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 论
1.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外部情境
1.1.1 知识经济时代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加,知识正在逐渐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并作为这个世纪的主要时代特征,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及知识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加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因此,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知识生产率,即创新,它是知识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在于人的素质和技能,而学习和实践活动则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先决条件,因此,终身学习成为现实,这使得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知识的地位和作用,迫切需要及时获得相关知识。由此可见,知识经济对当前人类的知识需求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知识需求日益迫切化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要求其主体能够及时获取并掌握时新的知识,提高自身创新的素质和技能,人类对知识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对知识的依赖性也进一步增大,知识需求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首要需求,迫切需要能够及时获得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各种类型的知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工作、生活的节奏和步伐。
2.人类知识需求日益多样化、综合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主要借助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创造社会财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以说知识已经渗透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工作的多样性,生活的丰富多彩性,必然会导致人类知识需求的多样化;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多样化的知识将不断综合化,这也就导致人类知识需求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3.人类知识需求日益专业化、个性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从事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日益专深化,继而导致人们对专业化知识的需求增加,而且人们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深度也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增强不断加深,这使得人们的知识需求体现出专业化的特征。此外,随着工作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工作种类和研究方向也不断地分化,进而导致知识的类别也在不断细化,在这种情况下,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势必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而且使用知识的习惯也不尽相同,从而人们的知识需求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4.人类知识需求日益微观化、精准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人们的工作还是日常生活,它们的节奏都在不断加快,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这就要求能够迅速、精准、便捷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以文献为单位的知识服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知识需求,人们开始从对文献的需求转向对文献中所载荷的知识内容本身的需求,如某一概念、公式、方法、事实等,知识需求呈现微观化、精准化的趋势。
1.1.2 大数据环境
大数据中蕴藏的与特定主题相关的知识往往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分布存储在自治的数据源中,难以形成系统性、结构化、规范性和完整性的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1]。由此可见,大数据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数据量的庞大,而在于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有规律性的“小模式”(即知识体系)[2]。然而,在大数据中,与特定主题相关的跨领域的知识关联尚未被充分挖掘,从而加剧了知识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异质性、多元性、动态性和无序化等。这些特性给知识组织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碎片化知识的粒度划分与标引
大数据环境下多元分布的碎片化知识具有多模态、多粒度等特性,如何对碎片化知识依据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知识粒度划分,并进行多粒度的语义标引和组织,实现基于知识元的组织[3],从而适应计算机巨量的信息处理,支撑知识的融合与多粒度的个性化知识提供,成为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的碎片化给知识组织带来的重要挑战之一。
2.碎片化知识的多粒度关联与推理
大数据中分布在不同知识源上的碎片化知识质量参差不齐、价值密度低,往往是从不同的维度对实体对象的揭示与描述,具有原始性、片面性的特性。但在总体上大数据中的这些片面性的知识却形成了对现实世界实体对象的全方位的描述[4],这也正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但前提是建立这些碎片化知识之间的语义关联。因此,这就迫切需要对这些多源的碎片化知识进行多维关联,以便形成较为全面地描述某个实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为此,如何对它们进行关联、推理,从而实现知识的转换和增值,从海量的知识碎片中萃取出用于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知识并将它们关联组织起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成为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的碎片化给知识组织带来的又一挑战[5]。
3.碎片化知识的动态序化与融合
大数据中碎片化知识具有时变的特性,如何对它们进行动态序化,融合异构的碎片化知识,形成统一的知识图谱,并根据新知识的增加,不断对大知识图谱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动态更新,从而适配用户多变情景下的特定知识需求,成为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的碎片化给知识组织带来的又一挑战[6]。
1.1.3 Web2.0环境
