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教师教育者与一线教师专业知识的比较
教师教育者一方面要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承担着引领师范生获得专业发展的责任。高校教师教育者与一线教师在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相似,都要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但是高校教师教育者与中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师教育环境差异较大,拥有的知识结构也不相同,因为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一线教师靠教学水平安身立命,高校教师教育者更多地依靠科研能力证明身份。高校教师教育者往往缺乏足够的一线教学经历。教师在中小学里通常有一个特殊的教师教育训练课程,这个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他们的教学水平。相反,大学教师往往学习了博士课程,他们在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没有特殊的课程来教育他们成为未来的大学教师,似乎教育者已成为他们承载的第二身份。
第一,从知识的水平上看,教师教育者与一线教师相比,需要具有更宽广、更丰富的专业知识。除具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外,对教育理论理解得也更加深入,同时需要通晓基本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第二,从反思表达的水平上看,教师教育者要求反思并在行动中反思,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教师教育者需要使他们的教学明确,其典范作用直接影响师范生教育意识水平。这就需要一个高层次的元认知,用以描述行动中的反思,教学中的隐性专业知识。第三,从知识的创新角度上看,教师教育者通过撰写学术研究论文创造理论知识,而一线教师更多地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知识。第四,关于教育的系统的综合性知识。一线教师看到的往往是个人的教学情境、班级、学校和自身,而教师教育者应该在国家甚至国际层面进行了解,并有机会参与到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决策中。第五,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师教育者既要教授已成年的师范生,还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并且需要明确教中小学生与教成人的区别。教师教育者面对大学生,就要考虑他们的未来去向和目前的学习状态,而一线教师要了解中小学生一般的年龄特点,同时掌握自己班级学生的个别特点,尤其是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了区分教师和教师教育者之间的不同,默里( Murray)提出了第一层次教学和第二层次教学概念,第一层次教学涉及教中小学的教师,第二层次教学涉及教育那些未来教师的教师教育者。显然,教育成人学习者,掌握师范生学习风格的知识,能够建构成人学习,同时认识中小学生潜能的知识是第二层次教学的特征。
以数学教育为例。教师教育者的教学主要是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而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不同于教儿童的数学。第一,这些师范生为了学习数学花费了很多时间,进入教师教育领域。但是儿童只有很少的正式学习数学的机会,更多的是对数学的隐性理解。教中小学生数学涉及将这些数学理解转化为数学能力,而教给师范生数学涉及巩固数学知识,并发展他们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第二,内容不同。一个是教数学,一个是教面向教学的数学,相当于教师教育者不仅要教,同时要清楚地表达如何教“教”。教师教育者能够通过向师范生解释这些显性的学习内容来阐明教学中更为含蓄的方面。教师教育者在呈现教学隐性知识和发展实践性语言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实践性知识是隐性的,教师很难用语言表达他们的专业技能。实践性知识是整体教学行为中的一部分,融入教师的课堂行为中,如果要从其中分割出实践性知识非常困难。第三,目的不同。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为了读书时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师范生利用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来教中小学生数学,因此教师教育者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所需要获得的专业支持,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
教师教育者不同于其他学术团体和一般大学教师之处在于指导师范生学习教学是主要职责。已有对教师教育者的知识和身份的研究强调了两个因素:第一,教师教育者的知识构成部分取决于其理解教师教育(重新)产生知识和实践过程的方式,以及他们对自己在这些过程中的角色和身份的理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