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十四五”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最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最最个五年。站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编制和贯彻“五年规划”。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我国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单位。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始终跟随国家战略和科技规划的总体部署,积极开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工作。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提出了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十四五”发展战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十四五”规划战略研究课题组基于国家“十四五”规划与管理科学部的“十四五”发展战略,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十四五”发展战略展开研究。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在解决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管理问题中不断发展的,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是国家全局性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盛昭瀚等,2021)。在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进程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跟随国家战略和科技规划的总体部署(黄海军等,2012;黄海军等,2016),顺势顺时,快速跟进,保持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一致性,并积极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研究发展,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从学科自身发展来看,学科战略规划对重点前沿领域布局、引领学者思考、推动人才成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陈思华等,2022)。
学科战略规划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最先,学科战略规划最终是以资助基金项目的形式而落实,因此规划内容的设置须遵照基金委的项目资助特点,以使学科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并真正得以实施;其次,学科规划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战略规划的框架下,但还须对学科内涵与学科发展规律、国家发展需求及学者前瞻性观点等开展更有学科针对性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管理科学部战略规划结果,明确学科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十四五”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围绕三大部分展开:学科特征、学科目标与学科规划。
图1.1为战略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本报告的章节结构,其中,学科特征部分(第1章、第2章)聚焦学科内涵与学科发展规律,剖析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属性、历史使命及时代巨变下的发展特点;学科目标部分(第3章)从国家发展需求出发,基于学科属性与学科特征,汇聚本领域学者的专业知识凝练而成,并由此构建学科顶层设计;在学科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学科规划部分(第4章、第5章、第6章)从学科整体布局和学科内重要领域布局两个维度进行论证,提出了学科申请代码的优化方案,以及2021~2025年乃至更长时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需要重点发展的前沿领域。本报告最后一章(第7章)为学科规划能够切实落地给出了政策建议。
1.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界定及学科特征
1.2.1 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内涵
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体系内容主要包含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方法、管理的应用研究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涵盖了多个学科的内容,并不能被目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或若干个学科的简单延扩或集成所妥善替代。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范畴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管理问题,还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管理问题。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
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基础性分支,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基于优化、决策、统计、行为等多种理论,使用运筹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决策理论与方法、评价理论与方法、管理统计理论与方法、预测理论与方法、管理心理与行为、博弈理论与方法等,研究工业工程与质量管理、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科学与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工程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等多个应用领域的学科(吴杰等,2022)。图1.2描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具体内涵。
自从1998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一级学科以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高等院校获得长足的发展。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 年版)》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包括11个二级学科: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保密管理、邮政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审计、计算金融和应急管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依据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学科研究的目的与目标等五个方面对学科进行分类,共设A自然科学、B农业科学、C医药科学、D工程与技术科学、E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下设一、二、三级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D工程与技术科学类中编号为630的一级学科管理学下的子学科。
1.2.2 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征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以下具体的特征。
1)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自诞生以来,一直展现出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特征。具体来说,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技术及方法的蓬勃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工程与科技领域相关知识理论的发展。例如,在研究复杂性管理问题中,现代数学的相关知识理论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基础;在解决管理问题技术方法层面,现代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也扩展了其研究领域;在探讨管理问题人为因素方面,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其提供了多样的研究手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内容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
2)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性
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为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管理学体系的基础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其自身特性。该学科的研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两种方法,以解决基础管理学问题为目标,为管理学其他领域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与此同时,由于外部环境与研究背景的不断迭代变化,管理科学与工程自身的研究理论及方法也会和其他领域相结合,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拓展性的特征。总的来说,随着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发展与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3)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践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多数源于实践,这些问题强调要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规范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结论给出的是洞察问题背后的客观规律,为管理实践者提供问题决策参考。比如,生产管理中的库存问题是一个来源于管理实践的重要问题,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畴内,对库存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所洞察的客观规律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研究战略资源储备优化决策实际上是研究库存优化决策问题;银行现金流的优化问题也是一个库存优化问题;民航客票定价问题实际上是客舱座位的库存优化问题等。
4)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
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其他管理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支持,在推动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管理科学与工程最初诞生的目的就是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例如,工业工程作为其重要应用领域,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合理的配置,促进系统协调有效运行,追求系统的整体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生产率,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企业最大限度地实现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优化工程质量的目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管理学体系的基础,其研究理论与方法有着很强的适用性。
1.3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
20世纪初,工业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代”,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正是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将工程与数学结合起来。早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以数学为主要工具,重点解决工程领域的一些重要生产问题,后因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泛应用而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今最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组织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研究协会(Institute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s,INFORMS)的两大前身—美国运筹学会(Opre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America,ORSA)和管理科学学会(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s,TIMS)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成立,进一步标志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正式形成。时至今日,由这两家学会于1952年和1954年所分别创立的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America(1955年更名为Operation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