自从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用户的时间呈碎片化状态,而在零碎、间断性的时间中,用户获取、学习知识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完整地阅读整个文献不太现实,因此,用户的知识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习惯于利用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零碎的时间里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识,微阅读或碎片化阅读成为普遍现象,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碎片化时代的来临。碎片化阅读具有快速、及时等特点,可以明显地提高人们获取知识的效率。同时,碎片化阅读也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解决了过去获取阅读对象困难的问题。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内容的表达更加细化,对于用户而言,知识的需求更加具体化,用户总是希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直接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这也就要求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从以前的相关主题的知识资源提供转向特定问题解答的知识服务。用户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需求,使得微内容更符合当前用户的个性需求。面对用户碎片化的知识需求,数字图书馆更应该适应环境的发展,更新知识资源的服务方式,探寻碎片化时代知识资源服务的新方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1.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内容
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其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分配与运用之上的经济。由于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价值创造须以充分地获取和有效地利用知识为前提,因此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知识服务”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在今天的知识经济中,适当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已被证明是战略性的管理工具,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一个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它们管理隐性知识资源和显性知识资源的能力。随着对知识服务研究的广泛深入,不少专家学者相继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项目。
知识服务概念*早产生于国外的企业界,他们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知识服务这个概念。目前,国外对知识服务理论实践的研究已相当丰富。在理论研究上,许多学者认为知识服务是对知识管理的演化,是整合的服务科学、管理和工程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分为面向公众和面向商业的知识服务,如Clair[7]认为知识服务是一种管理方法学,通过开发、分享知识资产,将企业从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将服务客户扩大到服务企业;加拿大知识服务项目专家组提出了知识服务系统模型和基于知识服务流程的阶段理论框架;Abernethy和Altman[8]研究了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上的基于框架的知识服务体系结构;丹麦研究机构投资的e-Service项目系统研究了知识服务的理论发展过程,通过服务机构与客户的典型案例分析创建了ICT Net Works在知识服务中的角色和相关产品。国内图书馆情报机构作为知识服务的主体,如何开展服务来适应社会对知识的共享与创新需求,正在成为21世纪图书情报工作新的生长点。许多学者纷纷针对知识服务的一些基本概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知识服务内涵、特征、层次结构、模式和与之相关的概念的辨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在国内较早且影响较大的研究者有任俊为、张晓林、姜永常等。另外,由于图书馆的支持,知识服务的开展和应用得到了改进,知识资源和服务的获取更加便利,拥有专业知识的知识服务人员不断增加,丰富了实现知识共享的环境与文化,并改变了知识专业人员的工作行为。
本书通过对Web of Science以“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s)”和“knowledge- based services”为检索词(两个检索词之间使用的逻辑运算符为“or”)进行连接,在标题字段进行限定搜索,检索时间设置为从有相关文献到2016年底,共检索得到相关文献2416篇,相关文献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1-1所示。
图1-1 国外知识服务领域发文量情况
同样,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以“知识服务”为检索词,在标题中进行限定检索,选中期刊、博士、硕士三个论文数据库,检索年限设定为从发表相关文献年开始到2016年止,进行文献搜索,共计检索出相关文献2877篇,相关文献数量随时间的分布如图1-2所示。
图1-2 国内知识服务领域发文量情况
从图1-1和图1-2中可以看出,国内外知识服务的发文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可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关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知识服务”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知识服务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和21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
1.2.1 国外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内容
1.国外知识服务理论研究
1)国外对知识服务的定义
国外关于知识服务的研究*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服务行业,主要集中在知识密集和创新密集的行业,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者Davenport和Prusak给出了知识的定义,他们认为知识是一个流动的与动态的混合体,并随着学习在不断进步。知识在组织内部体现在组织内的各流程中,其能够为行动做向导和指引。而服务则是组织满足服务对象所需知识时提供各种必要的方法和手段的一个过程。
Serenko和Dumay[9]认为,知识是一项关键的企业级资产,而知识交流通过协作带来的好处是相互的,它们依赖于公司的吸收能力,这是企业整合、内化和利用外部知识获取财务收益的能力。
Hipp[10]通过研究认为,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能够从外部接受知识,并且能够将组织内部具有的特定知识与组织外部知识相结合,进一步转化为对组织有利的知识资源。Stock[11]认为城市就是一个知识社会,也就是说,城市知识资源的流动比城市的物理空间更重要。图书馆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国外图书馆知识服务也是在企业知识服务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和探讨的。1997年,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在其会刊Information Outlook上开辟专栏,展开对知识管理的讨论。国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理念是蕴含在知识管理之中的。Clair[12]曾发表文章指出专业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开展知识服务,他认为专业图书馆馆员和知识专家的作用应是为用户提供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服务,在知识共享和知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