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六大典型城市入境旅游为例/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文库
0.00     定价 ¥ 8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669818
  • 作      者:
    作者:刘军胜|责编:张利影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书稿围绕“旅游供需耦合”,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六大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入境旅游发展视角,研究了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演进过程与驱动机制。本书的研究对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城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军胜,男,河南开封人,博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旅游经济与旅游地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旅游局万名英才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陕西省软科学、陕西省社科基金等项目8项。在SSCI和CSSCI、CSCD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旅游规划课题10余项。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旅游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获聘《经济地理》杂志青年编委,担任Tourism Management、地理研究、地理科学、旅游学刊、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旅游科学等期刊审稿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城市是旅游流最主要的发生地,但对城市的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与发展规律的判断,成为困扰城市管理者的难题。为保障城市旅游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需科学厘清城市旅游供需协调发展状况。为此,针对上述难题,本书基于系统论、耦合理论、发生学、旅游系统论等理论,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的统计数据,以及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融合多种定量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演进过程与驱动机制。
展开
精彩书摘
城市是旅游流最主要的发生地,但对城市的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判断,往往成为一个难题,困扰着城市管理者。为保障城市旅游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需科学厘清城市旅游供需协调发展状况。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作为评价事物之间协调关系的理论,成为认识城市旅游供需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路径,旅游供需耦合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在旅游供需耦合状态研究中,城市旅游流是游客需求的外在显性表现,而城市整体接待是旅游供给的内在能力,如将旅游供需共同纳入目的地这一平台进行系统研究,可实现对目的地旅游供需协调状况的系统性评价。学界针对旅游供需耦合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①现有旅游供需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与层次性不足,影响对旅游供需耦合的系统性认识;②现有研究较少从历时性角度研究旅游供需耦合的演进过程,缺乏对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成长驱动机制的观照;③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城市旅游者视角,对目的地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探究,忽略了城市利益相关群体对目的地旅游供需耦合的感知评价。
基于此,本研究紧扣“旅游供需耦合”这一核心命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与机制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NO41271158),遴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六大典型入境旅游城市为案例地,从城市入境旅游发展视角,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论、耦合理论、发生学、旅游系统论等理论,以六大城市20年入境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系统的权威统计数据,以及10797份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演进过程与驱动机制。本研究在理论上,可深化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耦合发展演化与驱动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拓展旅游供需耦合研究的深度;在实践上,为系统与科学地认识目的地旅游供需协调关系与规律,把控城市旅游供需耦合的优势与劣势要素,积极实施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构建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概念模型与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六大城市入境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演进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城市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两大系统耦合的驱动机制;测试城市旅游的利益相关群体对两大系统耦合的评价。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 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新时期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从快速增长到波动发展
11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发展:供需关系的
结构性失调
113旅游供需耦合研究:破解城市旅游供需结构性失调的
新视角
12选题缘由
121问题的提出
122案例地选取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意义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研究方法
152技术路线

第 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211系统论
212发生学理论
213耦合理论
214人地关系理论
215旅游系统理论
216旅游供给与需求理论
217利益相关者理论
22旅游耦合文献综述
221国外旅游耦合研究进展
222国内旅游耦合研究进展

第 3章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概念模型与指标体系
31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互动概念模型
311入境旅游需求触发并推动目的地供给系统的发展
312目的地供给响应并保障入境旅游流系统的发展
32入境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评价指标遴选方法与流程
323入境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指标体系构建
33本章小结

第 4章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演进规律与影响因素
41耦合评价模型
411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412耦合度评价模型
413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414耦合协调度划分区间
42六大城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规律
421北京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规律
422上海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规律
423广州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规律
424西安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规律
425成都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规律
426昆明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规律
427六大城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规律的
比较
43六大城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的影响因素
431北京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的影响因素
432上海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的影响因素
433广州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的影响因素
434西安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的影响因素
435成都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的影响因素
436昆明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的影响因素
437六大城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 5章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系统阐释与驱动机制
51东部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过程的系统性阐释
511北京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过程的系统性
阐释
512上海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过程的系统性
阐释
513广州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过程的系统性
阐释
52西部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过程的系统性阐释
521西安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过程的系统性
阐释
522成都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过程的系统性
阐释
523昆明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演进过程的系统性
阐释
53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演进的驱动机制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 6章利益相关群体视角下目的地供需耦合的感知分析
6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611理论基础
612研究假设
62问卷设计与样本概况
621问卷设计
622数据收集
623样本概况
624样本信度与效度
63六大城市利益相关群体供需耦合的感知差异分析
631北京市利益相关群体供需耦合的感知差异分析
632上海市利益相关群体供需耦合的感知差异分析
633广州市利益相关群体供需耦合的感知差异分析
634西安市利益相关群体供需耦合的感知差异分析
635成都市利益相关群体供需耦合的感知差异分析
636昆明市利益相关群体供需耦合的感知差异分析
637六大城市利益相关群体供需耦合的感知差异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 7章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72研究创新
7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入境旅游与目的地城市协调发展调查问卷(入境游客)
附录2入境旅游与目的地城市协调发展调查问卷(居民)
附录3入境旅游与目的地城市协调发展调查问卷(从业人员)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