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一缕炊烟,两种愁情
第一节 乡村环境问题的内生性之维
第二节 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环境变化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历史沿革与地理区位
二、社会经济
三、生态环境
四、资料收集
第五节 本书结构
第六节 “炊烟”的隐喻
第二章 实践论与中国乡村环境变化研究
第一节 社会学的日常生活转向对环境社会学的启示
第二节 实践的西方学术谱系
一、实践研究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的长期湮没
二、实践概念的再发现
第三节 当代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
一、第一代实践论:吉登斯和布迪厄的贡献
二、实践论的成长
三、建构中的实践论
第四节 实践论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理论
第五节 迈向日常实践的中国乡村环境变化研究
一、揭示乡村日常实践再生产的隐蔽环境影响
二、将乡村日常实践的绿色重构设定为环境治理目标
三、在日常实践中理解乡村居民的环境行动
四、基于跨地域的日常实践关联评估网络化对乡村环境变化的影响
第六节 本书的综合分析框架
第三章 实践的代谢:传统乡村日常生活的再生产与环境退化
第一节 前现代性社会的生态平衡:事实抑或迷思
第二节 实践的代谢:一个前现代“社会一环境”互动的分析框架
一、社会代谢理论概述
二、对社会代谢理论的批评与改造:以实践论为视角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案例:前现代溪地的森林退化问题
二、森林与社会
三、资料基础
第四节 山都木客时期的溪地森林(新石器时代至唐末宋初)
一、“山都木客,丛萃其中”
二、山都木客们的日常生活
三、原始林的局部退化与整体平衡
第五节 客家人社会的崛起与溪地原始林的大规模退化(唐末宋初至清末民初)
一、颠沛流离后的安家立业
二、“山林的开启”:客家先民对溪地原始林的大规模采伐
三、溪地森林的最后剪影
第六节 清末民初时期溪地的生态危机
一、近代溪地的生态恶化
二、“积重难返”:溪地森林恢复的社会干扰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实践的兴衰:乡村日常生活转型与环境治理
第一节 “不变”的日常生活与乡村环境治理困境
第二节 理论回顾与分析框架构筑
一、多层次视角概述
二、实践论对多层次视角的挑战
三、本章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溪地早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及其困境(1940一1982)
一、1940-1949年的水土保持实验
二、1950-1982年的运动式治理
三、反思:什么导致了“造林不见林”的治理僵局
第五节 溪地水土流失治理的新局面(1983年以来)
一、从“治山”到“治灶”:治理目标的调整
二、再造实践:村民是如何从烧柴改为烧煤的
三、迈向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协变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实践的能量: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环境行动
第一节 如何预测乡村居民的环境行动
第二节 理论背景
一、实践者的能动性:一个待阐释的实践论议题
二、互动仪式论概述
三、本章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温泉浴室及其环境效益
第五节 共浴实践中的情感体验
一、共浴作为一项仪式化的日常实践
二、共浴的意义和村民从中汲取的情感能量
第六节 无可取代的“大众池”
一、私人浴池与家庭浴室的崛起
二、难以割舍的“大众池情结”
第七节 小结
第六章 实践的延展:网络化时代乡村环境治理的新趋向
第一节 网络化浪潮中的乡村社会
第二节 理论背景
一、网络社会理论概述
二、网络化时代的环境社会学议程
三、以日常实践为核心分析单位的网络社会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网络化对溪地日常生活的重塑
一、溪地的网络化进程
二、网络化时代溪地的日常生活变迁
第五节 网络化对溪地环境治理的挑战
一、“来路不明”的垃圾:解域化环境流动的治理难题
二、“会撩人”的商品:消费主义的盛行与环境压力
第六节 网络化带给溪地环境治理的机遇
一、联网式环境治理模式
二、环保产品“下乡”
三、乡村产业的“绿色升级”
第七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超越乡村环境变化的现代化解释框架:日常生活的视角
第三节 政策启示
第四节 进一步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溪地印象(报告)
附录2 溪地范庄、秀庄、苇松三村与县水保站签订的护林护草联防公约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