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079013
  • 作      者:
    编者:马建辉//文劲宇|责编:徐定翔//李昊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本新工科背景下,深度挖掘提炼工科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目标、精神内涵,以系统性、差异性和一致性原则构建工科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框架的专著,从专业维度和教育维度剖析工程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若干基本问题,信息丰富、立论新颖,旨在开拓创新思路解决现实问题,对新工科下广大教师在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亦供教育管理干部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时使用。
展开
作者简介
负责统战、本科教学、本科生招生、学生工作、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工程实训;分管统战部、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工程实践创新中心。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等特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主线,针对当前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及构成维度、教学评价原则、教学实施和质量保障策略,并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系统性论述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目标设计到成效评价、从一线教师到教学管理部门的全覆盖。
展开
精彩书摘
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这一命题是对教育本质的精辟概括。无论是中国古代教育追求君子人格,还是西方古典教育推崇文明绅士,教育都被视作一个成善、向善的过程,指向培养德性和智慧并进的人。放眼全球,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思想品德的塑造作用,高校普遍通过通识教育、服务学习、科研参与等方式培养学生及其社会责任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旨在引导中国高校回归教育本质,回归人才培养的初心使命,把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在工程教育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新工业和新工程出现。新“工程”具有集成融合、智能创新的特点。工程教育要面向工业和工程本质变化,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工程专业人才和未来工程师。相对于传统工程专业人才,未来新兴产业需要实践和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不仅技术优秀、知识全面,还要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工程伦理观念。因此,新工科的人才培养不仅要引入“新学科”“新技术”,更要重视新价值、新伦理,充分体现价值引领与工程教育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的立德树人工作。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也使专业知识学习与道德和价值引领统一了起来。随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指导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华中科技大学全面部署、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第*时间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书记和校长亲自抓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成为学校教学中心工作;由本科生院牵头,各职能部门从政策导向、机制设立、资源配置等方面为课程思政提供保障;学校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以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创新;各学院抓规划、重落实,构建“专业-课群-课程-课堂”有机整合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学校众多学科专业中涌现了一批有价值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值得关注的是,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代表的学校优势工科专业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专业模式。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联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及时将上述实践成果转化为兼具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在我看来,本书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通过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充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以及未来工程师的职业精神规范,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个人素养、科学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六个维度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并将之与工程专业认证通用毕业要求指标体系相关联,较好实现了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融合。其次,本书对如何选择恰当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提供了代表性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案例,这对于各工科专业设计课程思政体系、工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都有较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序|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后,我希望广大专业教师能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切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前言《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华中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主持编著。本《指南》以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存在的不足,通过梳理总结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构成维度、评价原则、质量保障体系,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的典型教学案例,提供一种可具体操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和方法。本《指南》面向广大一线教师与教学管理评估人员,可以为教师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和教学技能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青年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具体指导。本《指南》还可以作为专业课程思政培训教材,供教学管理部门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管理使用。本《指南》包括六个章节。第*章为“研究背景”。本章主要阐述新工科背景下全面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广泛调研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现状,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第二章为“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思想”。本章首先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要求,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对教育者角色、品质和任务的要求,以及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构建原则和教学效果评价原则。第三章为 “课程思政维度构成及诠释”。本章首先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使命出发,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维度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包括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个人修养、科学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内的专业课程思政维度进行了具体诠释。*终构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目标维度的一致性对应关系。第四章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原则与策略”。本章聚焦课程思政隐性教育成效难以评价的难题,根据对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维度及构成内涵的解读,结合近年来课程思政一线教学经验,提出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实施策略。第五章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本章首先根据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质量要求,提出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发展的三个维度的要求。在教学质量的管理方面,分析了基层教学组织、院系和学校多层级管理要求和协同机制。*后面向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出了教学支持条件的主要原则和要求。|前言|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第六章为“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从教学目标设计、思政元素挖掘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修养和教学评价设计等方面,以及面向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操作层面给出了具体建议。*后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选择代表性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给出了教学实施案例供读者参考和借鉴。本书受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未来而教,面向‘电气化+’,重构电气工程专业卓越领军人才培养体系”(项目编号:ENYDQHGC20202219),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068),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重大资助“高校德育实践探索——以荣誉学位明德板块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9XGJPF1002),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电气化+’大国实业实践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SJJPA3009)的资助。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老师们给予的积极支持和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21年9月22日
展开
目录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目录
CONTENTS


第*章研究背景(1)
第二章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思想(6)
一、教育目标(6)
二、教育理念(9)
三、教育者的角色、品质和任务(10)
四、教学建构原则(12)
五、教学效果评价原则(14)
第三章课程思政维度构成及诠释(15)
一、概述(15)
二、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制定原则(19)
三、课程思政维度具体诠释(20)
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毕业要求与课程思政目标维度关系(37)
第四章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原则与策略(43)
一、评价的功能定位与目标(43)
二、评价原则(44)
三、评价策略(45)
第五章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56)
一、教师教学能力发展(57)
二、教学质量管理(59)
三、教学支持条件(61)
第六章课程思政教学指南(64)
一、教学设计建议(64)
二、典型教学案例(71)
附录A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118)
附录B工科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探讨(125)
附录C基于项目的学习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139)
参考文献(15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