。”

“瞅着啦。”津卡点点头,抓住扎扎的手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她们走到路的拐弯处,一条土路在此交叉,旁边并列着一条深沟。埃莱娜知道机会来了:大队需要排两列前进,所以没人能发现她们的小动作。津卡、扎扎、隆、梅娜和居居在她前面,小心地蹭出队伍,然后埃莱娜带着雅基、妮科尔和若塞闪身出来。一个女人混进她们之间,停下来喊着她太累了。

“别管她了。”埃莱娜嘘道,把她的朋友们一个个拉走,“快点儿。”

她们一共九个姑娘,手拉着手,闪出队列,一个接着一个跳进沟里。她们趴在沟的最深处,沟底的土湿漉漉的。埃莱娜觉得她的心顶着肋骨狂跳,她渴坏了,甚至想舔沟底的湿泥。她不敢抬头看她们被发现没有,看她会不会在舔泥地时被一枪打死在沟里。她朝隆看去,隆正望向上面的大路。

“你看见什么了?”埃莱娜悄声道,“我们暴露了吗?”

“光看见脚了。”隆盯着望不到头的妇女队伍,从她们头上艰难跋涉过去。女人们有一半是光着脚的,有一半穿着木鞋。那些泥泞的光脚无不走得通红,流着鲜血。

隆又确认了一遍,确认没人发现她们。实际上,队伍一路上路过了许多尸体,这几个沟底的女人看上去也只不过是另一堆死人。她们胳膊环抱在一起,心狂跳着,等着木鞋的拖地声渐渐远去。等大队再也看不见了,机械的脚步声也不再响起了,隆说道:“ 没人了。”

“现在我们快走。”埃莱娜站起来,指挥大家沿着沟的反方向走。不一会儿她们就气喘吁吁,但都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喜悦中。她们爬出阴沟,躺倒在田野里,她们躺在地上望着天空,一边互相紧握着手,一边神经质地大笑着。

她们成功了!她们逃出来了!

但她们现在还处于萨克森的腹地,在她们面前的是恐慌而不怀好意的德国村民、惊怒败退的德国党卫队军官,还有头顶上的轰炸机。

 

埃莱娜长着“一张令人难忘的脸,让我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扎扎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起当时抵达集中营时她从人堆里遇见埃莱娜的场景。扎扎是那种别人只顾着发愁下一顿饭时,却有心思仰望星空的人。如果说埃莱娜清醒而精打细算,那扎扎就正好是她的反面,热情而开朗活泼。扎扎被捕时22 岁,那时候她处世乐观,热爱生活,富有幽默感,对所有人都很耐心。尽管她和大家都是朋友,但还是跟埃莱娜关系最好,好到只有她才能跟埃莱娜没大没小。自从来到了拉文斯布吕克,她们就一直在一起了。埃莱娜在想尽办法计划逃跑,扎扎却比较被动。只不过长久以来的信任让她等着看会发生什么。

自1939 年设立至1945 年解放,拉文斯布吕克是德国唯一一座专收女囚的集中营。大部分女犯从此处流向几百所奴隶营或灭绝营,但也有不少人在此遇害。集中营的档案在纳粹投降前一周被销毁了大半,但由于不少历史学家和获救囚犯的努力,人们还是收集了足够的证据。这其中就有热尔梅娜·蒂利翁(Germaine Tillion),一位极富专业素养的民族学家。她在被关押的最后几个月里保留了详细的笔记。

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共有40 个附属营地,一个小号的男囚营地,一个西门子囚犯工厂,还有一个名为乌克马克青年营(Youth Camp of Ückermark)的灭绝营。集中营总共经手了12.3 万名妇女儿童和2 万成年男子,死难者大约有3 万至9 万人。被驱逐者纪念基金会(Fondation pour la mémoire de la déportation)估算的死亡人数是4 万余人,但详情已无法统计。战争的最后一个月集中营管理非常混乱,那时抵达的大部分妇女并未登记在册。另外也有不少女囚被送往临时毒气室毒杀,据估算总数有五六千人,但这部分数字实际上不得而知。更不用说附属营地里的死亡人数、出生即被害或出生后饿死的死婴数和向集中营行军途中的死亡人数了。

幸存者们最终认为,具体的受害者姓名比单纯的数字要更有意义。但数字更能说明情况的残酷性:1944 年6 月埃莱娜的九人小组有七人都被关进了拉文斯布吕克;到那时为止,设计容纳3000 人的集中营里塞进了30 849 人。早点名要持续至少三个小时,在这期间所有囚犯必须一直站着等待。由于极度拥挤和缺乏基本资源,集中营的环境恶化到了地狱般的程度。

女犯们到达集中营时,第一站是库房(Effektenkammer,原文为德语)。她们要在那里脱下所有衣服,装在大纸袋里上交,警卫会给袋子编号,堆在一旁。小零碎也要上交,比如珠宝和零钱之类的。纳粹是个文牍主义盛行的组织,这些个人物品都被仔细记录归档了。我曾在2018 年向位于巴特阿罗尔森(Bad Arolsen)的国际寻人服务(International Tracing Service)档案馆查询过埃莱娜的记录,得到了一大批档案,里面就包括几页个人物品的登记表。我了解到扎扎上交了她的结婚戒指和五个法郎,埃莱娜上交了一个手镯、一块手表和70 个生丁。

她们的头发被剃光了,甚至阴毛也要剃掉。剃毛时她们不得不大张着腿站着,但剃头匠还是动作野蛮地把她们的下身刮出了一道道血口子,很多人就这样感染了。

她们被推进浴室里,扎扎抬头看着天花板上的洞,攥住埃莱娜的手问道:“从那里面出来的是什么,是水还是毒气?”

被凉水透浇之后,她们走向下一间大屋,等着分发衣服。到了1944年时,囚服早就发光了,狱方开始给她们发死人的衣服—每个星期都有卡车从奥斯维辛过来,运的是从被害的犹太女人身上扒下来的衣服。这些衣服也不管搭配,胡乱地一发—到手的可能是夜总会舞女的晚礼服,也可能是女学生的睡衣。所以等她们换好衣服出来时,每个人看起来都稀奇古怪的。毫无疑问,这是为了羞辱她们,打击她们。但是女人们竟然还能够相对大笑。“笑是一种人性”(Le rire est bien le proprede l’homme),一个名叫利斯·伦敦(Lise London)的女抵抗战士在日记里忆起这一幕时,引用了拉伯雷的这么一句话,她和九姐妹同车到达拉文斯布吕克。在笑声和歌声中,她们守住了人性,并以此反击。


展开
目录

九姐妹 ………………………………………………… 001

第一章 埃莱娜 ……………………………………… 001

第二章 扎扎 ………………………………………… 033

第三章 妮科尔 ……………………………………… 082

第四章 隆和居居 …………………………………… 123

第五章 津卡 ………………………………………… 156

第六章 若塞 ………………………………………… 188

第七章 雅基 ………………………………………… 205

第八章 梅娜 ………………………………………… 227

第九章 最长的一天 ………………………………… 263

第十章 重返人间 …………………………………… 281

第十一章 归家之路 ………………………………… 304

第十二章 只是个再见 ……………………………… 330

致读者 ………………………………………………… 375

致 谢 ………………………………………………… 382

章后注 ………………………………………………… 389

参考文献 ……………………………………………… 41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