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人中国梦(中国人的生活变迁与脱贫攻坚)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9128139
  • 作      者:
    作者:(美)潘维廉|责编:曹芸//焦雅楠//于晓欧|译者:韦忠和//韩景威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人中国梦:中国人的生活变迁与脱贫攻坚》从内容到主题着眼于2020年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观发展大背景。中国现在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类似的举措帮助其他国家抗击贫困。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要说有哪个国家可以带领世界消除绝对贫困,那就是中国。勇敢追梦吧!
展开
作者简介
  [美]潘维廉(William N.Brown),厦门大学美籍教授,福建省首位拿到中国居住权的美国人。1988年,潘维廉携全家来到厦门,任教于厦门大学MBA管理学院,执教至今。1993年,被授予“国家友谊奖”。2001年,获颁“福建省荣誉公民”,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鼓励他写好中国故事。2019年,荣获中国外文局“国际图书特殊贡献奖”。2020年,被评为CGTV“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潘维廉编著出版了10余本有关中国及福建地域文化方面的图书。2018年10月,潘维廉所撰写的《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中英文版)出版,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肯定与鼓励。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潘维廉分别在2019年7、8月间及2020年11月展开两次中国行,跨越18个省区市26个城市,其中包括国家级贫困县分布较多的西藏自治区、贵州省、甘肃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通过面对面采访的形式,从一位外国人的视角,把实实在在的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真实、生动地讲述出来。潘维廉采访的对象包括扶贫行动中的不同人物,有基层干部、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等,也有在各行各业奋斗拼搏、书写精彩故事的平凡人。 本书主题聚焦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这一时代发展大背景之下,围绕“生活变迁”与“脱贫攻坚”两大主题,以故事与观点融合的方式,讲述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与世界的联系等热点主题。作者还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精神的影响、对国家治理方略的影响等方面,旁征博引,阐述了对“中国梦”的深刻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当时有一位大妈,她儿子因为父子有矛盾便不管她。大妈的小土房是清朝建的,墙上裂了大口子,非常危险,但是她和老伴都68岁了,没钱修房子。我每天劝他们盖新房,但大爷从没透露他没钱。他只是一再冲我嚷嚷:‘不盖。就是不盖!”’
  一开始,大爷甚至还咒骂年轻的田野;但是,慢慢地,村民们开始了解他,意识到田野是在努力帮助他们。老大爷心软了。他最终让田野进了屋。这位年轻的领导才了解到,这对老夫妻确实一贫如洗。
  “别担心,”田野安慰大爷,“国家会给补贴的。钱不够的话我会请县扶贫办再拨一些。加起来是3万多——肯定够给您盖一间安全的新房。’
  老人答道:“我不想麻烦你。要是这土房倒了,我死了就死了吧。我儿子都不在乎,你为啥要在乎呢?”
  田野执拗地说:“我负责咱们村的扶贫工作,让您住上安全的房子是我的职责。我向您保证,我们会拆掉这间旧屋,给您盖一间安全的砖房。’
  老夫妇最终同意了。村民们帮他们把家里的东西搬到了别的屋子。“拆除这间1日土房之后,我把这个特殊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领导回复:‘优先办这件事。’于是我找了个工程队盖新房。包工头说:‘盖这间房我赚不了钱。’村民们帮着四处拣不用的砖头,这才帮老两口盖起了新家。”
  但是.新房盖好后,田野还欠着1万元工钱。他又一次来到县扶贫办。在确认老夫妻确实一贫如洗之后,领导说:“扶贫助穷必须脚踏实地,帮助那些有迫切需要的人。这种情况确实是群众有迫切需要。我哪怕冒着被指控违纪的风险,也要拨下这笔款子。”田野很快拿到了1万元,结清了包工头的账。
  没地方做饭
  田野带一位负责扶贫工作的副县长来视察完工的屋子,他看得出大妈有话想对副县长说,于是问她有什么心事。
  “感谢政府,这屋子住着很舒服,”她说,“可是没地方做饭。”于是田野马上找到另一家承包商,在隔壁盖了间小厨房。
  “2018年上半年,”田野说,“那位副县长又来我们村考察贫困群众的情况。在我们村,安全的住房是扶贫工作的一个关键指标。因为之前一直是我负责扶贫工作,所以我亲自带副县长看了前进村的一些普通住宅,这样一来,如果真的看到什么问题,我可以直接处理。”
  那时田野已经完成了在前进村的工作,到其他村子去工作了,再次见面,村民们都很高兴。“他们看到我,就握着我的手说:‘田书记,半年没见了,最近忙吗?’之后大家就和我拉家常。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开心。’
  田野走访的最后一户是那对老夫妻的家。“我们一进门,大妈就握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地说:‘我感觉自己可能活不过今年了,走之前能再看到你,真是太好了。你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死而无憾
  副县长问她:“你们还有别的需要吗?”
  大妈说:“没有了。我之前想要个厨房,田书记已经帮我盖了。今年能再看到田书记就够了,很满意。我日子不多了,没有遗憾了。”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田野回忆道,“副县长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一回到车里,副县长就问我:‘小田,你对基层工作怎么看?”’
  “基层工作,”我答道,“必须脚踏实地,抓住每一个机会,因为只要错过一个机会,可能就无法轻易找到别的机会来帮助群众了。我们这儿的群众很好,不过我们往往用错误的方式接触群众。就像这位老大爷——他脾气差,一开始甚至都不让我进他家。不过,和他交谈很多次之后,他终于明白,我是真心想帮他。所以,在基层工作中,只要能找对方法,就肯定能做下去。”
  田野负责的另一个村庄——新庄村,最初和前进村一样穷,不过新庄村的工作容易一些,因为村领导很能干,已经说服村民盖新房。但是,山的后面有两拨群众,都住在土房里,当地土地干旱,已经安排他们搬迁到土壤肥沃的地方。到第12个五年计划末期,搬迁工作仍然没有动静,田野插手了。和前进村一样,这些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路,于是田野又采取了已证实有效的策略。“我每天都带领导考察情况,直到他们批准修路。”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千万人共同的梦
01.我的中国梦是如何开始的
02.宁德:治国理政思想的练兵场
03.林正佳:中国的隧道专家
04.胡敏:学者企业家
05.崔锐:内蒙古的哲人铁匠
06.田野:让宁夏的“井底之蛙”重见天日
07.闫桂珍:因为被爱,所以爱
08.梁楠郁:为西藏生命禁区带来蓬勃生机
09.益西旦增:一位年轻藏民的中国梦
10.杨元建:藏族人的赤脚教师
11.冯友根:花农的儿子
12.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摇篮
13.傈僳族人:傈僳大地富起来了
14.周德新:身心灵追梦

第二章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5.治国的艺术
16.中国的扶贫之战
17.中国的精准扶贫
18.中国扶贫经验的可鉴之处

第三章 中国梦走向全球
19.中国的精准城市化进程,供世界学习
20.儒家道家思想中的治国理念
21.新中国成功背后的古代道德准则
22.儒家资本主义和创造力
23.中国的精准防疫
24.“一带一路”倡议——全球精准扶贫
25.和平之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