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拾荒者的身份建构研究(以上海为例)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2677297
  • 作      者:
    作者:胡全柱|责编:殷亚平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胡全柱,男,1976年生,安徽舒城人。201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城市社会学、青少年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和社会理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文献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以拾荒者在面临他人对其身份持有强烈的社会歧视和偏见的情况下如何建构自我身份为核心研究问题,试图从身份主体的角度构建一个底层社会民众身份建构的分析框架,从而为底层社会研究提供新的解释路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研究
(一)身份/认同概念的演变
(二)认同理论
(三)社会认同理论
二、身份建构的经验研究
(一)宗教群体身份建构研究
(二)农民工身份建构研究
三、拾荒者研究
(一)拾荒者群体生存状况研究
(二)拾荒者社区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调查点的选取和资料收集
一、上海市宝山区现状
二、资料收集
三、个案概况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一)拾荒者
(二)身份
(三)矛盾性身份
二、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法
(二)观察法
(三)文献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框架及章节安排
(一)分析框架
(二)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拾荒者的自我身份认知图式
第一节 被动选择型拾荒者
一、从老板到拾荒者
(一)个案YPL
(二)“你看我可像是拾垃圾的”
二、我本有个家
(一)个案ZCC
(二)“我讲上海人丢人嘛”
三、最年轻的拾荒者
(一)个案WGF
(二)“自劳自食也没有什么”
第二节 主动选择型拾荒者
一、住在垃圾堆里的人
(一)个案LQW
(二)“俺能挣着钱”
二、想和子女们在一起
(一)个案WHQ
(二)“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第三节 过渡型拾荒者
一、从医生到拾荒者
(一)个案LSC
(二)“我从小不是干这个的人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拾荒者在行动——自我身份建构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歧视和偏见
一、语言化的社会歧视和偏见
二、行为化的社会歧视和偏见
第二节 被动选择型拾荒者的行动逻辑
一、建构自我认同的拾荒者身份
(一)赋予拾荒者身份积极社会意义
(二)改变自身形象
(三)与他者比较
二、寻求另种身份
第三节 主动选择型拾荒者的行动逻辑
一、主动选择的逻辑类型学
(一)经济逻辑
(二)减负逻辑
(三)自由逻辑
(四)休闲逻辑
二、建构自我认同的拾荒者身份
(一)经济逻辑下行动策略——经济利益最重要
(二)减负逻辑下行动策略——能动就动
(三)自由逻辑下行动策略——更自由
(四)休闲逻辑下行动策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四节 过渡型拾荒者的行动逻辑
一、隐瞒拾荒者身份
二、赋予拾荒者身份积极社会意义
三、寻求另种身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矛盾性身份何以可能
第一节 矛盾性身份的界定及其特征
一、矛盾性身份的界定——由三个个案说开去
二、矛盾性身份的特征
(一)矛盾性
(二)主体性
(三)动态性
第二节 矛盾性身份的形成
一、认同缺失——在身份与身份主体之间
(一)他人贬低
(二)自我贬低
(三)身份落差
二、身份延续——在身份与身份主体之间
(一)必然性身份依赖
(二)选择性身份依赖
(三)过渡性身份依赖
第三节 身份平衡机制——矛盾性身份的维持
一、身份正当化
二、身份比较
三、身份寻求
四、自我说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拾荒者的自我身份认知图式
二、拾荒者自我身份建构的行动逻辑
三、矛盾性身份与身份平衡机制
第二节 展望
本章小结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个案概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