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教育——从娃抓起
1999年8月的一天,儿子在我们的期盼中呱呱坠地。我们夫妻俩初为父母,真是喜笑颜开,整天乐呵呵!儿子的到来,无疑给我们这个小家庭带来了喜气和希望。我摸摸他的小手,软软的,左看看右看看,兴奋地说:“儿子长得像我,耶!”“儿子是我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当然长得像我。”爱人得意地说。其实呢,还在襁褓里的孩子,长得像谁,哪看得出啊!
据说胎教挺管用的,听音乐会让人聪明。于是在儿子出生之前,我俩就学着人家做胎教,特地去店里买了个复读机,还有几盒磁带。拿回家后,我就贴近爱人的肚皮,播放一些柔和优美的抒情歌曲。至于胎教是否有用,我们也将信将疑,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呀!其实孩子未出世,哪来的起跑线啊!但是中国的父母就是伟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没办法,我们俩也不可能免俗。孩子一出生,就给他从头规划到脚,从小规划到老,加入鸡血爸妈的行列。
从幼儿园开始,我就给他讲《黄香暖席》《孔融让梨》等孝敬故事,希望儿子也像他们那样学会孝敬,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回报社会。每当家里有亲朋好友来的时候,我们总是注意着儿子有没有叫人,叫得响不响,叫得对不对,直至客人离开才放下心来。还好,儿子虽然内向,但这次总算没有出丑,下次要继续努力哦! 中国有句俗话: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逢年过节,我们总是带着儿子一起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准备好压岁钱,带上老人家喜欢的东西,叫儿子去送。每次听到他们的表扬,看到他们的笑容,儿子就特有成就感,这样就使他幼小的心灵有所触动,所以当他有能力孝敬长辈的时候,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想着他们、报答他们。记得他上初一时,获得了一等奖学金,钱一打到我的银行卡上,他就高兴地跟我们说:“今年过年给长辈的压岁钱,用我的吧,我负责给!卡上剩下的钱,妈妈替我保管着!”我们感到特别欣慰。除了逢年过节给老人送东西送红包外,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营造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
2017年高考过后的那个暑假,正逢他18周岁生日,我们就特地邀请两边的老人到我们家来,边吃边回忆儿子小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付出的艰辛。儿子把暑假里打工挣来的钱给每位老人送了红包。奶奶不肯要,儿子说:“我小时候您带我很辛苦的,希望你长命百岁,以后我挣钱了再给您买好吃的。”说得奶奶感动得都红了眼睛。他们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这个孙子(外孙)真有出息,一回到乡下逢人便夸。我们给儿子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妈妈把他从小至今的照片收集了起来,送给他,午饭后全家人一起欣赏这些照片做成的PPT,回忆曾经的一幕幕。这样温馨的场面,既培养了儿子的感恩之心,也激发了我们自己对老人的尊敬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临上大学,儿子还特地给我俩各买了一双品牌运动鞋,像个大人似的叮嘱我们:老爸老妈,穿着这双鞋,在家好好锻炼,好好学习!他说不学习要被这个世界淘汰的。这双鞋我足足穿了五年,已经破了、补了,但我还舍不得扔,那可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啊,我怎能轻易抛弃呢?儿子的孝心在一言一行、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现,因为有了亲身经历和感受,他小小年纪就写了很多文章。一年级时去外婆家吃饭,外公少拿了一个碗出来,也就有了儿子笔下的《让碗》,此文发表在《小学生阅读报》上,其中结尾是这样写的:“孝敬长辈,真的很快乐!”去超市回来,就有了他的另一篇《叔叔,我愿做你的右手》获发表,他在文中写道:“我马上跑过去,弯下腰,把这两包方便面一包一包捡起来,踮起脚,把它们放回原处。这时爸爸妈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夸我真懂事。”小小年纪就有此善举,我俩感到甚是欣慰。
俗话说得好,有付出就有回报。是啊,在小学时候,儿子便被光荣地评为校“十佳孝星”。
P2-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