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规划指引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文明古国,乡村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发展建设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价值和作用。乡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目前对于乡村的概念和内涵有着诸多理解。《辞源》中将乡村释义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分散的地方”。美国学者罗得菲尔德( R. Rodefeld)等则认为,“乡村是人口稀少、相对孤立、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居民生活基本相似但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别的区域”。总体而言,乡村是以农业各类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是一个相对独立且有别于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据统计,我国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6.44%持续上升到2019年的60.60%,截至2019年年底乡村常住人口尚有5.5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9%,按照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0%的目标值进行估算,届时将仍有约4.2亿农村人口,由此可见,乡村问题将长期成为我国关注城乡统筹和体现“三农”综合发展的重点课题。
长期以来,在传统“重城轻乡”的观念下,高速城镇化发展战略忽视了城乡统筹和乡村建设,造成了村镇集体经济弱化、乡村生态环境恶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日益加剧的“乡村病”。改革开放以来,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将乡村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层面。如20世纪80年代“三农”政策主要从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改革农产品流通机制等方面,保证农民自主生产经营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农业生产力,进一步缓解了农村贫困,初步完善了乡村设施建设。进入21世纪后,中央一号文件针对乡村发展政策的制定采取“少取多予”的原则,注重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乡村、“三农”实际问题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对“三农”问题和城乡发展规律认知的进一步深入,是“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的深化,是深层次的变革(罗其友等,2019)。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着眼于国家复兴目标和城乡发展全局,为实现我国农民的美好生活向往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比新农村建设内涵更加全面和深刻,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行动指南。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目标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短板(刘彦随,20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我国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刻洞察,抓住了“三农”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凸显了乡村发展最鲜明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也体现了我国“三农”发展政策延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科学理解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实施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不仅突出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发展,也包含了乡村治理、队伍建设、民生保障和生态保护的系统振兴,更有利于全面破解城乡二元矛盾,突破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实瓶颈。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方面进行综合部署,这五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集中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内涵和总体要求。
1.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我国虽已解决乡村基本温饱问题,但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农业生产单一、生产结构和产业体系不合理、优质农产品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稳定农业生产产量,也要提高生产质量。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首次明确提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①,2020年要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强调农村多产业齐头并进和绿色优质发展。2018年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农村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发展融合将进一步延长乡村产业链,突出地域生产特色,发挥乡村产业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文旅科教、休闲娱乐等领域的复合功能,也更加突出对乡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包容性,强调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逐步向消费导向的转变。
2.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底线和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18)。现阶段我国乡村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生态与环境压力,要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安全,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和空间景观,走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体现了乡村居民新时期基本生活环境的新要求。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将乡村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筹保护与修复。针对现阶段乡村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矛盾,深入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与基层政绩相联系,以确保生态治理成效,进一步缩小城乡生态环境差距,促进乡村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3.乡风文明
乡风本质上是一种乡村地方文化,具体是指乡村地域的社会风俗和风气,是乡村居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地域性呈现。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铸魂”之举,对乡村文化及空间环境进行有机更新和传承,有助于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培育乡村风貌、增强乡村魅力、发挥乡村文化载体空间功能。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党建网微平台,2022)乡风文明的树立应大力弘扬和繁荣新时期农耕文化、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优秀文化遗产,尊重不同乡村地区的文化差异性和注重特色发展,推动形成健康积极的乡风民约和风气习俗,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改变以往重乡村经济发展、轻文化保护传承的粗放型发展观念。
4.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强调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实施机制。治理有效的核心要义在于要强化乡村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机制,注重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自治通过乡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乡村自治制度加以实现,是乡村治理的具体形式和载体。法治是要强化法制的权威地位,推动干群依法办事和信法、学法、用法的行为自觉,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原则。德治是要通过树立乡村模范,鼓励先进,抵制歪风邪气和封建陋习,是乡村综合治理的必要补充。通过构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创新体系,走新乡贤的善治之路,切实保障乡村振兴的具体落实。
5.生活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要把实现人民生活富裕作为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要在不断发展中补齐短板,从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肯定,实现农民生活繁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富裕应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民生三感”是对新时期乡村社会矛盾转化的应对,在提升乡村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兼顾了精神层面,使乡村振兴发展的精神和物质成果越来越公平地惠及全体农民。以不断激活乡村发展要素活力和内生动力为抓手,以提升乡村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注重“突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重塑城乡发展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面实现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预期目标。
(二)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振兴的目标总体可以概况为“一化、两园、五振兴”,“一化”是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两园”是指要以美丽家园和生态田园建设为空间载体,其中生态田园建设体现了乡村粮食生产安全、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而美丽家园建设主要体现了乡村绿色生态、文化传承及综合治理等层面,“两园”建设互补互促,协同振兴;“五振兴”是指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科学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五位一体”的具体体现(图1-1)。产业振兴重点要构建乡村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农业的多功能特色优势,走乡村产业融合升级之路,使农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赵之阳,2018)。通过因地制宜结合各乡村区域产业结构和现状资源,科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的产业振兴之路。生态振兴就是坚持乡村生产、生活功能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共荣,加强乡村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整治与污染治理,走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文化振兴就是要重视乡村传统文化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乡村文化自信与本土特色品牌培育,注重物质空间与乡村精神文明振兴的有效衔接,走乡土文化文明兴盛之路。人才振兴就是要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和建设人才培养,培养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和新乡贤人才,吸引乡村人才回乡干事创业,不断提升乡村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走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和汇聚之路。组织振兴的核心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现代化综合治理体系,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保障乡村社会秩序稳定有序,走乡村善治之路。
图1-1 乡村振兴路径与图景分析
三、乡村振兴战略图景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先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三农”发展成就与历史变革的基础上的战略研判和决策论断,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也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全面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乡村振兴要统筹谋划,典型带动,有序推进,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腿和乡村建设短板,按三个步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即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和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景描述了乡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综合形象,勾勒出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提供良好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壮丽图景。对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直是我国针对不同时期的“三农”发展难题所做的不断尝试和目标追求,一直是体现我国“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