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与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课)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223354
  • 作      者:
    作者:张宏涛|责编:郑建华//李雯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书中的核心理念虽然说起来还是那几个字:爱,自由,尊重——这是教育学中永恒的精髓,但具体到生活中,很多人一下子找不到抓手,难免南辕北辙。宏涛在他的书中就如何养成好习惯、消除坏习惯,如何批评、如何鼓励和夸奖、如何对待孩子吃零食和看电视等,都有角度新颖且实用的答案,但始终不离爱与自由这个轴心。

——知名教育家:尹建莉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大的祝福,是让一个孩子在生命一开始就体验到,他可以由衷信任自己的感觉。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大的诅咒,是让一个孩子在生命一开始就体验到,他不能信任自己的感觉,而应该按照外在的规则和权威的来。

我们太多的传统家庭教育,都在干后面的事,而由现代心理学发展出的育儿观,都是试着去做前面的事。

张老师的这本书,有非常多的故事、分析和理念,一方面在论述后面这种养育方式的诅咒般的力量,另一方面在翔实地讲述以孩子的感觉为中心而去养育孩子的种种方式。书中的内容充满细节,又非常有说服力,值得推荐。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

 

我一向认为,父母要和孩子平等相处,要给孩子爱与自由,我是这么对我女儿的。宏涛和我一样,也是知行合一、给孩子爱与自由的父亲。

他在书中不对家长进行任何说教,而是用精细的笔触阐述了父母践行爱与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大家意识到,践行爱与自由,是很美好的事情。

——《别把老爸当家长》李鲆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共分16篇,都是作者在亲子关系群讲课时所写的讲义。16篇文章,16个大的主题,均为育儿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比如:如何爱孩子?父爱和母亲有何区别?怎么看待规矩?如何批评孩子?如何夸奖孩子?如何戒除孩子的坏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作者在针对众多家长的不断讲课、答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修订补充这些讲义,力求在理论和实操方面达到完美的结合。本书有严谨的论述部分,更有众多取材于现实的原创育儿小故事,可读性强。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两种截然相反的育儿理论

晚上该睡觉了,孩子不肯睡,是任其玩耍,还是命令他立刻去睡觉?

放学回来,孩子想先玩,不想先做作业,是不加干涉,还是劝他先做

作业?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了,是逼他上学,还是随他的意,不去就不去,一直不上幼儿园也行?

 

在很多问题上,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都有育儿观念冲突,夫妻之间也往往会有相反的观点。顺其自然,被说是太放纵;强迫孩子按规矩来,又被说控制欲太强、管得太严。

截然相反的两种育儿观念,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从实际效果上说,到底哪种做法对孩子有利呢?又如何来衡量呢?

这个话题,在国外也有分歧很大的两派。

在美国,既有提倡哭声免疫法、定时喂食法、程序育儿法之类的控制派,也有提倡爱与自由的亲密育儿法。两种育儿方法,背后都有对应的心理学依据。前者的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后者的理论依据是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原本学的是行为主义,并先后成为硕士、博士、博士后,深得当时最权威的几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的赏识。但有了孩子后,他断然放弃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并说:“我们的第一个婴孩改变了我的心理学生涯,他让我觉得从前为之如痴如醉的行为主义显得十分愚蠢,我对这种学说再也无法忍受。它是不能成立的。我敢说,凡是亲身养育过小孩的人,绝不会相信行为主义。”

然而,很多人依然信奉行为主义心理学下的育儿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也就是说:教育的前提和核心,是——如何爱孩子。

要谈如何爱孩子,首先就需要来确定一下“爱”的定义。

二、爱的基础定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另一位代表人物罗杰斯为“爱”下了一个被人广泛接受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父母要爱孩子,首先要尽量理解孩子。如果不能理解孩子,爱就落不到实处,爱的就不是孩子本身。

