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社会,商业伦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日常道德和文明程度。如何规范和引导企业家的经营行为,是当今伦理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从全球视野与本土重构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崭新的中国商业伦理精神体系,可读性较强。
在秦汉之际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产生之前,我们的远古祖先并不轻视商业,更没有抑制商业,相反,还对商业表现出极大的重视,形成文明源头上的重商文化基因。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奠基者、著名经济学家胡寄窗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就特别提示:“总之,在战国以前的文献中找不出任何轻视工商业的迹象。这一点凡是研究经济思想史的人,不论中外都应特别注意。”
如中华文明源头上的“五经之首”《易经》已有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汉代王弼认为:“噬嗑,合也。”唐代孔颖达说:“日中为市,聚合天下之货,设法以合物。”宋儒朱熹直接解释为:“日中为市,上明下动。又藉噬为市,嗑为合也。噬嗑即为市合也。”概括而言,《周易》里记载了中华远祖炎黄时期的“市场行为”,证明我们祖先从文化源头上就重视市场交易和商品流通,相信物(货)通才能民富人和,初具了“万物互联”“政通人和”的思想。
《易经》中还记载:“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这些先帝“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可见黄帝时期,我们的先民已懂得工商之利,并有了宏观经济学的视野,把商品流通、工商业发达看作广利天下之民的正业。进入尧舜禹的文明觉醒时代,尧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成为中华文明源头上和睦、厚民思想的基因。而舜“贩于顿丘,就时负夏”(《尚书·大传》),不仅倡导商品交换,为商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且还亲自带领团队从事商品交换活动,足见先人对商业的重视。最能体现我们商业文明醇厚本色的莫过“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孔子家语》)和“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礼记·乐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成语“熏风阜财”就此诞生,这一文献也交代了传之久远的“舜有厚德”的缘由。五弦琴歌《南风》是帝舜定都山西盐池以后,到盐池视察时站在卧云岗上的一篇即兴之作,被后人认为是最早咏颂盐业的诗歌。综合众多学者的考证,舜帝的活动区域大致在鲁西豫北晋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带上,属上古东夷文化区,其重视商品流通和财富积累以让人民解财货之忧、脱困穷之苦的思想与姜太公“农、工、商三宝并举”、管仲“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史记·齐太公世家》)的重商富民政策传承不绝。丰厚、扎实的历史文献与考古成就告诉我们,中华文明源头上是重商主义的,舜贩于顿丘,王亥服牛贸易,伊尹、姜太公、鲍叔牙、管仲、宁戚、百里奚、弦高、计然、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吕不韦,古代商业活跃的时空里群星璀璨,中华商业伦理的源头样态都体现在他们的道德风范和职业操守之中。
第一章 中国商业伦理:传统与流变
第一节 源头活水:中国商业伦理传统
第二节 秦汉之际:商业伦理的变奏与定调
第三节 高峰之后:商业的内卷与停滞
第二章 心生万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
第一节 西方传统伦理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伦理
第二节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伦理
第三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中西融合
第四节 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新挑战与本土重构
第三章 诚中有物: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商业伦理
第一节 西方营销伦理
第二节 中国本土对西方营销伦理理论的引进与实践
第三节 数字时代中国营销伦理的中西
第四章 大道之计:在商言利与会计伦理
第一节 西方古代商业与会计伦理
第二节 中国古代商业会计伦理
第三节 全球公司治理与会计伦理本土重构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生态改善与“共同体”伦理
第一节 当代可持续发展伦理
第二节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伦理
第三节 中西可持续发展伦理的融合与本土重构
第六章 商以载道:创新发展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西方企业家精神
第二节 商以载道:中国商人精神
第三节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本土重构:诚、真、和、慧
第七章 “伦”“理”合一:管理向善与中国商业伦理之未来
第一节 管理向善:西方管理责任学派的工具善与中国管理教化的根本善
第二节 中国传统中的“生”与“治生”
第三节 “寓真、善于日生、日新”的中国商业伦理
第四节 中国商业伦理的未来:“伦理合一”与“创造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