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启示录(一战时期的华沙)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197304
  • 作      者:
    作者:(美)罗伯特·布洛鲍姆|译者:曲艳娜//郝军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启示录:一战时期的华沙》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一年及华沙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最后一年的状况,讲述了华沙在战争期间陷入灾难状态的经济情况;分析了俄国和德意志帝国政权对犹太人截然不同的态度,进而探讨战争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并以“以妇女和华沙大后方”为主讨论了战争与性别的关系;介绍了华沙在战争期间的文化战争;最后描述了华沙战后的各种场景与社会问题,重现并阐释了1914年至1918年期间华沙人所经历的苦难。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布洛鲍姆(Robert Blobaum),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历史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20世纪前几十年波兰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曾荣获西弗吉尼亚大学埃伯利艺术与科学学院杰出教授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详细叙述了银行恐慌、大规模移民、1915年的俄罗斯撤离、工业崩溃等导致一战时期华沙重大经济社会危机的历史事件,描述了在德国占领期间这些危机如何进一步恶化,以及这一时期华沙实行的对进入城市的用品的严格控制如何导致腐败加剧以及民众生活水平迅速下降、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频发的历史细节。深刻剖析了1914至1918年一战时期华沙的社会和文化历史状况。详细论述了在资源分配和获得方面的冲突如何导致波兰社会的分化,波兰-犹太关系如何急剧恶化,民众对政府公共机构的普遍不信任感的缘由,并将一战下的华沙与当时其他主要欧洲城市进行比较,将一战时期的华沙与之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华沙进行分析比较。
展开
精彩书摘

  《启示录:一战时期的华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年,前线距华沙很近,到了 1914 年 10 月,战线已推进到华沙近郊。战局反反复复,当地人无法判断战争走向。一时间流言四起,谣传俄军撤退的消息,造成 7 月底银行出现“挤兑潮”,整座城市经济的稳定性受到了冲击。银行的正常业务暂停导致市场出现现金短缺。工厂只能向工人支付 25% 至 50% 的工资。随后,8 月 1 日俄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的战争正式爆发时,华沙许多工厂和砖厂停工,工人们纷纷离开工地。1 因为他们没有小面额纸币,无法支付华沙新电车公司的车票,工人们不得不步行回家。路上他们可能看到商场、零售店和咖啡馆里人们为了换零钱而时不时地争吵,有些时候事态严重甚至还会惊动警方。2 这样的冲突通常由妇女引起,正是她们的恐慌造成人们哄抢购物,推高了商品价格,人们开始大量囤积硬币,以此作为对冲纸币通货膨胀的手段。然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货币短缺的问题。在银行重新开业投放更多货币之前,3 现金替代品,如优惠券、代金券和印花税票,用以满足人们对于法定货币的需要。然而,这些替代品的印刷、发行却需要一定周期,等到真正可以投入市场时,硬币的短缺问题也已经缓解,而华沙的商业却基本上陷入了停滞状态。4 与此同时,由于军事原因,电车、汽车、马车等所有交通方式要么被限制出行,要么被征用,战争爆发还不到一个星期,市中心就已经人迹萧条。

