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对关键词方法的说明
一、为什么是关键词方法
二、何为关键词方法
三、关键词方法如何展开
第一章 中国宪法研究“问题域”的区分与解释
一、问题的简要提出:中国宪法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该如何起步
二、基本与内生问题域:中国宪法研究学术逻辑链条的首要环节及解释
三、扩展问题域:中国宪法研究学术逻辑链条的中间环节及解释
四、实践问题域:中国宪法研究学术逻辑链条的应用与反哺环节及解释
五、简要结语:中国宪法研究品质的保证
第二章 中国宪法文本中的三重秩序解释
一、革命与建设:中国宪法文本中的根本法秩序
二、政治与法律:中国宪法文本中的高级法秩序
三、集体(组织)与公民:中国宪法文本中的实效法秩序
四、递进、嵌入与分蘖:三种宪法秩序的动态关联
第三章 “社会主义”内涵的规范解释
一、问题的提出:宪法学者在关于“社会主义”学术研究中的“缺席”
二、宪法文本中“社会主义”的典型用法及规范解释的对象选择
三、“社会主义”的规范内涵解释:以“宪法关系”为框架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内涵解释:以“社会主义”为参照
五、简要结语:“社会主义”的规范性与“社会主义”的理想性
第四章 “集体”之宪法意涵的阐释与解释
一、问题的简要提出:“集体”为什么要“出场”
二、社会主义内涵的变迁:开掘“集体”意涵的背景与坐标
三、对“公有制”实现方式的探索:阐释“集体”内涵的知识与经验参照
四、产权结构及功能:定位“集体”宪法功能的依据与线索
五、实践祥态的多样化:对“集体”形式的务实与实证理解
六、简要结语:宪法制度空间乃为“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之基本宪法要义
第五章 “农民”“农民集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宪法内涵解释
一、中国宪法文本的三重架构阐释/115融强调
二“农民”和“农民集体”的宪法内涵解释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宪法内涵解释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立法的宪法视角
第六章 文本和实践:中国宪法权利二重属性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宪法权利基本属性探求的缺失
二、宪法文本中的中国宪法权利二重性分析
三、宪法权利实践中的中国宪法权利二重性分析
四、简要结语:中国宪法权利实践的新素材与新动向
第七章 中国宪法权利“新”类型的划分、解释与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重提中国宪法权利的类型划分
二、“单一与复合”和“基本与非基本”:中国宪法权利“新”类型的划分与解释
三、“新”类型应用之一:对中国宪法权利本体及衍生问题的理论解释
四、“新”类型应用之二:对中国宪法权利护卫机制的展望及解释
第八章 作为国别宪法学的中国宪法学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宪法研究为什么需要国别宪法学视野
二、国家统合或国家构成的不同路径:根本法的必要性意蕴
三、维护“央”优于“地”的不同举措:高级法的功能意蕴
四、对基本权益的不同理解及不同的给付方式:高级法的价值意蕴
五、简要结语:国别意义的中国宪法学从何起步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