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慧家长这样做(1直击痛点的40问)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938198
  • 作      者:
    作者:戴东|责编:刘芳
  • 出 版 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戴东

家庭教育专家,艺博教育创始人兼首席导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联盟副主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甘肃传爱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圆计划”发起人。入选《中华儿女》杂志“我与共和国共成长·70年70人”特刊,被评为 “2020年中国公益慈善十大影响力人物”。

15年来,戴东老师对我国家庭教育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和称赞。截至目前,已经开展公益巡讲上万场,举办各类线下大型培训课程近千期,培训学子和家长近30万名,惠及数百万家庭。

他多次受邀参与《华人会客厅》《超越》《信用中国》《人文中国》《仰望星空》《朗朗少年》等栏目专访,与知名主持人海霞、水均益、路一鸣等共话家庭教育的现在与未来;2021年两会期间,戴东老师还受邀参加《两会国是厅》家庭教育的专题访谈,得到《人民政协报》、《中国改革报》、“学习强国”App等官方媒体的同步报道。


展开
内容介绍

· 表扬会让孩子变得骄傲?

· 全职陪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 多给物质奖励,孩子就能好好学习?

· 只有打骂才能让孩子不犯错误?

· 孩子只管好好学习,别的事家长来做?

……


本书直击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容易遇到的40个问题,涵盖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亲子沟通、习惯养成、师生关系、沉迷网络、早恋等方面,给出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帮助家长走出误区,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01 乐于支配型

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类型的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他们总是把自己摆在自以为正确的位置上,而把孩子摆在他们认为错误的位置上;把自己放在管理的位置上,把孩子放在被管理的位置上。一旦孩子稍有反抗,他们便以“我给你好吃的好穿的,你就应该听我的,服从我的安排”为由,将孩子的想法压制下去。而在这种强压下,能量强一些的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做出逃学、迷恋网络游戏、早恋等各种令家长头疼的行为,能量弱一些的孩子会变得自主能力极差,消极、软弱。

之前的一部热播韩剧,剧中主人公之一是一位母亲,她拥有一个公认的模范家庭,丈夫事业有成,儿子聪明孝顺,还考上了著名的首尔大学医学院。她一直过着所有人羡慕的生活,觉得自己就是人生赢家。突然有一天,儿子和保姆的女儿私奔了,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她无意间翻开了儿子的日记,真相浮出水面,这一切原来都是孩子蓄谋已久的计划。

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妈妈,你真的爱我吗?与其说爱我,还不如说你需要对外炫耀的资本。因为学习不好,你曾经对我说过那么多糟糕的话语。医科大学是你和爸爸想要的,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继续活在地狱中了,我终有一天会离开这里……”她看过日记后,很震惊,很无助,她从未想过这个一向听话懂事的孩子,心里竟然埋藏着这么多的怨恨。后来她找到了孩子,却只对孩子说了一句话:“这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其实是乐于支配型父母的典型说辞,可是这些父母都未曾亲口问过自己的孩子:“你到底过得好不好?”

“支配”在亲子关系中的意思就是父母要求孩子服从父母的期望。乐于支配型父母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以爱之名控制孩子,要求孩子去做父母认为对的事。有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想掌握孩子生活中出现的一切状况,希望孩子的成长按照既定的路线发展,不发生任何意外。但是当“支配过度”时,孩子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他没有选择权和掌控感,随之也就失去了生活动力。

我曾经在训练营里遇到一个孩子,在和她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的妈妈就是典型的乐于支配型家长。从小到大,她每一天都在妈妈的计划中度过,作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每天练习几个小时的钢琴、衣服鞋子要如何搭配,甚至连她的交友,妈妈都要干涉,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

上大学以后她做的每一件事情的动机都是“远离妈妈”,甚至她心里非常抗拒每一次回家团聚。对她来说,常年被妈妈管教和安排让她产生了一种极大的恐惧。她曾经这样和我说过一句话,让我感到很心痛,她说“生活并不属于我自己,而属于我的妈妈”。她成年后,她们母女关系陷入了一种疏离状态。

