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实施效果是考察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科阶段实施通识教育,但对其进行评价却较少有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探讨他国实践有借鉴作用。
本书探究了美国大学如何在通识教育评价实践中落实教学学术,从而体现大学作为一种学术共同体的存在。研究选取了9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为案例学校,从评价的观念目的、基础和设计、实施过程及其影响等维度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成功的通识教育学习成果评价是教学、学习和评价三者结合的学术。案例大学开展评价以校内因素为主,校外因素为辅,聚焦学生的学习增值。学校具有支持评价的环境基础和氛围,负责评价的机构持一种服务的理念。评价方法和工具与学习成果相匹配,他们灵活使用多种方法,从单门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整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实施评价。评价活动分为无学术性质的评价、学术性评价和评价学术三种类型。评价结果的共享交流主要有问责对话、教育对话和学术交流三种类型。评价的研究性质改变了教师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学习型共同体的创建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本书为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和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