【黑镜头】

有个工程师朋友,一直很鄙视“感性”,他认为“理性”才是人的智慧的体现。他说孩子是无法理解也无须理解的,只要尊重和接纳就够了。

结果,孩子感觉不到被他理解,也就无法真正接近他。因此,他和孩子之间始终就像隔着一堵墙,亲近不起来。

孩子的心无法被父母感知,这会让他们很不踏实,内心会感到孤独无助和无力。

如果能被父母理解,他们就会生出无限的勇气和信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心是相连的,所以有底气。

 

一百多年前,鲁迅先生便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强调了爱孩子首先便是理解孩子。他说:

 

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

 

如何理解孩子呢?就需要了解一些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比如看看《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了解孩子在什么年龄段,一般会有什么特征,比如第一叛逆期的特征、秩序敏感期的特征、青春期的特征,等等,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孩子了。

理解孩子,更要接纳孩子。父母要想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而不是抱怨孩子,很不容易。

因为很多人总觉得孩子不能令他们满意,觉得孩子不够聪明,不够漂亮,不够健康,不会说话,不够乖……

他们看不惯孩子,因为他们心中有个十全十美的幻想中的孩子,并不自觉地拿这个幻想中的孩子,和现实的孩子对比,所以,他们经常会失望和生气。这样的父母,往往也是无法接纳自己的人。他们不接纳自己,是因为他们童年时,也不被自己的父母接纳。于是,他们不接纳自己,也不接纳自己的孩子,形成恶性循环。

有人说:那父母不接纳的一面,孩子改了不就好了?但问题是:父母越无法接纳孩子的某一方面,孩子这一方面的问题就越突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父母看不惯或想要改造孩子的某个行为习惯时,孩子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身上的每个特点和行为习惯都代表自己。父母不认可、不接纳这些行为习惯,就等于不接纳他本身。所以他们会抗拒被改造,甚至会夸大自己的某个行为习惯,好让父母看见自己,并以此保护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即便在父母的强行改造下,孩子的某些“毛病”消失了,那也只是孩子把这些“毛病”压抑进内心深处,而不是真的消灭了。父母只有接纳了孩子的各种问题,孩子才有可能真正去面对和化解这些问题。

比如有些人小时候被父母压抑不准吃零食,长大后却开始疯狂地吃零食。有些人小时候不被允许买衣服或玩具,长大了,自己买无数衣服堆在那里不穿,买无数玩具堆在那里不玩……

还有不少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不得不扭曲自己取悦父母。这样一来,他们的真自我就没有机会发展,而是发展出了为讨好父母的假自我,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真,甚至成了空心人……

很多父母以爱为筹码来要挟孩子,只有孩子在满足他们的条件(比如考95分以上、听话等)时才给孩子笑脸,给孩子爱;否则就对孩子冷酷无情。这种有附加条件的爱只是一种交易,就像我们拿钱买服务一样,不能称作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



