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闽南文化--海上文明的缔造与传播
0.00     定价 ¥ 2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5029557
  • 作      者:
    编者:肖庆伟|责编:邱戊琴
  • 出 版 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肖庆伟,男,1964年7月出生,江西赣州人。现为闽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闽台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社科重大项目1项。著有《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飘风急雨——新旧五代史随笔》《闽南历史文化概说》,主编《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等大型文献总集,在《文学遗产》《文献》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展开
内容介绍
  闽南文化是东南海洋文明发祥的重要源头。一方面,随着台湾收复,清政府开始探索经略海洋,设置海关,开厦门港与鹿耳门港对渡,其海洋政策走过了艰难历程。另一方面,从明代中叶起,明政府在漳州月港设置海澄新县,实行有限制地部分开放海禁政策,准贩东西二洋,漳州月港由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伴随着厦门与台湾的对渡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闽南文化传播至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并由此形成其海洋性和世界性等特点。
  《闽南文化:海上文明的缔造与传播》力图把闽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基本情况和新成果,呈现给广大读者,以期推广闽南文化、弘扬闽南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木偶戏的出现晚于傀儡戏,又称布袋戏、掌中戏或小笼戏,至于是在何时开始有木偶戏的,其确切来源无可考。晋代王嘉《拾遗记》的记载就提到扶娄国于手掌中、手指间玩起百兽乐。也有敦煌莫高窟第31窟中出土的盛唐壁画《弄雏》看出有妇女用手掌与手指表演给孩童观赏的景象。另外,古籍《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朝宫廷宴会的礼单上就有掌中木偶戏。
  至于闽南木偶戏来源的传说,比较被认定的是清嘉庆年间刊本《晋江县志》。在卷七十二《风俗志歌谣》首次明文记载着“布袋戏”的称谓:刊本上这么写的:“有习洞箫、琵琶,而节以拍者,盖得天地中声,前人不以为乐操土音,而以为御前清客,今俗所传弦管调是也。又如七子班,俗名土班,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演唱一场,各成音节。”从这句话显示:至迟在嘉庆年间闽南地区已形成演出木偶戏的风气。
  木偶戏的表演方式分: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与布袋木偶。其中以布袋木偶戏流传较广,由闽南传到台湾地区之后也发展出多种形态。台湾地区布袋戏源自泉州、漳州或潮州,早期传播重镇在台北盆地、台南府城、鹿港等地区,清代有名的四大演师包括:金猫、银狗、何象、少春,传播始于道光、咸丰年间,有两个代表性剧团,一是以陈婆(猫婆)为首的龙凤阁剧团,擅文戏、南管与文词;另一是以唐泉(胡须泉)为首的金泉堂剧团,亦擅文戏与南管,且重演技。从戏曲音乐区分台湾布袋戏,主要派别:南管布袋戏自泉州传去、白字布袋戏来自漳州、潮调布袋戏来自潮州、20世纪初在台形成的北管布袋戏与20世纪20年代的京戏布袋戏。近现代台湾较重要的布袋戏有五大门派,首先须提及的是1918年由黄海岱创立的虎尾五洲园,原名“锦春园”,传徒甚众,至今的五洲弟子至少师承六代,剧团超过两百团,黄俊雄、黄俊卿等为第二代较出名的弟子。钟任祥所创之西螺新兴阁,旗下有新兴阁五虎,师门下亦至少有两百团以上。另外有陈俊然所创南投新世界、黄添泉所创关庙玉泉阁与郑全铭所创屏东全乐阁。
  木偶戏的表演形式,是由称“演师”的操偶人以食指穿入颈部,大拇指及中指分别穿入袖中操演动作,使戏偶的左右两手活动自如,左手的食指与中指从戏偶的双脚后面推动,使其脚部亦有步法。舞台上需要出现两个以上的角色时,演师则以双手同时穿上两尊戏偶,在舞台上对打或比武。在幕后,由一至二人担任唱白,以伶俐的口齿与角色的个性语言、声调叙述剧情,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曲音乐的伴奏来自弦、笛、月琴、锣鼓与唢呐,内容与题材多是历史演义与民间故事。表演的灵魂人物是操偶的演师,既要能以闽南语发音,又须一人扮演男女老幼木偶的声音,唱作俱佳,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导演与编剧。
  在硬件设备上需要木偶。须先由雕刻师按角色形象选择木材,划分中准线,先凿雕后细修,完成木偶的初胚;加开眼洞、鼻孔,嘴巴部分则把上下颚分开,然后密封。再整颜面、打土底、塞毛孔、打平孔;上白粉底、分色、开眉眼上保护漆。然后,缝制内衣、配手脚、装头发与须毛;再装头冠、配衣件服饰,最后彩绘并堆积涂饰。部分演师也兼作木偶雕刻师。
  另外,还需作为舞台的彩楼。高大约五尺,宽四尺半,深仅二足左右,就像一座佛龛,有一至两对盘龙木柱与门楣等。经费充裕的剧团对于彩楼的要求极尽雕梁画栋之能事,还以金箔锦绣装饰,显得非常华丽。台上配合剧情,放置桌椅等小道具,整个舞台可以分解装运,非常方便。
  随着社会变迁,台湾的木偶戏在明末清初时为笼底戏时期,以唐山师傅传授的表演戏码或从大陆来台时所演出的木偶戏为主。清光绪年间开始形成北管木偶戏,原本的南管及潮调为配乐的木偶戏,渐转变为北管音乐。高亢明快的北管配乐,配合木偶戏在表演技巧上做了许多创新,此为木偶戏在地化的开始。
  三、皮影戏
  皮影戏也是重要的偶戏之一,主要运用光与影,加上把纸或兽皮雕成人物及动物等造型来演出。在闽南流传的偶戏中也有皮影戏,其又称皮猴戏,清代以后福建与粤东才开始有皮影戏班,主要流传于闽西、漳州与潮汕一带,为重要的传统民俗艺术。
  皮影戏的演出形式是借着影子的表演,带给观众虚幻与神秘的感受,是一种美与梦的组合。其演出时除了表演者,还需舞台、影窗、灯光及影偶,缺一不可。早期农村社会,常见以一至两辆牛车围起来,以帆布或苇席搭造屋顶即可搬演,到现代才有自己的专门舞台。影窗指皮影戏演出时舞台前那块白色的布幕,而灯光更是构成皮影人物生命的重要部分,无光即无影,也无法演出。随着时代变迁,灯的使用,从早期的油灯,到电土灯、灯泡、日光灯甚至加了七彩颜色的灯泡,以制造特殊场景效果。影偶是皮影戏演出的主体,也是故事述说的主角。最早的影偶以素纸雕刻,后来改用皮制,牛皮、羊皮、驴皮、猪皮都成为制作材料。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闽南文化概说
第二章 闽南方言
第三章 闽南家族社会的“移入”
第四章 闽南民间信仰
第五章 闽南民间戏曲
第六章 闽南民间美术
第七章 闽南民间文学
第八章 朱子与闽南理学
第九章 蓝鼎元与台湾治理
第十章 闽南与台湾
第十一章 闽南与海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