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参与式社区更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文库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7619148
  • 作      者:
    作者:郑露荞|责编:程云琦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将“参与式”作为社区更新的核心内容,既直接指向我国当下社区空间生产过程中真正使用主体的缺失,更真正抓住了城市社区更新乃至整个城市更新的关键。这也真正体现了“人民城市”理念的真正关键。

展开
作者简介

郑露荞,同济大学工学博士,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联培博士后,巴黎美丽城国立高等建筑学校访问学者,上海邑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研究方向:城市更新、社会治理、社区营造。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新建筑》《住宅科技》《建筑师》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参与式社区更新既是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生活获得感的重要来源。本书以上海为例,对上海参与式社区更新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一是厘清了参与式社区更新的三大基本内涵;二是从空间品质、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和归属认同四方面梳理上海社区更新现状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三是通过对上海历史社区、老旧小区、次新社区三类社区更新案例进行分类分析,阐述现状特点、剖析问题瓶颈、总结经验策略;四是总结上海推进参与式社区更新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应的举措对策和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参与式社区更新的三大内涵


作为一种实践指向并强调过程导向的城市更新新范式,参与式社区更新不仅包括社区建成环境的提升与完善,也重视公众参与过程中治理机制的优化、邻里关系的重建和生活共同体的重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童明教授如此解读“社区”概念: 第一,“物质性”即邻里单元在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功能服务上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第二,“社会性”即社区身份认同的重塑、社区关系的重建和社区共同体的重构;第三,“管理性”即依据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以街道或居委会为依托的管理单元。


(1) 从管理到治理

我国强大而完善的社区管理体系是社区治理优于其他国家体制的前提。但“管理”与“治理”的内涵概念和行动准则大相径庭。“管理”多强调政府或官方自上而下的威权意识,以“命令/服从”的单向线性机制为其运作基础,力求维持一种完美的秩序。而“治理”则更强调城市各利益相关方“共治共管共赢”的多元格局。在治理体系中,政府逐步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身份转化,既卸下了不可承受之重,又激活了社会其他阶层与群体的参与意识与自我意识。


(2) 从空间生产到社区更新

法国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即“空间实践”,“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分别可对应空间的三个维度——物理空间、象征空间和社会空间,也对应不同的空间生产主体——权力和资本主导的实体空间建造(物理空间生产),知识精英主导的空间知识建构(象征空间生产),使用者主导的生活空间体验(社会空间生产)。在列斐伏尔的三元辩证中,空间生产理论中隐含了从资本和权力主导的物理空间生产转向使用者主导的社会空间生产的价值导向。


因此,依据社区的三种内涵(物质性、社会性和管理性),借鉴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本研究对参与式社区更新将从三大内涵层面进行探讨: 物理空间的社区规划、社会空间的社区营造、象征空间的社区治理,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地方归属认同和社区全面发展。


从操作层面上看,社区规划一般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工作重点在于社区物质空间的改造、基础设施的提升以及社区功能的完善,目标是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环境。但增量时期的社区建设,社区规划只注重社会的空间性,忽略社区归属感的营造,导致民生工程不易得民心,居民不易有社区参与感和获得感,社区更新难以持续。社区营造一般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工作重点在于社区事务的居民参与和社区公共活动的组织,目标是类共同体的重构和社区身份认同的重建。但是社区营造如果只关注空间的社会性,社区公共行为没有纳入地方政府框架,过分强调主体自发共益而非自觉共融,就很难形成系统性社区规划,难以打破体制壁垒,继而导致社区营造的不深入、不落地。而社区治理融合了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和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工作重点包括协商共治机制的创新和社区服务与治理模式探索,是“城市治理”理念在社区层面的具体落实。充分调动社区资源,鼓励公众参与,增强社区内生力,运用多维规划视角,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系统推进社区、社群及社会综合全面发展,是基于我国现行制度环境和社区更新阶段的必要路径。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言/1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1

1.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3

1.3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7

1.4研究框架/21


第2章参与式社区更新的基本内涵/23

2.1理论基础/23

2.2政策背景/29

2.3参与式社区更新的三大内涵/32


第3章上海社区更新现状与问题/35

3.1上海社区更新现状与特点/35

3.2上海社区更新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54

3.3上海社区更新协作模式/62

3.4上海社区更新问题瓶颈/66


第4章上海历史社区更新/73

4.1上海历史遗产保护的背景现状/73

4.2历史社区更新面临的问题瓶颈/80

4.3社会力量介入历史社区更新的必要性/82

4.4社会力量介入历史社区更新的难点/84

4.5上海历史社区更新案例分析/91

4.6社会力量介入历史社区更新的对策建议/102

4.7本章小结/107


第5章上海老旧小区更新/109

5.1老旧小区更新的背景现状/109

5.2老旧小区更新面临的问题瓶颈/121

5.3社区营造推动老旧小区更新的必要性/126

5.4上海老旧小区更新案例分析/127

5.5社区营造推动老旧小区更新的对策建议/143

5.6本章小结/148


第6章上海次新社区更新/150

6.1次新社区更新的背景现状/150

6.2次新社区更新面临的问题瓶颈/155

6.3上海次新社区更新案例分析/160

6.4上海次新社区更新的对策建议/171

6.5本章小结/176


第7章上海推进参与式社区更新的思路与建议/178

7.1上海推进参与式社区更新的总体思路/178

7.2上海推进参与式社区更新的实施路径/179

7.3上海推进参与式社区更新的举措对策/180

7.4上海推进参与式社区更新的政策建议/189


第8章结论/191


参考文献/194


后记/21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