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度观照和解码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在维度、资料和思路上都有新的开拓和创建,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执政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的发展史,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继续推动上海的人民城市建设,具有参考价值和认识意义。
“维持利用、调整改造”方针的提出
1953年,在胜利完成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将此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完成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体任务,保证大规模经济建设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避免盲目性、分散性,分别轻重缓急和缓解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我国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其首要任务就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进行以156项工业建设为中心的900余项重大工程建设,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在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上海于1952年底正式开始“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1953年2月,华东局在上海召开华东工业会议,指出华东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是国家建设的重点,但原有的机器工业和轻工业基础又较好,因此要着重利用现有企业的基础,充分发挥其潜在力量,为国家积累资金,培养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以支援在全国建设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点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这次会议精神对于《上海市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起到了重要影响。1954年12月把编制完成的《上海市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上报国家计委。1955年11月,国务院正式下达《上海市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编制“一五”计划过程中,上海把服从国家关于巩固国防、工业合理布局的要求与继续推动从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转型结合起来,提出上海的建设和改造必须采取“维持利用、调整改造” 的基本方针。
这一方针体现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上海的发展要求。上海地处国防前线,考虑到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以及出于改变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的目的,“一五”时期国家把投资重点集中在内地,国家在内地安排的基本建设占全国投资额的一半左右,但并未在上海安排大型建设项目,对现有企业一般不作新建和扩建,并有步骤地组织部分工厂、学校内迁,动员过多的人口进行疏散,以支援全国重点项目建设和新兴城市发展。
同时,这一方针也充分考虑了上海围绕建设生产型城市目标,在工业生产方面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上海工业生产能力较强,技术协作条件较好,技术人员、老工人和熟练工人较多,操作经验丰富,仿制能力强,但有些工业部门过于集中、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细小分散的小型工业和个体手工业户数比重很大,设备陈旧落后、残缺不全,只能装配零件或简单加工,为此须对现有企业合理发挥生产潜力,一般不作新建和扩建,对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作适当的调整和必要的裁并组合;对城市畸形臃肿的不合理状态,逐步加以紧缩。同时,结合在上海各种经济成分中,资本主义成分比重很大的情况,积极而稳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按照“维持利用、调整改造”方针,确定上海在“一五”时期的基本任务:一是在全国供产销平衡的基础上,在发挥原有企业潜力的基础上发展生产,继续发挥工业基地的作用。按照利用与维持现有企业的方针,有步骤地调整上海工商业,在一般不增加新的设备的条件下,有重点地结合社会主义改造对主要行业进行生产组织、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合理地发挥现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潜力,有计划地稳步地减少城市中过剩的消费性行业,为把上海改造成为适合国家建设需要的生产城市建立初步基础。二是贯彻国防观点,组织部分工厂学校内迁,动员过多的人口疏散。对一些产品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行业加以迁移甚至淘汰。采取各种措施制止外地人口流入,同时根据需要与可能,组织40至50万人口疏散和适合内地建设需要的企业内迁。三是集中力量有步骤地积极地进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大部分私营大型工厂的公私合营,把私营工厂基本上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基本上排除私营批发商,扩大对私营零售商的经销、代销、批购,全面安排与控制零售市场,并完成大部分农业的合作化,建立手工业合作化的初步基础。
目 录
第一章 建设生产型城市目标的确立
第一节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方向的提出
第二节 建设新上海方针的制定
第三节 “维持利用、调整改造”方针的提出
第四节 “紧缩方针”的实施与调整
第二章 生产功能的逐步强化
第一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二节 适度协调轻纺工业发展
第三节 金融贸易中心地位的逐步弱化
第三章 1956年的新机遇:释放老工业基地潜力
第一节 “充分利用,合理发展”方针的制定
第二节 “乘风破浪 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
第三节 计划体制和“全国一盘棋”
第四章 战略上的高起点:建设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
第一节 “高精尖”方针的提出
第二节 从“高精尖”到“两个基地”
第三节 实现“两个基地”的纵深推进
第四节 “文革”期间的曲折发展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海城市形态的演进
第一节 工业布局“由内向外”变化
第二节 近郊工业区的雏形和开辟卫星城的构想
第三节 形成市中心-近郊-卫星城三个工业圈层
第四节 工业发展作用下的城市空间形态
第六章 改革开放条件下对发展道路的重新思考
第一节 建设“三个基地”目标的提出
第二节 向多功能中心城市转型目标的确立
第三节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第七章 向多功能中心城市转型的起步
第一节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
第二节 积极发挥两个扇面作用
第三节 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
第四节 积极推动文化发展
第八章 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一个龙头、四个中心”
第一节 “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目标的确定
第二节 “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目标指引下上海发展战略的新谋划
第三节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提出和“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
第九章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思路
第一节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思路的形成
第二节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思路的内涵和战略对策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的实践和取得成果
第四节 “十三五”时期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