    煤炭短缺问题不见缓解,华沙市政府及相关机构将重点放在维持现有供应以满足公用事业和医院的需求上。事实上,到1914年9月底,煤炭很少再卖给个人,而是优先满足社会和政府机构的需求,这成了一项公共政策。大多数来自顿巴斯盆地的煤炭指定供给华沙工厂使用。因考虑到华沙距离国家森林及私人森林较近,木柴供应充足,因而公共建筑和办公楼及办公室在冬天可以通过木柴取暖。政府鼓励个人使用木柴、焦炭和泥炭取暖,并鼓励他们将厨房燃具改为燃气炉。政府分别在10月初和11月中旬减少街道照明用电,这项措施预计到年底将节省30车煤。同样,对建筑物人口和走廊照明进行限制,预计将再节省3%的城市煤炭用量和10%的煤气用量。为了进一步节省煤炭,有轨电车早晚路线都减少一小时运行时间。无论是不可抗力因素还是通过有意采取节能措施,到9月的第四周,华沙的用电量减少了一半,天然气用量减少了28%。
  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危机给其他燃料供给也带来了压力。华沙市民委员会考虑呼吁工厂将其主要能源由煤炭改为焦炭,主要原因在于焦炭对于个人来说不太实用。但是到10月底,焦炭也显而易见地面临短缺问题。而焦炭短缺危及华沙的一些小型工厂。这些工厂一直在努力维持一定的生产水平。12月初,由于接收俄国军方订单的工厂对焦炭的需求增加,华沙面临焦炭的极度短缺;这些工厂的焦炭使用量超过了华沙煤气厂的焦炭使用量,并耗尽了现有库存。华沙别无选择,只能像解决煤的供应一样,从顿巴斯盆地进口焦炭,以填补缺口。
  有一段时间,华沙各媒体视木柴为华沙缓解现存能源危机的灵丹妙药。鉴于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在供应和运输方面的不确定性,伊格纳西·格拉博夫斯基在《华沙信使报》中呼吁,尽快从附近的森林砍伐树木,以便在冬天来临之前有时间使木柴干燥。此外,由于华沙工业区的工厂产量下降,工人无事可做,去森林工作为工人提供了另一个就业机会。到1914年9月底,华沙市民委员会遭到格拉博夫斯基的批评,因其过分强调顿巴斯盆地煤炭的供应,而非在郊区森林砍伐树木,干燥木柴。的确,俄国政府已于9月中旬在华沙附近划出了几块国有森林和绿地供市民委员会专用,委员会在此两周后才开始对此进行认真讨论。
  尽管如此,华沙因靠近激烈战斗的前线,交通受阻,运送物资出现困难,导致木柴出现短缺问题。到1914年10月26日,市民委员会下属的商店报告称,他们已经9天没有收到木材了。此后不久,委员会决定向其商店永久派驻体育组织成员,即其计划建立的市民卫队的预备队员,以维持秩序。11月初,市民委员会木柴分发点仍没有木柴运送过来。此后不久,因木柴意外短缺,运输问题尚未解决,以及与市民委员会分配部的冲突,导致委员会燃料部部长斯坦尼斯拉夫·诺布林辞职。
  有时,纯粹的谣言也会引发短缺现象。例如,由于1914年11月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爆发战争,人们认为煤油供应会中断,但事实上煤油供应并没有中断,但仍然致使华沙人开始囤积煤油,因为人们担心到了冬季会出现煤油短缺问题,从而使得煤油的价格暴涨了50%。早在9月中旬,就有人担心华沙的煤油供应量只能维持6到7周时间。到了12月,当地供应商限时限量销售煤油。在普拉加,政府动用警察维持销售现场秩序。在其他地方,店主们被迫关闭商店,以防“人们打砸抢”。据报道,随着铁路货运难度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购买煤油不得不在工厂和商店前面排队数小时,到头来却只能买到最小分量的煤油。
  煤油短缺将在年底前暂时缓解,而煤炭短缺却变得更加明显。到12月初,从顿巴斯盆地运到华沙的煤炭数量仅占战前供应的25%。1914年12月10日,《华沙信使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华沙走到了灾难的边缘。煤炭运输即使哪怕是像顿巴斯盆地这样一个来源出现中断,整座城市就会没有燃料,停止照明和供水。”据报道,煤气厂还有几天的供应量,城市电车系统只能再运行3到4周,自来水厂的过滤器和水泵只能再满足一个月的供应量,而发电站的供电只能维持到2月底。尽管华沙主要工业放缓,已经导致需求下降,但据说需求仍是现有供应的两倍。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前线城市
“华沙之战”
强制疏散与难民
驱逐
男性劳动力外迁
帝国的终结

第二章 生活在边缘
当地经济崩溃
住房状况
能源危机
食品灾难
公共卫生危机
从边缘坠落

第三章 战时危机管理及其失败
准俄国官方机构
新市政府成立与华沙市民委员会终结
社会政策与社会分裂
显而易见的财政赤字

第四章 波兰人与犹太人
间谍的恐惧和摇摆的忠诚
缺乏道德的经济行为
犹太人过多?难民危机与反犹阴谋论“幽灵”
获得公共援助与公共机构
政治冲突:华沙市议会和犹太社区委员会

第五章 妇女和华沙大后方
性别与社会工作政治活动
士兵之妻
妓女和波兰母亲
新的教育机会
选举权运动的胜利

第六章 华沙战时的文化战争
德国人在华沙
演出不能停
禁酒令、宵禁及不满情绪
战时道德与大众文化:赌博、电影、卡巴莱和其他“娱乐”
大城市的“赤脚运动”

结语:微型灾难启示录
1918年11月的大都市
浴血重生的华沙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