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研究/贵州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75052
  • 作      者:
    作者:罗剑//曾亮//才海峰|责编:宋娜//张鹤溶//谢妙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罗剑,男,贵州黔西县人,1963年生,布依族,现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布依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文化。已公开发表诗歌、散文、论文等100多篇。出版专著《西部大开发与黔西北山区》《毕节地区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丛书·布依族卷》《布依族口传民歌文化述论》4部,诗集《流经我故乡的河也流经这个城市》1本。主编《毕节地区民族研究》《六寨苗族口碑文化》《贵州民族发展》(蓝皮书)等文集6部。主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人类学视野下的布依族口传民歌文化研究”、“布依族歌师传承研究”、贵州省社科重大招标课题“贵州继续解放思想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问题研究”等,并参与和完成国家、省部级各类课题研究等多项。
  
  曾亮,女,博士,湖南新化人,1982年生,汉族,现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出版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合著3部,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省领导圈示课题2项,以主要参与人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地厅级课题和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10余项。
  
  才海峰,男,硕士,吉林白城人,1989年生,汉族,现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出版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1项、地厅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省领导指示圈示课题3项、地厅级课题4项,参与编制地方各级各类规划5项,参与编撰蓝皮书《贵州大生态战略发展报告2019》1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贵州省作为“国发2号”文件定位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在民族团结、繁荣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本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围绕“推动民族地区后发赶超、改善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进行研究,对贵州近几年来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创建实践作了生动的总结。
展开
精彩书摘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研究》:
  发展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必然条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全面进步。人类作为有文化的动物,文化体系内部的各个文化要素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经济作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因素也不能游离于民族文化而独立存在,经济是“嵌合”于文化之中的。既然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文化,而经济又是“嵌合”于文化之中,因此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不应该只是经济的发展,而应该是整个文化体系的发展,且是各文化要素的协调发展。①经济现象、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存在依赖于文化价值观念的事实表明,任何脱离民族文化的纯粹经济考察都是不科学的,脱离了经济所依赖的民族文化,任何经济发展的目标都要失败。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中,最为理想的状态是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为贵州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尽管贵州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却长期陷入“富饶的贫困”之中,多山的地理环境将各民族分隔在相对孤立的生活环境中,导致贵州民族地区多是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应该成为一种“资本”,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也应该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潜在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加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也呈现出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民族文化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身份及社会地位,民族文化特色也应保留。对于贵州这样的贫困地区而言,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民族旅游业的首要目的应该是解决少数民族群体的贫困问题。受到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影响,贵州的民族地区多是贫困地区,因而发展旅游业不仅涉及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涉及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问题。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实现单一的经济发展,还要能对扶贫和脱贫工作有所助益,最后还要能促进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保护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还在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物质基础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旅游过程中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贵州民族地区依托生态环境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将民族文化向外展示,增进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对贵州民族文化的了解。
  虽然民族旅游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我们应该警惕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造成的一些消极影响,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开发是一把双刃剑:积极方面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消极方面是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原真性的侵蚀,对环境的毁坏和对经济的剥削。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根本遵循
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是贵州民族工作的总抓手
三、加快发展是贵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核心问题
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是创新民族团结工作的有效载体
五、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来推动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第一章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背景和意义
第一节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背景
一、民族团结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创建奠定环境基础
二、民生事业进步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创建奠定群众基础
三、文化繁荣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创建奠定文化基础
四、经济发展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创建奠定物质基础
第二节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意义
一、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石
二、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是凝聚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必要手段
三、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是实现“两个百年”伟大目标、共圆“中国梦”的现实要求
四、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有力支撑
第三节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和任务
一、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目标
一、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任务

第二章 六措并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第一节 政策引领,多方指导示范区创建
第二节 健全机制,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展开
一、建立健全多重保障机制
二、完善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 大力宣传,推动民族团结学习教育
一、规范健全学习宣传制度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
三、营造民族理论研究良好氛围
……
第三章 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第四章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创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思考与建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