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养(2)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7029937
  • 作      者:
    作者:余世维|责编:张晶晶//黎娜
  • 出 版 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孩子具备幸福一生的社会竞争力,是父母的殷切期盼。本书从这一点出发,悉心指导,帮父母们掌握恰当的教养方法。

·不少父母盲目学习各种教育理念,却很难真正和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以至于在实践中屡屡碰壁。本书提供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子成才方案,可解家长们的燃眉之急。

·余世维博士是一位培养了两个优秀女儿的成功父亲,他更多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讲述如何全方位地培养孩子的竞争力,以及父母如何做才能富有成效,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实战型培训专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两个女儿均获得国外名校博士学位。他结合多年的家教经验,开发了课程“家教与竞争力”,广受欢迎。他在浙江卫视“有余则成”栏目中传授的“教孩子成才的32招秘技”,以及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的“父母家庭教育必修课”,也受到广大家长追捧。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人一生中接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企业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优秀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在激烈的社会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也能让孩子一生幸福。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呢? 本书中,余世维博士结合自己成功培养两个优秀女儿的心得,从教养方法、家庭氛围、习惯养成、规划制定等8个方面系统讲授如何教育孩子,为父母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方案,让孩子学习好、会做人。
展开
精彩书摘

想让孩子做好,父母先努力改变自己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 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爸爸带着孩子闯红灯,这便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违反交通规则。一家人去吃自助餐,吃完后妈妈拿了一杯酸奶,孩子跟着拿了一个苹果,就这样出了餐厅,这就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偷窃。你可能觉得有些小题大做,这怎么能算偷窃? 但自助餐的规定就是禁止把食物带出去。如果父母认为无所谓, 孩子马上会有样学样,久而久之,他就会无视规则,认为什么东西都能随意拿,不问自取,再往后就容易发展成严重的偷窃行为。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从这些小事开始的。

有句话很有道理:“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所以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也就是说,当父母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先不要要求孩子做到;在要求孩子做到的时候,首先应该问自己是否做得到。

那么,父母对孩子不好的影响有哪些呢?这里我可以列举几个。

1. 不守承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经意地做出一些承诺,最终没有做到也觉得无所谓,认为不就是一件小事情嘛。但正确的做法是,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兑现自己的诺言。

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有的父母在不经意间答应了孩子一件事, 却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有做到,这会让孩子觉得承诺是可以不遵守的,答应别人的事是可以不用做到的。有的父母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出于某种原因,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话,孩子在旁边听到了,就会以为这样说话是可以的,他也会在某些情形下开始撒谎。所以我们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言行不一。

有一天晚上下雨,我正在客厅里看报纸,我太太回来了。听到妈妈进门的声音,大女儿就从楼上冲下来,一边迎接妈妈,一边问:“妈妈,给我买的巧克力饼干呢?”我太太说明天再买。女儿一听就不高兴了, 说妈妈骗人。

我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儿说妈妈晚上出去时,答应要给她带巧克力饼干回来,结果没有买。于是,我就要求太太和我一起,冒着大雨,出去给女儿买了一盒饼干。

尽管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我认为父母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否则就是不诚信。有不诚信的父母,孩子多半会有样学样, 变得不诚信。

2. 烟酒无度

吸烟对人体是有害的。吸烟的人也知道这点,但就是没法戒掉。作为父亲,你如果指责你的儿子上中学就开始吸烟,也要想一下,你自己在家里面常吸烟吗?你为什么不能戒烟?这就是需要你以身作则的地方。自己先戒烟,或者至少不要在儿子面前吸烟,再让儿子不要吸烟。

无节制地喝酒同样不好。有的父母控制孩子,不让孩子过多地喝饮料,这是为孩子的健康着想,但是,这些父母自己却无法做到节制,想喝酒就喝酒,想喝多少就喝多少。这样一来,又怎么能有效要求孩子不多喝饮料呢? 

