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虽已不复存在,但由于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很多做法通常又被看作是一种“模式”,并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学习和模仿,甚至是照搬和复制,因而苏联的问题不仅仅是苏联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带有的普遍性问题。本书认为,苏联的解体、苏共的败亡固然是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在于苏共长期秉持的意识形态及其工作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本书从苏共的意识形态及其工作机制入手,深入剖析了苏共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出其意识形态及工作机制崩溃在于其意识形态教条化和僵化、领导人垄断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后期走向自由化、意识形态丧失教化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思想教育工作失策和青年一代理想信念失落等多方面原因,为我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苏共意识形态的基本构成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苏共意识形态的基本构成
一、马克思主义
二、列宁主义
三、斯大林主义
第二节 苏共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一、具有终极性质的思想体系
二、教条主义色彩浓厚
三、追求“纯而又纯”的价值体系
四、带有二元论色彩的思维方式
第二章 苏共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及其特点
第一节 高度集权的意识形态领导体制及管理机构
第二节 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管控途径
一、严厉的书报检查制度
二、通过学科批判确立官方思想理论范式
三、用“教科书”统一思想
第三节 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的运行特点
一、开展“造神”运动
二、追求意识形态的“纯而又纯”
三、运用意识形态批判
四、意识形态渗透生活
第三章 苏共意识形态及其工作机制的功能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控制功能——干预和控制民众精神生活
一、主要手段:思想控制
二、思想控制:介入意识行业
第三节 制造同质化的社会
一、苏联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形态
二、苏联同质化社会形成的结果
第四章 苏共意识形态工作机制造成的后果——苏联社会与国家的对立和冲突
第一节 社会同质化表象下的社会分化
一、官僚特权阶层
二、“持不同政见者”运动
第二节 否认社会分化与现实政治的张力
一、否认社会分化的做法
二、造成现实政治的扭曲
第三节 否认社会分化造成的严重后果——“小社会”对“大国家”的反抗
一、民众的政治冷漠
二、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第五章 苏共意识形态及其工作机制从高效走向崩溃
第一节 意识形态教条化和僵化
第二节 领导人垄断意识形态
第三节 意识形态逐步丧失教化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
第四节 思想教育工作失策和青年一代理想信念失落
第五节 高层不相信甚至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
第六节 意识形态后期走向自由化
第七节 弱化直至让出意识形态领导权和管理权
结语 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