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新坐标/新思想学理化研究
0.00     定价 ¥ 7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8179264
  • 作      者:
    作者:何云峰//张正光|责编:罗俊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何云峰  1999年7月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2月获香港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总编,哲学与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编,兼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劳动哲学和劳动教育。曾获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先后发表各类论文30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20多部。


张正光,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博士点带头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合)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曾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提名人物奖、安徽省社科文艺出版奖二等奖(3项)、首届长三角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坐标,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应有不同于以往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即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本书从历史方位的科学内涵、理论依据、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方法论意义、世界意义等方面作出阐释,通过深入研究国际和国内格局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对历史新坐标作了探讨。作者还将幸福、公平和劳动融为一体,将劳动作为幸福和公平的要素之一,强调劳动幸福是人人具有的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并在学理上作了清晰的阐释。
展开
目录

001 /第一章历史新方位的科学内涵一、历史新方位及其文本依据 / 001二、历史新方位的认识辨误 / 021三、历史新方位的鲜明特征 / 036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方位的现实 价值 / 051


062 /第二章

历史新方位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 

的设想 / 062

二、列宁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 / 073

三、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 

理论 / 080

四、习近平对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理论 超越 / 094


104 /第三章历史新方位的时间维度一、近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演进轨迹 / 104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现代化的 发展 / 124 

三、两个百年,分三步走战略 / 145


165 / 第四章历史新方位的空间维度一、当今时代依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历史时代 / 165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 / 177三、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际环境新常态 / 187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 195


205 / 第五章

历史新方位的方法论意义 / 205


一、根据历史方位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是一种独特的科学方 

法论 / 205

二、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高度的新标示 / 210

三、新时代要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精准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时空新方位 / 213


228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方位的世界意义一、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是一种普遍的人类 之“善”/ 230二、人类历史是对如何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 试错 / 239三、良善社会状态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呼唤将民生  

保障提高到新的历史方位 / 245四、良善社会应致力于建构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社会支持系统 / 25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