3. 浪费资源

洗手抹洗手液的时候不关水龙头,这是浪费;一瓶矿泉水喝一半就扔了,这是浪费;大白天家里每间屋子都开着灯,这也是浪费。这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挺常见的,父母总是这样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还学得非常快。

讲到节约,我想到两件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事。

在英国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卫生间洗手,打开水龙头之后就开始抹肥皂。这时我发现旁边一位老先生看着我,我正在纳闷他为什么看我,他走过来把水龙头关掉了。

从那以后,我常常提醒自己,在任何地方洗头、洗澡、洗手,在涂肥皂、沐浴液时先关水龙头,于是这成为一个习惯。 

在德国的时候,我和两位德国朋友一起拜访另一位德国朋友——梅赛德斯奔驰车销售总监。去了之后, 得知总监临时外出了,他太太接待了我们。她看我是中国人,就问我要不要来点茶,我说来一杯。我们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当时我的杯子里还剩了点茶水,那位太太问我:“你不是喝一杯茶吗?”我只好把它喝完了。她说:“小伙子,水是宝贵的资源,希望你珍惜。”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后来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节约。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在洗头时关水龙头吗?洗澡涂沐浴液时关水龙头吗?这种因不节约而造成的水消耗非常惊人。更为关键的是, 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示范。

4. 奢侈炫富

奢俭有度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过于奢侈,会让孩子在物质生活中迷失自己;而过于节俭,又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等不良心理。

有些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历经艰辛,最终有了大的成就,可是在对待孩子时,他们一味给孩子奢侈的生活,以致孩子不仅没有形成创业、守业的能力,反而丧失了生活能力,甚至骄横跋扈、生活腐化。

有的父母存在攀比心理,喜欢炫富,总是向别人炫耀,说自己的包多少钱、车子多少钱,也喜欢和孩子强调:“这件衣服是妈妈从日本带回来的。”“这个玩具是限量款。”孩子耳濡目染,就养成了虚荣心。他们从小就有高级品牌的概念,买球鞋、买文具一定要品牌货,在学校也喜欢和同学朋友炫耀自己的笔多少钱、衣服多少钱。其实这样,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我和我太太在家里从来不提奢侈品品牌的名字,其实我们也不太用奢侈品,所以我的两个女儿直到上了高中,也不太清楚什么路易·威登、阿玛尼、香奈儿。不知道这些又如何呢?并不会对生活、学习造成影响。

5. 邋里邋遢

随便穿件睡衣去菜市场,随便穿件背心、裤衩站在门口,这是形象的邋遢;家里总是乱糟糟的,脏衣服到处都是,垃圾也不收拾,这是环境的邋遢。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也很难养成爱干净、注重整洁的习惯。

我非常注重整洁。我的头发永远干净,衣服勤于换洗;我用餐喝水,桌面、地面绝不会脏乱不堪。这要归功于我母亲的教育。而我也是这样要求我的女儿们的。我一直认为整洁的家能够养出遵守秩序的孩子,这种秩序感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我的大女儿从英国回来,得意地跟我说学校要专门给她发一份奖学金。她的成绩并不是最出色的,也没有特长,所以我很好奇她到底得了什么方面的奖学金。

“老师说,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下课后会把椅子放到桌子底下,桌上也总是最干净的。之后老师又让我去爱丁堡大学本科夜间部兼职,可以说我得到了两笔收入。” 

她很得意,我也跟着高兴。我对她说:“你的奖学金要分给我和妈妈一半,因为这个习惯是我们教的。”后来, 她真的郑重其事地将奖金分给我们,对我们表示感谢。

6. 不讲礼貌

出门在外,碰到长辈,是要打招呼的。我父母是这样教育我的,我不仅自己这样做,也要求两个女儿这样做。不只是对长辈, 我对我们小区的保安、保洁,见面都会打招呼。我家请了保姆, 只要保姆一进门,我的两个女儿都会马上站起来和她打招呼:“金阿姨,早。” 

有的父母对此则不以为然。他们带孩子去餐厅吃饭,想叫服务员,就会大声招手:“喂,来一下!”这就太没有礼貌了。

7. 自私自利

邻里间有什么矛盾,总认为是隔壁不对、对门不对,很少说: “黄太太,我错了。”“李太太,我儿子做得不对。”凡事先想着自己家,家里的狗在别人家门口大小便,有什么关系呢?垃圾分类太麻烦了,反正都是丢到垃圾桶里,分不分类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自私的表现。

8. 贪小便宜

有的人喜欢占小便宜。比如带孩子去看电影,检票口有量身高的地方,大多数电影院规定身高超过一米三的孩子就要买票, 有的父母就会教孩子佝着点腰。在坐地铁、进旅游景点的时候, 他们也会让孩子佝腰进去,就是为了享受免费的权利。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占小便宜没什么问题,他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甚至工作中这么做,比如花钱买了私人东西,却以公事为名要求报销, 这是很不好的。

