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伤与解离(创伤如何使我们成为另一个人)
0.00     定价 ¥ 6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5601087
  • 作      者:
    作者:(美)利奈特·S.丹尼恰克//凯文·J.康纳斯|责编:黄海娜|译者:金舒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 这是一次有温度的治疗之旅。
  作者以充满人文关怀又极具专业性的文字讲述了他看到的创伤幸存者,他对创伤和解离的理解,目前的常用治疗方法,以及他给治疗师的治疗建议。
  如果你是一名治疗师,你会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来访者会这样,你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名创伤幸存者,你会明白,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你的治疗师正在做什么。

※ 疗愈复杂创伤的“人格伤疤”。
  创伤是一个连续谱,创伤的症状也是一个连续谱。本书从更广阔的视角涵盖了这个连续谱上了各类人群,包括症状较重的人,也包括症状较轻的人,这对于来访者和治疗师都是宝贵的资源。

※ 作者深耕创伤与解离领域。
   Lynette S. Danylchuk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也是国际创伤与解离研究学会(ISSTD)的前任主席,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创伤领域工作,从事私人执业,教学和国际演讲。
   Kevin J. Connors是ISSTD前任副主席,是一名持牌婚姻和家庭治疗师,在该领域活跃了35年,并在加利福尼亚州长滩的私人诊所工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利奈特.S.丹尼恰克(Lynette S. Danylchuk)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也是国际创伤与解离研究学会(ISSTD)的前任主席,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创伤领域工作,从事私人执业、教学和国际演讲。
凯文.J.康纳斯(Kevin J. Connors),ISSTD前任副主席,是一名婚姻和家庭治疗师,在该领域活跃了35年,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州长滩的私人诊所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创伤是超越人的承受能力的痛苦。反复出现的、长期的创伤刺激会形成复杂创伤。解离是人在创伤的刺激下形成的“铠甲”。
本书从心智模型,大脑的神经生物学变化等方面深刻展现了经历复杂人际创伤的人的困境,介绍了他们在情感、记忆方面的变化,以及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困难,厘清了创伤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将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提炼成了一种实用的治疗思路,提出了创伤治疗的三个阶段,并针对治疗师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本书细腻、温暖又不失深刻,可读性极强。对于治疗师来说,这是一本实用的治疗指南。
本书适合一线的创伤治疗师和曾经历创伤的大众读者。

展开
精彩书评

创伤会对一个人产生深刻的影响。解离是创伤后的一种心理反应,表现为噩梦频频、失魂落魄、内心混乱。幸存者内心煎熬,深感痛苦。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本书,了解创伤,了解解离状态,了解创伤心理治疗。
----施琪嘉 中国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 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

人的心理成长就是不断地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过程,那些心理上的创伤会使原本应该协调一致的精、气、神变得散乱,人有时神情恍惚,有时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言不由衷”,甚至出现人格分裂。我们可以以创伤和解离这个主题为线索对这一系列表现进行理解、归类和治疗。本书从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多个维度对创伤和解离做出了全面的阐述,是我一直期待看到的精辟的专著,值得临床心理工作者、创伤幸存者及其亲属、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张天布 中国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书是一部很好的工作手册,对于处理心理创伤个案的临床工作者来说,它非常实用,无论是新手治疗师还是有经验的治疗师都能从中获益,它对于创伤幸存者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自助资源。
----张沛超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心理督导师

“这就像人们需要重建一栋房子的地基,而与此同时他们仍然得住在房子里。”书里的这句话精准地描述了我对于创伤的理解。在从事创伤领域的研究、参与心理救援的过程中,我时刻体会着那种深入骨髓的痛与苦、悲与伤。如果你是一名带着创伤生活的普通读者,希望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试着用“第三只眼”来看待书中的案例,避免过多的情感卷入;如果你是一名专业工作者,希望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意识到创伤情境与其他助人过程中的问题的差异。创伤会使一个人成为另外一个人,或许,那是一个更成熟、更智慧的人。
----安媛媛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展开
目录
引言 / 001
第 1部分 理解创伤:复杂性创伤和解离
第 1章复杂性人际创伤的意义和影响 / 005
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 010
当创伤超出了人的“容纳之窗”
发展性创伤 / 014
遭遇创伤的儿童会经历什么
第 2章复杂性创伤和解离 / 023
复杂性创伤和解离模型 / 034
自我状态模型 / 035
为什么人们能在工作状态和休息状态之间切换,而不出
现多重人格
BASK 模型 / 038
创伤体验的四个领域:行为、情感、身体感觉和认知
顺序模型 / 039
自我是一个连贯的叙述
解离的结构模型 / 042
“外表正常人格”和“情绪人格”
病因学 / 044
第3章创伤和解离的神经生物学 / 047
记忆 / 057
创伤使记忆变化无常
第4章诊断 / 060
患病率 / 062
复杂性创伤和解离性障碍很普遍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筛查和诊断工具 / 068
如何识别创伤后应激障碍
解离的筛查和诊断工具 / 070
如何识别解离
历史 / 073
来访者曾经历了什么
解离的非正式评估 / 082
第 2部分 走出创伤
第5章治疗的三阶段模型及各阶段的任务 / 091
第 一阶段:安全性和稳定性 / 095
建立目标、框架和合作的关系
第二阶段:回忆和哀悼 / 112
面对曾经发生的所有事情
第三阶段:整合 / 126
让过去的事成为过去
第3部分 治疗室中的复杂因素:他们远比你了解的复杂
第6章基础议题 / 135
依恋 / 139
“治疗师的角色类似于母亲”
破裂与修复 / 145
在修复破裂关系的经验中获得成长
边界问题 / 148
治疗师与幸存者的边界
依赖与支持 / 153
渴望被“拯救”的孩子
卡普曼三角 / 157
被卡在角色中的来访者
角色驱动的关系 / 164
被淹没在僵化的角色中的真实感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 166
有些受害者会与虐待者站在一边
控制点——内部和外部 / 169
谁掌握着权力
学习如何真实地互动 / 180
学习如何展现脆弱的一面
规则 / 181
来自虐待文化的典型规则
自我表达和自我感之间的关系 / 185
“我不想失去自我,也不想失去爱”
合作式目标设定 / 190
合作不是陷阱
述情障碍和猜字游戏 / 198
找回消失的情感
移情和反移情 / 202
对体验的“二次利用”
对记忆工作 / 206
基于神经语言学的记忆管理方法
分而治之 / 209
管理解离系统中的创伤材料
调整节奏,跳出煎熬模式 / 211
恍惚状态 / 217
没有足够的时间 / 219
第7章具有挑战性的行为 / 221
闪回 / 221
自我伤害 / 235
持续存在的虐待 / 242
自杀倾向 / 245
性的问题 / 252
威胁 / 258
第8章困难的情感 / 267
愤怒 / 267
羞耻感 / 278
霸凌 / 286
哀伤 / 287
宽恕与和解 / 291
精神性 / 295
第4部分 创伤治疗师
第9章保持平衡 / 301
PIESS 图 / 301
创伤治疗师 / 304
治疗师的防御系统——光与影 / 310
何时结束 / 324
第 10章结论 / 327
致谢 / 329
参考文献 / 3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