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案例研究的艺术(好的故事好的分析好的报告)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296582
  • 作      者:
    作者:(美)罗伯特·E.斯塔克|责编:余守斌//杜楷|译者:赵丽霞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案例研究的艺术》作者罗伯特·斯塔克是案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2.《案例研究的艺术》是案例研究理论分析方面的经典之作。

  3.作者借鉴自然主义、整体论、民族志、现象学和传记学研究方法,探索质性案例研究方法,在案例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4.从案例选择到提出问题,从资料收集与分析到撰写报告,涉及案例研究的全过程。

  5.作者以哈珀学校的实践为基础,在每个章节末尾设计了研讨班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新方法和新观念,课堂实操性强。

  6.以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风格,成为确立社会科学案例研究分析框架的里程碑著作,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寻求更全面地理解案例研究方法的学者阅读。

  7.作者将中小学的真实案例用于大学和研究生案例研究方法课程,说明案例的选择、分析、阐释和报告撰写,对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都有借鉴意义。

  8.因为案例研究日益成为评估战略的一部分,社会服务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决策者也会从中受益。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伯特·E. 斯塔克(Robert E. Stake)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教育学荣休教授、教学研究与课程评价中心主任。自1963年任教于伊利诺伊大学以来,斯塔克教授始终致力于教育项目评价工作。他采用质性研究视角,特别是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来呈现评价研究过程中的复杂性。他曾获得美国评价协会的保罗o拉扎斯菲尔德纪念奖,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7年获得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主席嘉许奖(Presidential Citation Award)。他还著有《多案例研究分析》(Multiple Case Study Analysis)、《质性研究:过程与原理》(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ing How Things Work)。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作者罗伯特·E.斯塔克是案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本书是案例研究理论分析方面的代表之作,借鉴自然主义、整体论、民族志、现象学和传记学研究方法,探素了质性的案例研究方法。 在本书中,斯塔克首先界定了何为案例,按照他的分类标准确定了案例的类型,阐述了案例选择并做出推论的问题;其次,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分类探讨,揭示了质性研究的本质;接着阐述了收集、分析和解读资料的过程,区分了定性和定量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以及所产生的不同结论,界定了“自然推论”的概念,阐述了五种案例研究者的角色和进行三角验证的目标和策略;最后,作者分享了自己常用的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作者还以哈珀学校案例研究报告为基础,讲解了案例研究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本书还在每个章节末尾设计了研讨班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新方法和新观念。 本书以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风格,成为确立社会科学案例研究分析框架的里程碑著作,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寻求更全面地理解案例研究方法的学者阅读。作者将中小学的真实案例用于大学和研究生案例研究方法课程,说明案例的选择、分析、阐释和报告撰写,对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都有借鉴意义。此外,因为案例研究日益成为评估战略的一部分,社会服务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决策者也会从中受益。
展开
精彩书摘

  引言 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深入研究 

  案例研究应能够反映单个案例的复杂性。哪怕是一片树叶、 一根牙签,都有其独特的复杂性,但它们却很少能得到我们足够的关注,成为案例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的案例(case)本身要有其独特的吸引人之处。我们要寻找案例与其所处的背景之间互动的细节。案例研究就是研究单个案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是在案例的重要背景中逐渐理解其活动。

  我在本书中所呈现的案例研究观点,汲取了自然主义(naturalism)、整体论(holism)、民族志(ethnography)、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传记(biographic)的研究方法。我不太关注量化案例研究,即强调一连串的案例测量和一大堆描述性变量,这些做法常见于医学和特殊教育领域。我也不打算奔着教学目的去介绍案例研究,那是商学院和法学院做的事。这些特殊的话题值得单独成书。在本书中,我将简要说明研究单个案例的一种学术化的质性模式。质性研究者强调有细微差别的片段、事件在特定背景下发生的顺序,以及个体的完整性。

  我会按照自己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展开论述,当然也会提出一些倡导。我认为教育项目的研究方法已经相当有效,尤其适用于项目评估领域,不过,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的研究者也会用到此方法。我偏好一些特定的工作方式,例如围绕问题来组织研究,而许多有经验的案例研究者则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我会在每个章节中注意强调研究方式选择的随意性,鼓励读者去关注那些不符合自己研究风格或研究情境的研究策略。本书呈现了一些不同的方法,而开展案例研究的方法数不胜数,我描述的是我喜欢的方法。

  在开始写这本书时,我正在瑞典北部的于默奥大学(University of Ume?)组织一个为期两周的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讨班。当时正值 6 月,夜晚非常短。由于冬天严酷,北欧人对夏天有种狂热。我知道研讨班上的一些成员想让我把他们派去山里或海上开展田野调查(field work),至少不要让他们局限于书本。但是我们有工作要做,有研究方法要反思,还有一些反直觉的观点要构建-这是学术上的"严酷"。短短的两周时间既不够我们在田野调查中验证自己的想法,也不够我们深入分析已有的大量田野调查报告。

  研讨班的成员都是成熟的教育学研究生,有些已经获得教职,且大多数都有研究经验。随着本书内容的展开,我会更多地介绍他们。他们的观察和困惑帮助我形成了本书的主要观点:致力于诠释(interpretation)、围绕论题(issue)组织研究、使用故事(story)、防范侵犯隐私(privacy)的风险、必要时进行验证(validation),以及实现自然推论(generalization)的目标。