9. 不守规则

前面提到的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就是典型的不守规则。

还有前一条提到的进旅游景点时为了不买票而让孩子佝着腰的父母,等孩子想玩什么游乐设施,而设施管理方规定孩子身高要达到多少才能玩时,他们又会让孩子挺胸抬头,让自己看起来高一点。这样的教育就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混乱了。

不守规则还表现在不守秩序上,最典型的就是坐地铁、公交车的时候为了抢座位而推推搡搡、一拥而上,或者在需要排队的场合想方设法插队,等等。这不仅是不守规则,也是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表现。

10. 投机取巧

我想请父母们记住这句话:当你的孩子卖弄小聪明的时候, 你要告诉他,这样做是取巧。

有的人看到孩子有点小聪明,会沾沾自喜地说:“你看我儿子聪明吧?”“你看我女儿可灵巧啊,她想得出来。”其实这不叫智慧,这是耍小聪明。如果孩子总是这么做,那么他以后就容易不循正道做事。比如,做假冒伪劣商品的人,就是在取巧。父母不应该赞赏甚至鼓励孩子耍小聪明的行为,如果一开始跟他说:“儿子,你这样做是错的。”“ 女儿,妈妈不认为你这样做是对的,你 这个是取巧,卖弄小聪明,妈妈希望你的脑子不要用在这方面上。”孩子就能得到正确的引导。

请想一下,上面提到的这些方面,你自己做得怎么样?你做得不好的地方,有没有被孩子学了去?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孩子大多数不好的言行,都是受了你的影响。所以,要想让孩子做好,先努力改变自己吧。


展开
目录

前言  孩子的竞争力,父母来培养


第一章  教养有方法: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想让孩子做好,父母先努力改变自己

父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把握孩子成长每一阶段的教育重心

小鬼当家,方知父母心

适当管教,让孩子远离叛逆期

教育孩子,需要夫妻双方的协作

教孩子如何做,父母一定要亲身示范

搞定溺爱孩子的老人,可以这样做


第二章  习惯早养成:小习惯影响大未来

善用便签纸,治好孩子的“我忘了”

提升主动性,让孩子不再拖延

家里没规矩,孩子不自律

讲究整洁的习惯请从小开始培养

守时的孩子更受欢迎

立规矩不会禁锢孩子的创意


第三章  学习会规划:主动练就超强学习力

爱学习,才能会学习

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得好的基础

专注力强,学习效率才会高

多读书,还要会读书

鼓励孩子读百科全书

孩子偏科,父母有一半责任

不要让兴趣影响了学习

孩子成才与上辅导班没有必然联系


第四章  做事不怕输:做事的经验为孩子赢得更多机会

会观察的孩子更会思考

目标设置得合理,更容易实现

学会做规划,人生更有方向

建立个人的资料库能让人终生受益

善于把握机会才会离成功更近

三招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辅导班给不了的七大思维


第五章  处世有修养:在团队中成长成才

要在家里培养团队精神

注重伦理,要从家庭教育开始

培养同理心,考虑别人的感受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感受自身价值

告诉孩子远离校园霸凌


第六章  人格需独立:自主性强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自立自助的孩子成长更快

有自主性的孩子很少说“随便”

自信的孩子都有父母的鼓励

优秀的孩子不是对比出来的

功利心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情商、逆商的作用大于智商

品行操守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第七章  为人高品质:成功离不开八大品质

沉稳:不急躁、不冲动,更能应对逆境

细心:细致入微才能行事周全

勇敢:该拒绝的果断拒绝,应坚持的决不放弃

积极:有好心态才有高能量

兼善:好的人际关系是沟通来的

诚信:做什么都让人觉得可靠

大度:宽容待人,乐于分享

有担当: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


第八章  家庭好氛围:爱的氛围比任何说教都有意义

不要让小矛盾变成大争执

孩子常做小动作,可能是压力太大

二孩家庭,父母要平衡对孩子的爱

重男轻女要不得

夫妻分居,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是资产,单亲父母请尊重你的孩子

给女儿讲一下择偶观

家庭好了,事业才会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