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上下)(精)/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
0.00     定价 ¥ 2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194891
  • 作      者:
    编者:周晓虹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之际,出版《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好证实。

展开
作者简介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曾长期担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14—2016)、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8—2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国外社会建设理论比较”(2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社会心理学》概论(“马工程”教材)(2909)及其他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十余项。现承担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之“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重大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旨在通过访谈自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成长起来的40位华人社会学家——例如苏国勋、周晓虹、边燕杰、赵鼎新、周雪光、林南、谢宇、叶启正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对中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开放的认识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周年之际,本选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好证实,将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年轻一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社会学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金耀基:探索现代中国的伟大转型

李沛良: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两岸三地”的交流

林南: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杨中芳:做华人本土社会心理学的推手

叶启政:在理论的原野上仗剑天涯

第二辑(上)

包智明:像费老那样推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邴  正:欲观世变,文化如鉴

蔡  禾:透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

关信平:用学术观照民生,以实务关怀社会

胡  荣:与国际接轨,打造社会学学科规范

雷  洪:社会学是我的一种信仰

李路路:在哲学的“助力”下审视社会

李培林:关注转型和发展中的中国社会

李  强:天下第一等的好事还是读书

李友梅:不断从实求知,推进中国社会学话语建设

刘林平:出入会场,不如进入工厂

刘少杰:寻求经验研究与理论概括的综合

刘世定:所谓学问:历经变迁而诚心不改

马  戎:中国的民族团结,需要各民族一起努力

彭华民: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宏观叙事与个人体验

第二辑(下)

邱泽奇:鸿蒙借手,织茧砌墙

沙莲香:探索中国民族性的变迁轨迹

沈  原:转型社会的学术叩问

宋林飞:做经世致用之学问

苏国勋:学问即生活

苏  驼:我与中国社会学:大时代赐予的缘分

王思斌:开拓中国社会工作的大漠荒原

谢立中:追寻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理论

谢寿光:一个学术出版人亲历和见证的中国社会学重建

翟学伟: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普遍性

张  静: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张乐天:旦复旦兮,扎根真实的中国

张文宏:我与社会学:志趣引领的人生

周晓虹:邂逅时代,或如何寻找我们的志业

周  怡:我与社会学的不期而遇

第三辑

边燕杰:挖掘本土知识,创新科学理论

谢宇:格物致知,观世穷理

赵鼎新:在动荡的时代中锚定历史

周敏:从唐人街开启的移民研究生涯

周雪光:本土与国际间的“越界旅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