  在撰写本书时,我所针对的主要是那种需要几个月来进行的田野调查,再加几个月的规划、整理、分析和报告写作过程的案例研究,报告的篇幅大概是 10 页到 60 页。当然,我也考虑到了那些需要不止一年才能完成,或者在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完成的案例研究。如果每个案例在总报告中都只占几页纸,那么只需要一星期左右就能完成的案例研究可能更常见。但是,无论案例研究的时间或报告篇幅是长是短,其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过程并无差别。

  读者可以先阅读一个简短的案例研究报告,这也是我让于默奥大学的学生们完成的第一个任务。第十章是我在芝加哥学校改革(Chicago School Reform)项目启动的第一年年底所撰写的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与其他案例研究和资料分析共同构成了中北部地区教育实验室(North Central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呈交给芝加哥金融管理局(Chicago Finance Authority)的最终报告(Nowakowski,Stewart & Quinn,1992)。由于要在 6 周内提交最终报告,我只在哈珀学校(Harper School)(化名)待了十多天就匆匆完成了这份案例报告。我会在本书的不同章节反复提及哈珀报告,因此读者要仔细阅读。读者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可以忽略我在页边做的旁注。你可以假设自己就在芝加哥的公立学校工作,并带着这样的视角去读。

  教师须知 在撰写本书的时候,我假定读者是学生,但不一定是正在上这门课的学生。当然,我知道这本书可以作为短期课程和田野活动课程的教材,或是作为更广泛的研究方法课程的一部分。我会鼓励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采用每章最后的"研讨班"板块中的活动。如果我在以后的课堂上使用这个板块,我会期待学生们深入观察不同的案例,每周至少写一点东西出来,以形成

  学习日志。我经常会为研究生们在学习日志中呈现出来的思维上的拓展感到高兴,这比看到他们提交的论文要高兴得多。

  阅读作业建议 如果将本书用于课程材料,一定要在阅读第一章之前先阅读第十章的哈珀报告,这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换句话说,首先要阅读引言和第十章,或者阅读更多的案例

  报告。我希望教师们给学生提供自己的田野研究报告以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你的研究。如果你想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献,推荐读埃里克森(Erickson, 1986)、艾伦 · 佩什金(Alan Peshkin,1978,特别是附录 1)和海伦 · 西蒙斯(Helen Simons,1980)的著作。祝大家讲课顺利。


展开
目录

引言 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深入研究 

第一章 独特的案例 

内生性研究和工具性研究:案例的性质、多案例研究

案例选择 :选择哈珀学校、代表性 

做出推论:小推论和大推论、特殊性  

重视诠释:预期性问题、观察、推断 

研讨班:选择案例的标准

第二章 研究问题 

概念结构:在背景中看问题 

陈述论题:推动研究的组织和报告 

论题式问题的变化:逐步聚焦、主位论题和客位论题 

话题式信息问题:全美数学教师协会课程标准相关论题 

需要编码资料的问题:弗兰德的互动分析法、计算机编码 

研讨班:对一次"田野调查"的观察

第三章 质性研究的本质 

体验式理解:历史、狄尔泰的指引、解释和理解、深描  

作为方法的诠释:推断 

质性研究的其他特征:量表和片段、模式、叙事 

质性研究的不足:主观性、成本 

研讨班:多少有些特别的特征 

第四章 收集资料 

组织资料收集:《科学教育中的案例研究》观察指南、 核对表、资料来源 进入和许可:保密性、终止田野调查、道德 

观 察:比尔·洛夫的课、日志、录音录像

背景描述:替代性经验 

访 谈:代理观察者、试点、立刻动笔 

文献回顾:寻找与论题相关的资料 

研讨班:对访谈的观察者进行访谈

第五章 分析和诠释 

分类汇总还是直接诠释:《思想之狐》、设计 

对应关系和模式:编码和确定论题、拉里·埃克的艺术课、 筛选

自然推论:将案例读者群体作为推论基础、替代性经验

研讨班:分析墨西哥城教室里的观察

第六章 案例研究者的角色

作为教师的案例研究者:预测读者需求

作为倡导者的案例研究者:乔纳森·科佐尔、研究者的价值观

作为评估者的案例研究者:质量和效率 

作为传记作者的案例研究者:生命史

作为诠释者的案例研究者:勒内·马格利特和他的画作 

建构主义:三种现实、理性主义-建构主义观点

相对性:情境性、其他角色选择、道德 

研讨班:角色对田野调查的影响 

第七章 三角验证 

验 证:结果效度、导航 

三角验证的目标:没有争议的描述、三角验证的必要性

三角验证的策略:诺曼·邓津、坎贝尔和菲斯克的研究方法

成员核验:弗里先生的反馈 

研讨班:学校董事会成员角色扮演 

第八章 撰写报告 

构思报告:列出提纲、分配篇幅 

读 者:经验读者和理想读者、替代性经验

讲故事:时序、范·马宁的故事 

花 絮:叙事性欺诈、伯班克实地考察 

研讨班:评估一份手稿的核对清单  

第九章 反 思

第十章 哈珀学校 

学校和社区 

学校改进 

地方学校委员会 

对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影子研究

其他论题 

改革的实施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