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雄奇,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中心主任、教育部油气成藏实验室主任、学校副校长。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和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理事和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国家863项目油气领域主题评审专家兼召集人。连续两次被聘任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主要完成人和负责人的身份组织并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项目24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2项。1993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和荣誉称号;1995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2017年,担任《石油科学》(Petroleum Science)主编,并在此期间使这一刊物进入石油与工程领域一梯队而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奖励;2017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姜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现任中国石油学会会员、第八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油气运移学组副组长、国家能源局页岩气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含油气盆地分析、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形成与分布、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第1、2作者)2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80篇),合著专著10部,授权发明专利35件;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和局级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二等奖8项。
罗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石油学会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流体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质论坛”研究会会长。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项,国家973项目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著学术著作6部,参编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陈冬霞,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从事油气田地质与勘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石油地质学”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石油地质学”主讲教师之一,校优秀教研型青年教学骨干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油气专项、中石油战略专项等多项高级别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荣获教育部和北京市等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
姜福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师资办主任,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C)会员、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油气成藏机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级精品课程“石油地质学”主讲教师之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专题3项、国家“973”项目专题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省部级基金项目5项、国土资源战略选区项目2项,油田及企业委托横向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通讯作者45篇,包含SCI收录14篇、EI收录20篇),授权发明专利9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创新团队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