展开
目录
第1课:何为真爱?父爱与母爱的区别
一、两种截然相反的育儿理论
二、爱的基础定义
三、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四、爱的深层定义
五、爱孩子与爱宠物的区别
六、宠爱和溺爱的区别
七、理想的母爱和父爱的区别
第2课:家庭中,要不要为孩子立规矩?
一、在家里给孩子树立规矩的八大弊端
二、幼儿园和学校的规矩
三、公众场合的规矩
四、法律和涉及生命安全的规矩
五、无为而治与放任自流
六、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感,而不是要孩子听话
七、做家长的最高境界
第3课:最好的批评,是不批评
一、现实生活中的“批评”,大都是指责和攻击
二、你因为父母的批评受过益吗?
三、孩子最怕什么样的批评
四、批评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并损害亲子关系
五、批评容易让人退缩和防御
六、鼓励比批评更有效
七、为什么尽量不要批评孩子?
八、孩子做错事了,更需要理解和帮助
九、真正有益的批评
十、沟通专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都不赞成批评
第4课:不恰当地夸努力和聪明,都有很大的弊端
一、为什么“不能夸孩子漂亮”是错的?
二、夸孩子聪明有弊端,夸孩子努力同样也很糟糕
三、能不能夸孩子“你真棒”?
四、夸奖要建立在理解孩子和真心对待孩子的基础上
五、批评与鼓励,哪个促人向上的力量更强?
六、有些夸奖会扭曲孩子的内心,打击孩子的内驱力
七、用感谢代替夸奖
八、用鼓励取代表扬
九、一心为对方好的鼓励,为何会没效果?
第5课: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一、完美主义不是好习惯
二、念咒语培养好习惯,无效!
三、“21天养成一个习惯”,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
四、习惯的两个层次
五、要培养好的元习惯,而非好的表层习惯
六、元习惯是根本,对应的表层习惯多种多样
七、好的元习惯如何培养?
八、我的几个好习惯
九、我如何培养女儿的好习惯
第6课:如何消除孩子的坏习惯
一、什么叫坏习惯?
二、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三、秩序混乱的坏习惯
四、其他一些坏习惯的来源
五、两种坏习惯
六、改掉坏习惯的无效方法
七、成功改掉三个坏习惯
八、改变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第7课: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并善于读书
一、我的阅读经历
二、推荐一本书《从“小”读到“大”》
三、关于读书,需要重视的两点
四、如何读书
五、分享几个我给晴儿讲的故事
第8课:孩子的磨蹭与专注力
一、求快容易迷失初心
二、吃饭“磨蹭”
三、小心把孩子培养成拖延症
四、被动攻击,也是孩子磨蹭的普遍原因
五、磨蹭背后的原因更值得重视
六、关于磨蹭的问答
第9课:孩子爱撒谎?不是孩子的错!
一、孩子会撒谎
二、我和弟弟的撒谎
三、为了保护自己,孩子可以撒谎
四、我不后悔的撒谎
五、要求孩子绝对不撒谎,又要他谅解他人撒谎是逻辑混乱的
六、常见的几种撒谎原因
七、如何让孩子少撒谎
八、诚信的悖论
第10课:孩子三岁前最需要重视的身体语言:口欲期和肛欲期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
二、武志红谈口欲期和肛欲期
三、我看口欲期
四、我看肛欲期
五、晴儿的口欲期与肛欲期
六、口欲期和肛欲期的部分问答
第11课: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
一、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二、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表面的言行
三、避免讳疾忌医,把问题当谏臣
四、用名中医对待疾病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问题
五、用中医思维对待家庭教育
第12课:如何让孩子从厌学变得热爱学习
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影响孩子的成绩
二、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厌学?
三、十二岁之前,最影响孩子学习的,是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
四、怎样让孩子热爱学习?
五、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启发
六、我中学时的考试经历
七、好老师的标准
八、成绩与未来
第13课:如何对待孩子的作业
一、荒诞的现状
二、家长对做作业习惯的认识误区
三、关于作业的三个观念
四、小学阶段最需要学习的三大内容
五、亲子关系重于一切教育
六、如何把作业当成培养孩子的好工具
七、孩子不愿做作业,怎么办?
八、关于作业的群友问答
第14课:允许孩子看电视,会怎样?
一、关于电视,你的回忆是什么样的?
二、小孩看电视会导致注意力缺陷和语言障碍?这是危言耸听!
三、价值观不正的节目不适合孩子看
四、不适合孩子看的电视情节
五、如果允许孩子看电视,孩子一直看怎么办?
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七、看电视会导致近视吗?
八、如何让看电视有利于孩子发展
第15课:不与零食为敌,畅快满足孩子的零食需求
一、我对零食的美好记忆
二、一篇文章改变了我对零食的态度
三、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吃零食上瘾?
四、零食的危害与禁止孩子吃零食的危害
五、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
六、通过马斯洛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