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2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33万人,辖42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91个村(社区),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县。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20.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3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精准扶贫以来,南部县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的重要指示精神,从2016年开始,立足地处北纬31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土壤pH值6.0-8.5、昼夜温差大、早春回暖慢等独特的地理地形、气候和土壤优势,结合农户种植习惯和已建晚熟柑橘的规模效应,经过反复调研、科学论证,确定晚熟柑橘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建设“中国晚熟柑橘之乡”,按照“以点扩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发展思路,通过引进业主自建、县农投公司统建、股份合作联建等方式,大力发展晚熟柑橘产业,健全群众致富增收的长效支撑。
截至2019年底,全县建成“盘龙至八尔湖”“定水至升钟湖”“火峰山至长坪山”三大产业示范线,栽植晚熟柑橘达25万亩,覆盖18个乡镇85个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基本做法
一、智慧管理,破解园区“管护难”问题
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各产业园业主在园区管护上呈现良莠不齐的现状。有的是村“两委”或村合作社代管,管理简单粗放,传统集体耕作模式明显;有的是小业主承包,缺资金、缺技术,传统小农模式明显;有的虽是公司化管理,但雇工模式占据主体主导,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明显滞后,现代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为解决园区灌溉用水短缺、生产成本偏高、品质标准不一的问题,2018年,南部县公开招引了新疆天业节水集团,建成水肥一体化智慧灌面6.3万亩。
(一)智慧监测
分田间、地块、不同海拔高度等情况建立气象、土壤墒情、虫情等监测点,对气象、水源水量、土壤含水量、酸碱值、微量元素含量等实时监测、在线反馈、全程记录,形成大数据库,为科学决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二)智慧决策
大数据库将数据反馈到智慧管理平台,智慧管理平台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精准配方,哪片园子该供水、供多少,哪片园子该供肥、供什么肥、供多少,一目了然。
(三)智慧灌溉
园区业主根据智慧管理平台提供的配方,仅需手机App在线下单、一键支付,就可以精准配水配肥、精准灌溉,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升了果品品质和园区效益。
水肥一体化智慧系统每亩投入建设成本2400元,年均可收益400元左右,预计6年收回建设成本。与业主签订的服务协议一般在20年以上,收回成本后,还有十几年的收益空间。与此同时,产业生产实现了“三减两增”。“三减”:减少用水,每亩每年用水量减少110方、节约成本80元;减少用肥,化肥用量降低40%,亩均节约成本160元(还可以减少面源污染);减少劳力,智慧管护每亩只需劳务费用480元,减少320元。两增:即增产和增收。增产:果树能提前1年挂果(每亩产果600斤,增收2400元),到了盛产期,亩产增加10%以上,达到3300斤,亩均增收1200元;增收:甜度增加2度左右,优果率增加20%以上,市场销售价格每斤高出0.5元以上,可增收330元。综合对比,使用水肥一体化后,每亩可节约成本560元、增收1530元。如东坝镇大乘庵村种植业主,在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后,因果品极佳,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两会供应商,每斤价格达到10元,最高卖到15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