同时,这个孩子在她的婚姻中也逐渐展露出自己“强硬”的一面,这是她妈妈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带来的后果。这种影响让她的婚姻一度很不幸福。甚至她在工作中,由于性格强势,人际关系也不是很好。

其实,乐于支配型家长很难让孩子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就像我刚刚讲述的这个孩子作为一个“被支配的对象”,她对妈妈始终存在内在的叛逆和反抗。她在成长期没能成功对抗妈妈的强势要求,成年后在工作、婚姻上就努力与妈妈的期望背道而驰。

当然,在乐于支配型家长的教育下,还会出现另一类极端的孩子,比起刚提到的两个试图反抗妈妈的案例,这类孩子成长的最终方向是软弱、失去自我。在婚姻中,“妈宝男”往往非常惹人厌恶,他们的妈妈会强行介入孩子的婚姻关系中,而他们只负责“听妈妈的话”。“妈宝男”是典型的“受控型孩子”,他们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被妈妈控制了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潜意识里屈服于妈妈的指令,并且在母子关系中表现出自己的软弱和无能。家长这种无尽的“支配和保护”会让孩子变得弱小。自以为掌握孩子人生方向的家长难以容忍孩子的叛逆和改变,往往会在孩子成婚后干涉孩子的小家庭的事务。

一个朋友在谈到自己的恋情时,说自己本来应该步入婚姻殿堂,却因为妈妈的干涉而分手,她至今为此感到痛心惋惜但是无能为力。问她为何不敢争取,她的回答是“害怕妈妈的歇斯底里”。

所以家长们必须明白,你们在试图支配孩子的人生的同时,也是在毁灭孩子的人生。所有的爱都是尊重在先,爱在后。没有尊重作为前提的爱只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负担和束缚。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道路,也有资格享受人生的起起落落。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期待的模样,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父母一生的教养。


02 自我专制型


很多家长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不高,在单位里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一回家就想在孩子身上找到尊严。他们对孩子过分严厉,命令孩子凡事都要遵循自己定制的方案去做,否则就会严厉地惩罚孩子,根本不把孩子的尊严放在眼里。自我专制型家长的这些行为其实是自身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们通过控制孩子来体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种管教方式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孩子会失去自我,意识不到自己的权利。孩子一般从2岁开始,就逐渐具有了自我意识,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他要自己动手吃饭、他要出去玩等。如果父母总是拒绝孩子,告诉他这个不可以,那个也不可以,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失去自我,感觉不到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认为自己无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权提出任何要求,他会习惯被父母“摆布”,父母让他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他长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却像一头从小就被铁链拴住的大象,即使自己足够强大了,也不会有挣脱铁链的想法。

动物园有一头调皮的小象,为了控制它,驯象师便给它的腿上拴了一根很粗的铁链,小象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铁链拉住,慢慢地,小象便明白了,它是永远也无法挣脱这根铁链的。小象长大后,驯象师知道它已经被驯服,便只在它腿上绑了一根细麻绳,其实它只要稍微使劲,就可以挣脱。有一天,象棚失火了,驯象师拿着鞭子使劲赶着大象说:“快跑呀,快跑呀。”可是大象总觉得腿上有力量把它往回拉,最后火越烧越大,大象被活活烧死了。

经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孩子太窝囊了,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就知道站在那里傻哭,不知道去找老师,不知道还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从来没有自己掌控过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不能被侵犯的,因为他一直在被人控制、被人安排,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第二个方面:孩子会活在别人的眼中,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孩子想买一条漂亮的公主裙时,有的家长总是凶巴巴地对孩子说“不行”,孩子胆小,就不敢再和家长提要求,家长继而表扬孩子“你真听话,是妈妈的乖女儿”,并在她的脸蛋上亲吻了一下。这时候孩子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呢?她会认为自己服从才能得到奖励,于是慢慢地适应了服从。

