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之道》一直致力于帮助各界决策者,尤其是企业家成长。每一辑致力于聚焦当下大家关注的话题,聚集与话题相关的权威人士的观点和实践,打造阅读盛宴。
《决策之道(第7辑)》围绕“新引擎:未来的产业、未来的企业”展开。
“专题”聚焦于宏观的产业,邀请产业专家何志毅、“硬科技”提出者米磊、投资人王煜全等人,梳理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布局科创赛道的企业攻略,为企业家指明方向。
“案例”聚焦于具体的企业案例,刘庆峰、王林解析安徽样板:制造业如何“逆袭”,巴塔哥尼亚、隆基绿能、阿那亚为何总能先看到未来,ChatGPT带来的兴奋与恐惧。
“读书”聚焦于《三体》,程苓峰、黄斯沉读《三体》,怎样在无常的世界找到活路。
《决策之道(第7辑)》围绕“新引擎:未来的产业、未来的企业”展开,有三大部分:专题、案例、读书。“专题”聚焦于宏观的产业,邀请产业专家何志毅、“硬科技”提出者米磊、投资人王煜全等人,梳理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布局科创赛道的企业攻略,为企业家指明方向。“案例”聚焦于具体的企业案例,刘庆峰、王林解析安徽样板:制造业如何“逆袭”,巴塔哥尼亚、隆基绿能、阿那亚为何总能先看到未来,ChatGPT带来的兴奋与恐惧,“读书”聚焦于《三体》,程苓峰、黄斯沉读《三体》,怎样在无常的世界找到活路。
《决策之道》:企业家一向关注能代表未来趋势的产业。我国也公布过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在您几十年的产业研究过程中,备受人们关注、代表未来的产业有哪些变化?
何志毅:从18世纪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历时250年,开展了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用了70年时间,基本追上了它们,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门类及链条。现在,中国拥有全产业链覆盖和14亿人的巨大本土市场,这是中国的产业特点和优势,但有限的资源也必须在支持全产业链的基础上适当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最早是2009年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新兴战略性产业
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具体确定的,其时中美还没有现在的贸易、科技对抗。基于当前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的形势,过去很多产业的提法、侧重点等应该修正甚至调整。有些产业更为基础,需要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如信息产业中的芯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新能源产业中的锂矿控制、新电极材料开发;生物产业中的药物、疫苗研发,等等。有些产业更偏向应用,应该以市场为主导,如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个国家对待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都会出台相关法律,给予资金扶持。
《决策之道》:您曾说过,“选择中美对比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和长期跟踪,会对中国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转型有很多实用性的启发”。在您看来,中国可以从美国产业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启发?
何志毅:目前我国跟美国的差距显然还很大。我从三方面进行数据比较。
一、产业规模比较
根据初步统计,2022年全球44581家上市公司创造了市值1074281亿美元、营收734590亿美元和利润
57648亿美元。中国有6588家上市公司,占全球总量的15%,市值、营收、利润分别占全球总量的16%、19%、16%,综合规模占比为17%。
美国有50 01家上市公司,占全球总量的11%,市值、营收、利润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1%、29%、31%,综
合规模占比为36%(见图1、图2)。
综上,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略多于美国,但综合规模约为美国的50%。
二、产业结构比较
中国的658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48个四级产业,未涉及的产业主要为房地产相关股权投资信托业;美国的上市公司分布在156个四级产业,未涉及的产业为公路与铁路、海港与服务。
中国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前四的一级产业分别是工业1504家、信息技术1080家、原材料933家、非日常生活消费品922家(见图3);而美国则为金融1177家、医疗保健1088家、信息技术613家、工业566家(见图4)。
按照市值、营收、利润各占0.5、0.25、0.25权重计算,中国综合占比排名前四的一级产业是金融0.20、工业0.17、原材料0.11、信息技术0.11(见图5);美国则为信息技术0.20、金融0.14、医疗保健0.12、非日常生活消费品0.11(见图6)。
三、领军企业比较
我定义的领军企业是按照GICS(全球产业分类标准)分类,在全球158个四级产业内按照市值、营收、利润各占0.5、0.25、0.25权重计算综合排名前四的企业。
2022年,中国的全球产业领军企业为74家(冠军企业15家),占全球总量的12%,较2021年减少15家(冠军企业减少3家);美国全球产业领军企业为283家(冠军企业84家),占全球总量的45%,较2021年增加5家(冠军企业增加6家)。中国领军企业的数量为美国的26%。
总体上看,中国的全球产业领军企业分布在50个产业,覆盖面为32%;美国则为126个产业,覆盖面达80%。两国各有优势:
中国在16个产业中占据优势,但主要为传统产业。中国在房地产开发、消费用燃料2个产业有4家领军企业,在海港与服务、家用电器、建筑与工程、新能源发电4个产业有3家领军企业,在电子元件、电子制造服务、纺织品、公路与铁路、互动媒体与服务、互联网与直销零售、建筑材料、酿酒商与葡萄酒商、人寿与健康保险、综合性银行10个产业有2家领军企业,在其他34个产业拥有1家领军企业。
美国在92个产业中占据优势,集中在金融、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新兴产业。美国在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生物科技、数据处理与外包服务、系统软件等16个产业中有4家领军企业,在半导体产品、电脑硬件及电脑周边、电影和娱乐、航天航空与国防、环境与设施服务、应用软件、资产管理与托管银行等33个产业中有3家领军企业,在半导体设备、互动家庭娱乐、互动媒体与服务、互联网服务与基础架构、工业机械、工业集团企业、消闲用品、鞋类、医疗保健技术、医疗保健设备、制药等43个产业中有2家领军企业,在其他34个产业拥有1家领军企业。
数据表明我国企业发展还很不充分:一方面,很多产业中美国一家企业的综合效益就抵过我们整个产业;另一方面,很多人以为中国有最全的产业体系,但从领军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中国企业都分布在各个产业的末端,没有几个产业是中国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
领军企业是产业创新的引领者、产业标准的制定者、产业规模的体现者、产业链的带动者、产业与社会界面的磨合者。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产业质量和领军企业质量与美国的差距比中美两国GDP的差距要大得多。因此,提升产业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全球产业领军企业数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任重道远。
何志毅
《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
·专题
何志毅 独家访谈
《我们距离百年领军企业还有多远?》
王煜全 独家访谈
《中国企业的未来:成为创新生态的引领者》
宋志平 推荐 / 米磊 独家访谈
《在“硬科技”春风里打造硬核公司》
·案例
刘庆峰 推荐 / 王林 批注 / 《 对话》栏目 对话
《安徽样板:如何实现制造业“逆袭”?》
周伯文 独家撰稿
《透视ChatGPT :用AI 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飞轮》
王强 撰稿
《一文读懂ChatGPT 的关键问题》
熊焰 推荐 / 钟宝申 秦朔 对话
《隆基绿能:光伏龙头如何向阳生长?》
曾维刚 批注 / 朱岩梅 撰稿
《被创始人“捐给地球”的Patagonia,有何不一样?》
周宏骐 推荐 / 李文龙 撰稿
《阿那亚:让服务变成企业成长的驱动力》
·读书
程苓峰 撰稿
《世道无常,看看〈三体〉》
黄斯沉 独家撰稿
《从〈三体〉 谈企业家代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