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研究--来自银行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经验证据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2968764
  • 作      者:
    作者:杨丽彬|责编:楼燕芳
  • 出 版 社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出发,探讨不同社会资本条件和制度环境下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本书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披露行为提供有力证据,而且可以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和质量,以便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另外还可以为债权人有效评估信贷风险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共包括七个部分。首先是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评述,还介绍了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结构。第一章为理论基础部分,对产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法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构建了非财务信息披露与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理论框架。第二章为制度背景部分,从债权人权益保护和非财务信息披露两个方面,对制度背景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其中非财务信息披露部分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两个方面来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章实证检验了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按产权性质的不同进行了分组回归,并在进一步检验中考虑了内生性和公司治理的影响;第四章实证检验了不同社会资本(政治关联和银企关系)下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第五章实证检验了不同制度环境(市场化程度和货币政策)下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最后为结语部分,包括主要研究结论、可能的创新与局限,以及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结构
第一章 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债权人权益保护动机的理论分析
一、产权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
第二节 债权人权益保护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债权人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
二、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三节 非财务信息披露与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理论框架
一、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动机
二、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制度背景
第一节 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
一、我国商业银行债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二、我国商业银行债权保护的制度环境
三、我国商业银行债权保护的现状
第二节 非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
二、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产权性质差异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四、回归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六、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社会资本条件下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非财务信息披露与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
二、非财务信息披露与银企关系的替代效应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制度环境下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不同市场化程度下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
二、不同货币政策下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系数矩阵
三、回归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与局限
三、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