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2539933
  • 作      者:
    作者:黄娟//石秀秀//程文琴//崔龙燕|责编:韦有福
  • 出 版 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就需要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战略,辩证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科技创新等关系,客观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本书既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研究。因此,对于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及高校开展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生态文明新时代视角》:
  一、建成生态美丽的乌云山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①。建设美丽乡村、乡村绿色振兴是一项涉及农村环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系统工程。其中,农村环境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根本基础,生态美丽是生产美化、生活美好的重要前提。建成生态美丽的乌云山村是推动乌云山村实现美丽乡村绿色振兴的首要任务。重点做好资源绿色化、环境绿色化、生态绿色化工作。
  资源利用绿色化。《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②。《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要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做到节肥、节药、节水、节能③。乌云山村应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重点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工作。一是建设节能型乡村。减少传统木柴燃料使用,提高用电质量,确保节约电能;推广低碳环保的新型能源,以及省柴节煤灶、太阳灶、小型风电等技术和产品,设法解决已修建沼气池的废弃问题,用新能源满足炊事、采暖、洗浴、照明等需求。二是建设节水型乡村。月牙湖、碧玉湖、仙人湖是乌云山村宝贵水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水资源,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学习借鉴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全面推行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的美丽乡村。三是建设节地型乡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划定耕地、茶地红线,保证茶叶专业村可持续发展;严格各类项目用地审批,做好现有综合楼、茶博园、文化书院等项目;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发挥其最大价值。
  环境治理绿色化。乌云山村要实现美丽乡村生态振兴,应以提高水、土、气质量为中心,重点推进水、土、垃圾防治绿色化。一是水环境绿色化。污水处理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乌云山村要修建完善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站,确保村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汇集污水处理站。严格限制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湖水中,强化农家乐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工作,防止村民和游客对水面造成人为污染。鼓励村民日常生活尽量减少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量。二是土壤环境绿色化。预防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环境要未雨绸缪,邀请专业机构对乌云山村土壤作环境检测。在此基础上,要重点确保茶叶生产坚持使用有机肥料,坚决杜绝大量使用农药与化肥,利用太阳能、粘虫板等方式消灭病虫害,以减少土地污染、优化土壤结构。三是垃圾治理绿色化。大力实施垃圾清洁工程,加强村民游客乱丢垃圾管理,引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可回收垃圾,农膜要尽量回收利用,增设并合理布局垃圾桶,规范处理畜禽污染物,整治公共厕所环境卫生。此外,预防空气污染、道路扬尘污染,严格禁止秸秆与垃圾焚烧,加大改圈改厕力度等。
  生态保护绿色化。乡村是最接近自然生态的人类聚落形式,自然生态内部突变和人类各种活动干扰都会造成生态失衡,从而影响人的健康与生命、人类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绿化自然生态是乌云山村实现美丽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工作。一是绿化自然生态。深入推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不断扩大森林植被等绿色覆盖面积,将原有马尾松林改造成景观混交林,绿化村庄道路两旁与湖边,美化村民的房前与屋后,将乌云山村打造成绿色氧吧。二是保护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是美丽乡村的应有图景,构成了美丽乡村自然生态优美蓝图。乌云山村要加大对野兔、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严格遵守狩猎制度、规范狩猎行为、严控狩猎时间与数量,确保野生动物数量与种类不仅不能减少还要有所增加。三是加强水土保护。乌云山村既要坚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也要加固路基、水岸土方,防止塌陷,还要做好月牙湖、碧玉湖、仙人湖的水患预防和水利建设工作。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发展道路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发展内涵与实质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发展目的与目标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发展内容与任务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发展保障与条件

第二章 五大发展新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
第一节 绿色创新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动力
第二节 绿色协调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第三节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第四节 绿色开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条件
第五节 绿色共享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目的

第三章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下绿色发展目的与任务
第一节 建设绿色生态满足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第二节 建设绿色经济满足绿色物质生活需要
第三节 建设绿色文化满足绿色文化生活需要
第四节 建设绿色社会满足绿色社会生活需要
第五节 建设绿色政治满足绿色政治生活需要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平衡发展
第一节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自然资源充分发展的路径
第三节 巾国特色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充分发展
第四节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发展

第五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平衡发展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生产方式的构建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平衡发展
第三节 美丽乡村绿色振兴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第六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平衡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维度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地学文化发展
第四节 武汉市地学文化产业发展初步构想

第七章 新时代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建设的平衡发展
第一节 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与目的
第二节 美丽中国建设与健康中国建设紧密相关
第三节 建设绿色健康环境是两大建设核心任务
第四节 培育绿色健康生活是两大建设共同任务

第八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的平衡发展
第一节 绿色科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方向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科技创新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新时代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

第九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动因
第二节 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的基本任务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要举措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十章 湖北省乌云山村美丽乡村绿色振兴的新实践
第一节 乌云山村美丽乡村绿色振兴的概况与动因
第二节 乌云山村美丽乡村绿色振兴的做法与经验
第三节 乌云山村美丽乡村绿色振兴的问题与原因
第四节 乌云山村美丽乡村绿色振兴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