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大法律评论(第22卷第1辑2021)
0.00     定价 ¥ 84.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35123
  • 作      者:
    编者:北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责编:许心晴//王晶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辑以“纪念?送法下乡?初版二十周年”为专题,邀请了《送法下乡》一书的作者苏力教授,与从事法社会学研究多年的侯猛教授、陈柏峰教授等撰文。苏力教授的《走进田野。何为田野?创造田野》记述了他的研究历程与思索,在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启发性的同时,又极具文艺气息与趣味性。
  论文部分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法律与空间关系的研究,有对生物社会犯罪学的“正名”,有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热点案件并基于比较法的立场对事后防卫问题的讨论,有对严复“政治自由”概念翻译的考证,等等,既具有前沿性,又具有理论性。
  评论部分对马默的《法哲学》的批判性评论,观点独到;在对《大宪章》的研究历史进行分析的同时,也不乏对研究者之间关系的介绍,看见学术观点争鸣之外的温情。
展开
作者简介
《北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
《北大法律评论》创刊于1998年,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指导下各方向优秀博士生作为编辑委员会成员编辑出版的专业学术刊物,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系CSSCI来源辑刊。本辑中,马长山、魏晓娜、尤陈俊、王雷、阎天、陈少青等多位专家学者撰稿,讨论法教义学的四种想象、数字法治的三维面向、刑事诉讼法发展新动向等前沿问题。所有最后选用文章均经过了专业编辑多次编辑校对,专业方向学者两次外审,编委会全体成员投票表决,审读专家专业审读确认及政治审读确认。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三部分专题,包括专题:纪念《送法下乡》初版二十周年;论文及评论。专题:纪念《送法下乡》初版二十周年包括了苏力《走进田野。何为田野?创造田野!》、侯猛《司法经验研究的未来——<送法下乡>的学术影响及追问》、陈柏峰《寻事理处即田野——在纪念<送法下乡>初版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致辞》、尹辉煌《司法、说话与活法——对<送法下乡>的反思性阅读》。论文部分包括了《迈向何种法律空间?——法律与空间研究的四种路径与反思》《生物社会犯罪学:渊源、范式及启示》《事后防卫与一体化评价原则——基于中日比较的立场》《媒介融合视角下表达权的生成机理与制度调适》《税务裁星基准的情节、格次化与适用技术——以地区基准文本为分析对象》《公共财产法的理论困境及反思》《误导性陈述之类型质疑》《政治理念与制度呈现: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县组织法>的制定及修正》《严复<孟德斯鸠法意>中“政治自由”相关翻译述评——管窥法权意义上的自由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正名》《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的司法适用》。评论包括了《法律可以还原为社会事实吗?——对马默<法哲学>的批判性评论》《修正辉格解释:英国宪法史视域下<大宪章>研究的新趋势》。
展开
目录
专题:纪念《送法下乡》出版二十周年
苏力 走进田野。何为田野?创造田野!
侯猛 司法经验研究的未来——《送法下乡》的学术影响及追问
陈柏峰 寻事理处即田野——在纪念《送法下乡》初版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致辞
尹辉煌 司法、说法与活法——对《送法下乡》的反思性阅读

论文
谭俊 迈向何种法律空间?——法律与空间研究的四种路径与反思
赵希 生物社会犯罪学:渊源、范式及启示
杨轩宇 事后防卫与一体化评价原则——基于中日比较的立场
王海洋 媒介融合视角下表达权的生成机理与制度调适
张馨予 税务裁量基准的情节、格次化与适用技术——以区域基准文本为分析对象
郭昌盛 公共财产法的理论困境及反思
宋朗 误导性陈述之类型质疑
项浩男 政治理念与制度呈现: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县组织法》的制定及修正
李莎 严复《孟德斯鸠法意》中“政治自由”相关翻译述评——管窥法权意义上的自由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正名
李兆轩 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的司法适用

评论
魏金荣 法律可以还原为社会事实吗?——对马默《法哲学》的批判性评论
王栋 修正辉格解释:英国宪法史视域下《大宪章》研究的新趋势

编后小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