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总序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边界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边界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
2.1 邻避事件研究文献综述
2.1.1 邻避事件类型研究
2.1.2 邻避事件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和信息公开研究
2.1.3 邻避事件政府职能研究
2.1.4 中国内地和香港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
2.2 邻避事件研究文献述评
2.2.1 邻避事件理论研究演进和历史背景
2.2.2 邻避事件利益相关者管理问题研究
2.2.3 邻避事件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公开研究
2.2.4 邻避事件政府职能研究
2.2.5 邻避事件治理模式研究
2.2.6 研究方法
2.3 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
2.3.1 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邻避事件管理问题
2.3.2 基于邻避项目的规划和运营研究邻避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2.3.3 基于邻避项目的规划和运营阶段研究邻避事件环境信息公开
2.3.4 基于政策过程和公共管理关系研究邻避事件政府职能
2.3.5 基于政府职能和公众参与研究邻避事件治理模式
2.4 研究概念框架
第3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3.2.1 邻避事件利益相关者管理问题研究假设
3.2.2 邻避事件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3.2.3 邻避事件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3.2.4 邻避事件治理模式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3.3 案例研究
3。3.1 单案例研究
3.3.2 多案例比较分析研究
3.3.3 案例背景
3.4 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
第4章 邻避事件利益相关者管理问题
4.1 邻避事件利益相关者管理问题
4.2 虹杨变电站邻避事件居民与政府之间冲突原因
4.2.1 项目环评“秘密”公众咨询
4.2.2 简单和不透明的环评报告
4.2.3 公众抗议动机和政府对公众认知
4.2.4 项目政策规划和城市发展不匹配
4.2.5 经济利益促使政府多次变更变电站用地面积
4.2.6 强硬的维稳方式加剧邻避冲突
4.3 虹杨变电站邻避事件居民与项目建设方之间冲突原因
4.3.1 建设方变电站类比例子加剧居民不信任
4.3.2 建设方和政府利益结盟导致周边居民利益受损
第5章 邻避事件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公开
5.1 邻避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5.1.1 关键利益相关公众
5.1.2 公众参与程序
5.1.3 公众参与方式
5.1.4 公众参与时间
5.2 邻避事件中的环境信息公开
5.3 讨论和政策建议
5.3.1 关键利益相关公众参与
5.3.2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5.3.3 目标明确地选择公众参与方式
5.3.4 及时的公众参与
5.3.5 提高环评报告的充足性和科学性
5.3.6 提高环评程序的独立性、透明和融合社会影响
第6章 邻避事件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政府职能
6.1 邻避事件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政府职能
6.1.1 政策目标
6.1.2 政府行政流程和行政程序
6.1.3 政府反馈
6.1.4 政府角色
6.1.5 政策调整空间
6.1.6 政策阶段
6.2 讨论和政策建议
6.2.1 基于邻避项目可持续性影响综合全面规划邻避设施
6.2.2 加强政府行政流程和行政程序透明、法治和公平问责
6.2.3 提高政府反馈质量
6.2.4 加强地方政府的组织角色、协调角色和领导角色
6.2.5 提高邻避项目政策弹性调整空间
6.2.6 基于政策过程建立邻避事件管理模式
第7章 合适的政府职能主导的邻避事件治理模式
7.1 合适的政府职能主导的邻避事件治理模式有助于获得妥协
7.2 邻避事件治理达成妥协的条件
7.3 邻避冲突公众和政府动态博弈分析
7.4 结果讨论
7.4.1 基于邻避项目可持续性影响的共识治理路径
7.4.2 合适的政府职能和有效的公众参与相配合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