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与刑(精)/中国传统法哲学基本范畴研究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086547
  • 作      者:
    作者:陆娓|责编:薛迎春|总主编:於兴中//李其瑞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刑”是传统法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手段之一,对法与刑的疏解可进一步揭示我国传统法制运行原理,阐释优秀传统法文化内涵。本书以先秦各家思想、史书刑法志、各朝传世法典及司法判例为素材,从词源学、思想、立法与司法四个层面,分析“法”“刑”之概念、法与刑应然的状态,以及传统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实然样态,考察两者应然与实然的含义、系统架构、运作方式等内容,从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与外在的行为联系,推演两者在治道中的地位与作用,从时间与空间、静态与动态相互关照的角度对法与刑进行深层次解读。
展开
目录
总序
他序
自序
第一章 先秦儒法思想中的法与刑
一、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法与刑
(一)先秦儒家法思想的前提
(二)仁政之法
(三)仁政之法中的刑
二、先秦法家思想中的法与刑
(一)先秦法家思想中的法与治
(二)“法术之国”下法与刑的关系
(三)刑的功能
(四)治刑的原则
第二章 经典史书中的法与刑
一、《周礼》
(一)治法的主要官吏及其职责
(二)治刑的主要官吏及其职责
(三)治法方式及内容
(四)治刑的典章与主要规则
(五)司刑的主要规则
二、《汉书》
(一)法刑关系的前提——仁义治国
(二)法的功能与原则
三、《贞观政要》
(一)君道与法刑
(二)制法的原则
(三)治刑的规则
四、《朱子语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论语集注》
(一)法刑的起源:理与气
(二)“理”范畴下的德礼政刑
(三)“存理灭欲”愿景下的政刑思想:明刑以弼教
(四)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
五、《清史稿》
(一)法刑理论的前提
(二)治法之道
(三)司刑的原则
(四)治刑之道
第三章 传世法典中的法与刑
一、汉晋律典
(一)制法原则:礼律并用、大德小刑
(二)省刑之制:刑制改革与废除肉刑
(三)用刑标准:急盗贼与重尊卑
(四)经义治刑:春秋决狱与引经注律
二、唐代律典
(一)《名例律》中的法刑观
(二)以恤为怀的刑制设置
(三)以礼为准的刑名定制
(四)治刑执中的罪刑规定
三、宋代律典
(一)《进刑统表》中的法刑原则
(二)由恩及威的刑制变化
(三)义利并重的罪名设置
四、明清律典
(一)治法的思想与功能
(二)治法的原则
(三)治刑的原则
(四)慎刑与恤刑
(五)旗人刑制特权
第四章 古代案例中的法与刑
一、秦汉案例
(一)《奏谳书》中所见秦代案例
(二)《奏谳书》中所见汉代案例
(三)《后汉书》中案例
二、唐宋案例
(一)《龙筋凤髓判》
(二)《名公书判清明集》
三、明清判牍
(一)明人文集所载判牍
(二)《判语录存》
第五章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法与刑
一、唐宋诗词
(一)儒家思想与法刑
(二)制法的原则
(三)治刑的原则
(四)法刑的功能
二、《水浒传》
(一)治法齐一:断刑
(二)治刑为中:情理法的结合
(三)法弊与时弊:法刑功能的偏废
(四)乌托邦世界中的法刑:杀人者死与罪有应得
三、《三国演义》
(一)宽严相济
(二)法不徇情
(三)刑法世轻世重
(四)军政与法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