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2辑)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806204
  • 作      者:
    编者:杨宜音|责编:孙海龙//胡庆英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宜音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张晓辉 博士,2005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心理学,包括社会变迁与媒体隐私话语实践、社会心态与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社会心理与文化传播等。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代表作有:《大众媒介变迁中隐私公开现象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以传播心理学视角解读广播夜谈节目》(《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1期)、《切实关注媒体从业者的心理健康——对媒体高管自杀的思考》(《新闻战线》,2014年第6期)。


展开
内容介绍
传播学和心理学从各自学科视角出发不断对传播活动中的诸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心理学为传播学提供知识训练与范式解释,传播学则为心理学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提供应用场景。在二者的交错推进、相互影响中,形成了传播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本书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勾勒出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脉络,以此线索介绍本辑收录的9篇论文及其在推动传播心理学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研究或在新媒体语境下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主题,或体现了当前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即社交媒体用户心理和情绪情感。
展开
目录

社会变迁视野下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探索与进展(代卷首语) 张晓辉 杨宜音

传播行为中首因效应的社会性:基于格式塔的心物场理论 郭庆光 肖爱丽

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移动互联网用户APP使用行为研究 丁迈 罗佳

从怀旧到媒介怀旧:传播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术史分析 李玲 杨宜音

关系破冰:高居住流动性环境下的口碑传播及其心理功能 李雅雯 杨婧洁 王芳

用户评论、信息论据形式和卷入度对伪健康信息误导纠正效果的影响 毛良斌 陈平

新媒体时代的英雄形象塑造与价值观传播

——以中国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实践为例 陈锐 余小梅 柳润

情绪传播下的“野性消费”:场景生成、价值观共鸣与风险防控  孟达

压力与社会支持利用:自我表露和忍式表达策略的作用 王志云 蒲鹤引 赖颖冰

流动的现代性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身份认同建构

——基于侠客岛微信群组互动的考察 陈梓鑫 闫玉荣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社会变迁视角下困境儿童的积极心理》征稿启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