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商业组织中的吹哨行为--基于中国企业的理论与实证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5252075
  • 作      者:
    作者:刘燕|责编:尤佳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燕,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毕业,江南大学组织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企业和政府部门人才研究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如《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南京社会科学》《外国经济与管理》等。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获得2020年第十一届和2021年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该书系统阐释了吹哨行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体系。首先对与吹哨行为相关的概念,如不道德行为、吹哨者、吹哨行为和报复行为进行概念界定及其内涵的介绍,并简要梳理了国内对不道德行为(非伦理行为)和吹哨行为(揭发行为、举报行为)的研究现状;接着分析和比较了典型的吹哨决策过程模型和要素模型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并依据不同的理论视角识别吹哨行为的多层次影响因素,如个体特征、领导和同事特征、文化与伦理氛围、法律制度与吹哨系统以及不道德行为人及不道德行为的特征等。之后的第三部分的四个章节,则基于中国企业的数据样本对吹哨行为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吹哨行为影响因素和机制过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该书最后一部分对吹哨行为的有效性和鼓励吹哨的创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制度、系统和激励机制的设计,并梳理了我国和英美日等国的吹哨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概念内涵和国内研究
第一章 商业组织中的不道德行为与吹哨者
1.1 不道德行为
1.2 不道德行为的研究
1.3 吹哨者
1.4 吹哨者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吹哨行为和报复行为
2.1 吹哨行为
2.2 吹哨行为的测量和研究方法
2.3 吹哨行为的研究
2.4 报复行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决策过程和多层次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吹哨行为的决策过程模型
3.1 亲社会组织行为模型
3.2 伦理行为决策模型
3.3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3.4 双重加工模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吹哨行为产生的要素模型
4.1 吹哨行为的原则性异议模型
4.2 吹哨行为的三角模型
4.3 吹哨行为的钻石模型
4.4 手段-目的链模型
4.5 三层次吹哨模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理论视角下吹哨者的个体特征
5.1 权力视角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5.2 特质视角下的个体特征
5.3 情感视角下的个体特征
5.4 社会纽带视角下的个体特征
5.5 个体的工作角色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领导与同事对吹哨行为的影响
6.1 领导特征的影响
6.2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影响
6.3 同事态度和表现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文化和伦理氛围对吹哨行为的影响
7.1 国家文化的影响
7.2 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影响
7.3 组织伦理文化的影响
7.4 组织伦理氛围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法律、制度与吹哨系统对吹哨行为的影响
8.1 法律制度的影响
8.2 吹哨制度的影响
8.3 组织吹哨系统的影响
8.4 公司制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不道德行为及其主体的特征对吹哨的影响
9.1 不道德行为的类别
9.2 不道德行为的严重性和被依赖程度
9.3 不道德行为人的地位和与吹哨人的关系
9.4 发生不道德行为的企业特征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
第十章 包容性领导与下属吹哨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
10.1 理论模型建立的基础
10.2 理论背景与假设推导
10.3 研究方法
10.4 研究假设的检验
10.5 讨论和贡献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主动性人格与吹哨意愿的关系一基于中国样本的跨层研究
11.1 理论模型建立的基础
11.2 理论背景和假设推导
11.3 研究方法
11.4 结果
11.5 讨论和贡献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组织伦理氛围影响吹哨意愿的心理机制研究
12.1 理论模型建立的基础
12.2 理论背景和假设推导
12.3 研究方法
12.4 假设的检验
12.5 讨论和贡献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组织认同与员工吹哨行为的关系:一个三相交互作用模型
13.1 本研究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13.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结果
13.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吹哨有效性和实践创新
第十四章 对吹哨者的报复及影响因素
14.1 对吹哨者的欺凌
14.2 吹哨者的污名化
14.3 影响报复的个体因素
14.4 预测报复的情境因素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吹哨行动如何取得效果
15.1 吹哨过程的关键节点
15.2 选择适当的吹哨方法
15.3 提高对吹哨行为的认识
15.4 制订预防及应对的吹哨政策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组织如何设计吹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
16.1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鼓励吹哨行为
16.2 鼓励吹哨的企业制度设计
16.3 提升管理者的道德领导力
16.4 发挥内部特殊机构和角色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吹哨事件核查、处理及对吹哨者的保障措施
17.1 对吹哨系统获得的信息及时接收和回应
17.2 提供适当的财务激励
17.3 实施反报复保护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中国和其他国家吹哨相关的法律法规
18.1 中国的吹哨制度和管理办法
18.2 美国的吹哨制度和管理办法
18.3 英国的吹哨制度和管理办法
18.4 日本的吹哨制度和管理办法
18.5 法国的吹哨制度和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