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希特勒的欧洲战场)/启明简史系列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15312
  • 作      者:
    作者:(德)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责编:石斌|总主编:薛晓源|译者:王尔东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Ralf Georg Reuth)德国著名历史作家,传记作家,纳粹德国史专家。1952年生于德国。曾出版许多关于纳粹帝国的书籍,以及希特勒、戈培尔等人的传记。在我国已经出版的有《戈培尔传》《希特勒传》和《大逆转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
  
  王尔东,1973年生于浙江。1995年入职外交部。从事对德国和欧洲问题研究,在我国驻德国使馆履职多年。
展开
内容介绍
类似希特勒这类政治人物,今后历史是否还会出现呢?如今的德国仍属于欧洲大国、强国,但因安全上依赖美西方国家,军事上受历史包袱所累,很难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回顾二战历史,德国战败的悲剧正是苏联与美国的喜剧。如果没有希特勒主动联苏、掀翻法英的豪赌,苏联如何顺势崛起?如果没有希特勒主动伐苏、乾坤一掷的第二次豪赌,美国又如何成为全球霸主?二战后,苏联得大于失,美国稳赚不赔,可悲希特勒自诩天命英才,纵横欧洲十二年,机关算尽,赔上德国上千万条生命,换来的却只是冷战和美苏争霸。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希特勒的欧洲战场》:
  确实,斯大林在俄罗斯奉行一套新的经济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旨在克服一战、内战以及战时共产主义造成的经济疲软。由于偏离了纯经济学原理,俄罗斯经济恢复的效果有限。而莫斯科的外交政策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旨在不惜代价地避免俄罗斯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包围。日本已经占领中国的满洲里,在东方对俄罗斯形成潜在威胁,俄罗斯认为,有必要在西方激化德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避免产生任何旨在冲击苏联的集团。以牺牲德苏关系走近为代价,1931-1932年间苏联同波兰及其“保护国”——法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些做法实际上是1922年《拉巴洛条约》、1926年《德苏友好条约》的再度炮制。斯大林欢迎希特勒掌权,并不认为这是世界灾难。鉴于希特勒在《凡尔赛条约》等问题上奉行激进的修订政策,斯大林乐见德国同英、法发生冲突。这对苏联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有利形势,与之相比,几十万德国共产党同志的命运就不算什么了。
  希特勒孜孜寻求与英国的和解,这是希特勒战略思想中继消灭苏联之后的第二个核心要点。在他看来,若欲消灭苏联,须先与英国和解。与英国达成协议,意味着德国西线无虞,可确保全力对付东线。比军事战略考量更为重要的是,希特勒认为,海洋强国——英国是大陆强国德国的天然伙伴。1928年希特勒在谈及夺取海外殖民地被大幅延期时,写道:“如果德国对其基本政策做出新的调整,不再触犯英国的海洋和贸易利益,而是专注于大陆目标,那么造成德英敌对的合乎逻辑的理由就不复存在了……”他认为,威廉帝国挑战英国,导致两国海军交战的政策是错误的。
  与英国结伴的另一个理由在于,根据希特勒的分析,英国国内的种族战争尚未分出胜败,它还是“美利坚联盟”(希特勒以此称呼美国)的天然竞争者。然而,英国对与德国结伴并不感兴趣,其欧洲大陆政策在本质上仍坚守力量均衡的传统。英国政府依旧深信,要维持欧洲大陆力量均衡,英国就必须推行帝国政治。希特勒谋求德国成为欧洲大陆超级强国,对伦敦将是一个威胁,但对于华盛顿,并非一定会形成竞争。
  除了笼络英国,希特勒的另一个外交目标是波兰,这个国家在他的纲领性文献几乎没有任何提及。但是,波兰在希特勒的计划中是必须要被消灭的国家,原因很简单,只要波兰存在,希特勒在东线的核心目标就无法实现。1933年初开始,德国与波兰关系趋于紧张,矛盾焦点是自《凡尔赛和约》以来归属国际联盟管辖的自由市但泽以及在那里生活的德国人。波兰军队1920年战胜苏联红军后曾一度自信满满,甚至动了武装干预但泽的念头。
  希特勒意识到国防军实力还不够,他也憎恨波兰,但此时他的对波政策却来了一个大反转:宣布准备承认帝国的东部边界。这等同于“对德意志事业的背叛”,魏玛共和国没有一个政治家胆敢这么做。希特勒虽然与波兰达成协议,但是本就打算最终要废弃协议,因此他可以随意做出妥协。他告诉波兰人,德波敌对是凡尔赛会议的刻意安排,他别无所求,只想同波兰和解。1934年1月,在国内外无比惊讶之下,希特勒领导下的德意志帝国竟然同“低等种族”的波兰签订了互不侵犯友好条约。希特勒的冒险行径冲击了法波盟约,而法波盟约又被法俄关系走近所损坏。如同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波协议也完全是策略性举措,旨在为国防军扩充军备、完成伟大目标所需要的前提而争取更多时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魏玛、希特勒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 通往欧洲战争的道路
第三章 对波兰和法国的闪电战
第四章 英格兰之战
第五章 对苏联的歼灭战
第六章 扩大为世界战争
第七章 轴心国转入防御
第八章 欧洲第二战线
第九章 帝国终局之战与希特勒之死
第十章 铁幕与日本投降
注释
参考书籍(日记、回忆录)
参考文献
地名索引
人名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