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开了对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研究和阐述。首先,在第一章第一节介绍了浙东地区教育的发展概况,指出其成就、特点及其中隐藏的深刻问题,把根据地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浙江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之中;接着,在第二节中介绍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在第三节中对根据地教育方针政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特点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但本书并未预设立场和理论框架,而是以丰富的史实重建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发展场景,分别拿出三章(第二、三、四章)对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普通教育、干部教育进行介绍和阐述。其中第二章“优位优为的社会教育”对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从组织形式(载体)、运动形式和艺术形式三个维度进行详细论述,说明社会教育为何“优位”,又因何“优为”。第三章“恢复、转型中的普通教育”对普通教育则抓住“恢复和转型”,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日伪、国民党顽固派和地方封建势力的“三重压力”下有关“奴化教育”的坚决抗击和对受到严重摧残的根据地教育的恢复,接着从学制、教材、教学、经费和教师、学生的组织化等方面细分条析,水到渠成地得出“转型”结论。在第四章“全面发展的干部教育”中,对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军队教育和青年教育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很多内容为之前研究所罕见。经过这样详细分析和阐述,最后在第五章中对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在更高层面进行总结,提出“三期叠加”概念,把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放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背景中,指出根据地教育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总结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历史经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