如果在孩子提出要求时,我们总是一味地拒绝孩子,控制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事,他们倘若有反抗,我们就施以批评、惩罚,那么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胆小,做事之前会察言观色,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判断自己该不该做这件事。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就只能忽略自己的想法,选择顺从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顺从才能得到表扬和夸奖。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委屈自己,讨好别人,让自己过得不开心、不幸福,无法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三个方面:孩子的人生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活得没有价值感。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他在向我们介绍教育心得时,说了这样的话:“和孩子斗争了十多年,终于把他送进了一所好大学。这孩子从小就得严格地教育,一定把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的,他才能老老实实地学习。”可孩子才上大学一年多,他就非常焦急地找到我,说孩子因为好几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即将被退学,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原来他的孩子到了大学后,失去了父母的管控,像飞出了笼子的鸟儿,获得了自由,学习上不积极主动,每天窝在宿舍里睡懒觉,睡醒了就上网玩游戏,导致学业一塌糊涂。

这个孩子的行为很具有代表性。一部分大学生在读大学之前,一直被父母管控,迫于父母的压力学习,他们觉得学习只是为了让父母开心,所以他们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没有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价值感。一旦他们摆脱了父母的管控,就会立马变得茫然无措,不知道要干什么,感觉人生是迷茫的,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于是在放纵中虚度时光。

第四个方面:孩子会成为控制欲更强的人。

孩子在小的时候,羽翼还没有丰满,他们常常会迫于父母的权威,屈从于父母的管制,但是当他们有一天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他们往往会变得十分叛逆,与父母对着干,极力摆脱父母的控制。

一旦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摆脱父母的控制了,他们会变本加厉,会继承父母的“专制”来控制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掌控了别人,自己才能获得自由,这也是很多家长拿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办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 很难和别人相处,因为他们的控制欲望总会时不时地冒出来,让别人很不舒服,人们不得不逃之夭夭,远离他们。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总是批评、打骂孩子,孩子就会以牙还牙,对抗这个社会;如果家长多表扬、关心孩子,孩子就会欣赏他人,对社会感恩。所以家长们,如果你希望孩子心存感恩、心地善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就不要再用专制的手段对待孩子了。


03 溺爱娇宠型

家长爱孩子是无可非议、天经地义的,但是对孩子溺爱只会对孩子的人生有百害无一利。现代社会,一个家庭中往往有六个家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这六个家长守着孩子,争相宠爱孩子,给孩子各种特殊待遇。

而所谓的特殊待遇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家里有什么好的东西都先让他一个人享用。特殊待遇享受多了,孩子就会只在乎自己想要的,觉得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私、冷漠、不懂得感恩、不自知、不知足的孩子。

我前几天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他向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夫妻俩是开公司的,前段时间有个异地的急单,两个人都出差了七天,孩子让爷爷看管,其间孩子基本都是胡乱潦草地做一下作业交差,完全不肯用心做,生活上更是丢三落四,总是弄错要带的课本。老人在一旁催孩子写作业,孩子总是拖延,还振振有词地说:“以前作业都是爸爸妈妈陪同做的,书包也都是他们整理的,我一个人怎么做呀?”听到老人反馈的这些话,孩子的妈妈才意识到这些年对孩子溺爱。她对孩子的要求总是一再地妥协:作业陪着做,有时候来不及还帮着抄;孩子的书包她都代为收拾;老师要求孩子完成的事,她全替孩子代劳。

家长这种直接包办代劳,导致孩子的意识产生了偏差,孩子会认为学习、完成作业、收拾书包等事情都是家长的责任,一旦哪里没做好,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反而埋怨父母没有提醒和帮忙到位。

媒体曾经报道了日本一个84 岁的母亲亲手杀死自己59 岁儿子的新闻。她的儿子一直不找工作,白天睡觉,晚上喝酒,没有钱了就向她伸手,如果她不给,儿子就对她辱骂、殴打。终于,忍无可忍的老母亲趁儿子醉酒睡着之际勒死了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悲剧,正是父母该放手时不肯放手,溺爱让孩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我举这两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溺爱娇宠型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孩子。可是为什么父母掏心窝的爱却换来孩子无尽的怨恨呢?

其实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小的时候,如果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会以哭闹的方式“逼迫”大人,而家长出于爱和心疼,往往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然而,家长总是忽视孩子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需要,就是自我价值感——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往往是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的。

举个常见的例子:孩子一开始是愿意自己吃饭的,但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会弄脏衣服和地板,或者觉得孩子吃得慢,就总是给孩子喂饭。不仅如此,还有帮孩子洗水果、系鞋带等,将孩子硬生生地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很多家长还会对孩子说:“你只要专心学习就好,其他的事情不用管。”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不行的,逐渐自我否定,失望越多,愤怒越大,最终演变成对父母的埋怨。这种愤怒其实就源于孩子的无能感和无力感。

我们发现,越是能力不足的孩子,脾气越坏。家长的溺爱正是孩子愤怒的导火索和助燃剂。其实,家长全方位的照顾,或许只是为了在孩子面前找到存在感和满足感。当孩子还小时,家长或许还有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会发现,自己的照顾变得越来越无力,此时问题就会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不仅孩子的能力没有被培养起来,

孩子还习惯了父母全方位的照顾,当父母没有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心里的愤怒将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量变达到质变,他的愤怒变成了恨意。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职业生涯中也会遇到很多障碍,他们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不积极、被动、承受能力差、逃避责任等。他们一直依赖父母,惯性已成,一遇到挫折、挑战,就会习惯性地等待别人帮忙,很少主动想办法解决困难。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生存都会举步维艰,更谈不上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了。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正确地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别让不正确的爱变成了害,最终毁掉孩子的一生。


展开
目录

上篇 管教方式决定子女命运

01 乐于支配型 /003

02 自我专制型 /008

03 溺爱娇宠型 /013

04 温室保护型 /018

05 挑衅残暴型 /022

06 被动服从型 /027

07 粗心忽视型 /030

08 否定拒绝型 /035

09 完美照料型 /039

10 民主和谐型 /044


下篇 教育子女常见的40个问题

01 当众批评孩子能达到激励孩子的效果吗 /051

02 表扬孩子会让孩子骄傲吗 /056

03 把孩子和别人做比较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吗 /060

04 可以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教育孩子吗 /067

05 能对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他吗 /070

06 教育孩子的希望全寄托在学校教育上吗 /075

07 以自己的标准给孩子定目标合适吗 /078

08 物质刺激是激励孩子的重要方法吗 /081

09 对孩子不闻不问会怎么样 /086

10 对孩子的事什么都想知道会怎么样 /088

11 鼓励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091

12 经常斥责孩子能促使孩子改正缺点吗 /094

13 父母对教育孩子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097

14 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01

15 家长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利于教养吗 /104

16 家长的情绪跟着孩子的分数走怎么办 /106

17 为什么给了孩子最好的,孩子还是不努力学习 /110

18 为什么孩子能听懂道理却故意不去做 /114

19 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家长的文化水平有必然联系吗 /116

20 无微不至的照顾就是关心孩子吗 /119

21 上速成班有没有用 /122

22 孩子学习时必须有人看着吗 /125

23 家长身体力行对孩子有多重要 /128

24 要不要让孩子做家务 /131

25 孩子爱玩会耽误学习吗 /136

26 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听话吗 /139

27 常在孩子面前评论别人的长短合适吗 /142

28 为什么不能总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 /145

29 为什么要让孩子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149

30 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什么条件都答应你”管用吗 /152

31 学习成绩取决于孩子的智力水平吗 /154

32 孩子说了一件让他得意的事,要不要告诫他别骄傲 /157

33 孩子在学习上一点儿不着急怎么办 /161

34 怎么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163

35 怎样的教育模式才有利于孩子成长 /175

36 孩子将来的命运是他自己造成的吗 /178

37 孩子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怎么办 /181

38 人的性格是不可以改变的吗 /187

39 只要是早恋就应该扼杀吗 /191

40 怎样帮助孩子戒掉网瘾 /19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